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说三道四(53)趣说“谐音”

(2021-04-08 11:51:10) 下一个

说三道四(53)趣说“谐音”

查百度:谐音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利用汉字同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修辞格。具体指1.谐协音律,2.谐和的声音,3.字词的声韵相同或相近,4.一种修辞方法。出自宋宋庠《送上元勾簿吴昌卿》:逢吉旦兼暮,谐音埙且箎。

且不说那具体的几种解释。

所谓“修辞格”,平常就说“修辞”。中学语文教学中与“修辞”相提并论的还有“语法”和“逻辑”。而不成文的规定,在语文教学中不讲它们的“术语”,只讲如何运用。

于是,我告诉学生,语法、修辞和逻辑都是对一句话来说的。语法就是研究一句话“通不通”,修辞是研究一句话“好不好”,逻辑是研究一句话“对不对”。

如果一句话是通顺的,不一定“好”,也不一定“对”。如“打扫清洁”,语法上是动宾结构,没有问题,是“通”的,但谈不上“好”,而且不合逻辑。既然已经“清洁”,还打扫什么呢?人们一听“打扫清洁”,都明白就是把不清洁的东西或处所弄清洁。这叫“约定俗成”。

诚然,这是特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在与别人对话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词,因为谐音引发的尴尬、误解,并不是急不择言,而是语言环境使然。

最近,微信群中传播一个笑话说:某领导找下属借用一个计算器时,问:“谁有计算器呀?”

一热心快肠的下属答:“我有。你算什么东西呀!”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有心无意之间的尴尬也好,结果也好,不必探究,只当是茶余饭后一笑谈吧。

其实,这样的对话,在日常生活中举不胜举。早年在中国南方盛行“喝早茶”,武汉话说“过早”,北方人一般就说“吃早餐”。南方某市一著名饭店,当地人都喜欢去那里喝早茶。客满之后,后来的客人就自选客人快吃完的一桌后面等候。一对中年夫妇带一小孩站在一桌年轻人后面,小孩闹着喊;“妈妈,我肚子好饿啊!”

妈妈:“乖,再等一下。他们马上就完了!”

正在喝茶的一年轻人,一拍桌子,指着那位妈妈说:“你他妈说谁快完了?!”

中年男人立即抱起孩子,对那位年轻人说:“对不起,我们快完了!我们快完了!你们慢慢喝吧!”

看似卑躬屈膝的中年男人,真是智者,边说边退,远离社会上的垃圾人。

再说一个文言文教学中的例子。

《文言读本》上册第二单元,诵读课文《赵威后问齐使》(节选自《战国策》)。

高中语文教改实验,高一年级全年学习《文言读本》,而且明确要求执教老师运用诵读法进行课堂教学。

所谓诵读法,就是要求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到可以背诵。

《文言读本》上下两册,按单元编写,共十个单元。诵读课文三十篇,复背课文三十篇,文言常识十篇,点读和翻译练习各有十次。每单元诵读课文前面有“诵读提示”;文中有详细注释附于课文后面;课文每一段文字后面,还有编者写的段落大意,提纲挈领,帮助学生初读后理解文意。

以课文《赵威后问齐使》为例。两段文字,第一段编者概括段意:

写赵威后在接见齐国使者时,先问岁与民然后问君,并用“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两句反问,反驳齐使的“尊卑观”,反映了她的民本思想。

第二段段意:写赵威后询问齐国三士一女的近况,表达对他们的不同看法和态度,批评齐王不起用这些能帮助“养民”和“息民”的处士,进一步阐述她的政治见解,民本思想。

编者的精心设计,如何让学生心领神会呢?

【教学后记】

教学时,通过讨论“第一段中的三问能否颠倒顺序?为什么?”引导学生理清了文章顺序,很快就熟读成诵。

第二段是教学的难点。让学生跟着我读一遍后,看看编者归纳的段意,再默读一遍后,讨论“这一段最能概括段意的是哪三个词?”

先后请四五个学生回答问题,都没有不找到正确答案。

看到汪深与同位的许朝晖两人交头接耳,似乎找到了答案,点名请汪深回答。

师:“是哪三个词?你找到了吗?”

生:“养、息、蟀”

我灵机一动,利用同音词,突然提高音调反问:“养蟋蟀?你怎么抓到蛐蛐(湖北话,就是蟋蟀)的呢?”

部分学生会意地笑起来,部分学生愕然。

《朱子读书法》云:“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又云:“无疑者,须要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

两段文言文,经过讨论、诵读,一节课时间,大部分学生都能背诵下来。

下课后,有学生还开玩笑说:“汪深还会抓蛐蛐呀!”

可见文言文诵读教学不仅要落到实处,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利用谐音也算一法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