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教育随笔19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2018-03-30 04:28:35) 下一个

教育随笔19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在前一篇随笔中说过:“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谁的抄得妙”。这从布局谋篇的角度来说,就是看谁善于运用相似思维来结构文章。从运用材料的角度来说,“习法”的基本要求是:           

  • 材料排列有序;
  • 材料剪裁有方;
  • 段落衔接有法;
  • 文章整合有理。

分别说明如下:

一、材料排列有序                                         

从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季节变化,到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都是有“序”的。能够运用3000左右的常用字,根据表达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序”把相关的文字排列组合在一起,就可以组成一篇文章。

  • 依据文章的体裁来定“序”。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中学阶段,学生要会写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三种体裁的文章,还要掌握应用文的基本写法。

我们先来看看议论文的“序”:

议论文内容排列的“序”,一般体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地可以概括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部分,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三段论式”。
  提出问题,又称“绪论”、“引论”,它是文章的开端。这一部分的主要任务是提出要论述的中心论点或中心问题,目的在于使读者明确议论的中心,引起注意。
  分析问题,又称“本论”或“正论”。这一部分处在文章的中间,占大部分篇幅,因此在文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分析问题处于论证阶段。论证得是否严密,决定着论点是否令人信服。本论的任务在于用确凿的事实和不可辩驳的道理,讲道理,摆事实;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来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有时还要驳斥对方论点的错误。至于论述的问题,可以是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也可以是几个问题。有的议论文,由于论述的问题比较复杂,篇幅较长,因而常常在本论部分划分若干小标题来加以论述。
  解决问题,又称“结论”,这是文章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结论的目的在于根据本论的分析得到完整的论断,或在本论分析的基础上,最后向读者简洁概括地交代一下,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多种多样,一般掌握二三种适合自己写法的议论文模式就够用了。下面列举常用易写的几种模式:

1、层进式结构(是什么?即提出观点;为什么?即分析原因;怎么办?即提出对策、分析对策、论证对策。)

2、并列式结构(分论点并列、论据并列。)

3、对照式结构(正反对比、转折补充)

再来看看记叙文的“序”:

记叙文就是要“记人”“叙事”。记人,一定要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叙事,一定要写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及过程。

写人的成长,一般按时间顺序;

写人的活动,一般按方位顺序;

写人的性格,一般按逻辑顺序。

叙事一般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为顺序。

最后来看看说明文的“序”:

说明事物的状态,要注意方位顺序;

说明事物的发展,要注意时间顺序;

说明事物的本质,要注意逻辑顺序。

第二,以文章的结构为“序”。

不论什么体裁的文章,其结构都是相似的,就其结构的“序”来说,就是文章的开头部分、展开部分和结尾三大部分。显然,展开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尽管不同文体的文章在展开部分,其内容的“序”是不同的,但是,它们在结构上的“序”是相似的。

二、材料剪裁有方。

第一要量“体”裁衣。所谓量“体”裁衣,就是要根据文章的体裁决定哪些材料该用,该怎么用。同样是叙事,记叙文要求围绕文章的中心写清楚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议论文则要求围绕中心论点,只写与中心论点相关的事情, 不必交代事情的全过程。

第二要围绕中心剪裁。多用与中心相关的材料,少用或不用与中心无关的材料。

三、段落衔接有法。

把不同的段落组织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段落之间语意要连贯,语言表达要顺其自然,就需要我们使用一些衔接或过渡的方法。

衔接是利用一定的词语或相应的句式巧妙连接,常常用在意思联系比较紧密的段与段之间,使篇章前后连贯,脉络分明。主要有意合和关联两种。

意合,就是相邻的段与段之间靠一定的语义关系自然组合。例如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前两段: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得到。

前一段写马克思的去世,后一段写他去世所造成的损失,两段语意自然衔接,用的就是意合。

关联,就是相邻的段与段之间用一定的语言材料衔接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关联方式:

一种是在段与段之间用表示次序(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时间或空间的词语连接。

一种是在段与段之间用表示顺接(如于是、所以、因此等)或反接(如然而、但是、可是等)的关联词语来连接

再有一种是利用某些意思有联系的词语连接,包括同一词语、同义词语、反义词语等。例如唐弢的《同志的信任》,第一段从鲁迅同陌生女子见面写起,写到“自己也立刻带着纸包那封信,急急忙忙走回家里”;第二段紧接着写“灯下,他打开纸包”,结尾处写到“纸上立刻现出了淡淡的字迹”;第三段马上又写“这是……一封信”。这样前后衔接,连贯自然。

还有一种是利用意思有联系的句子相衔接,如同一句式、同义句式、相近的句式或反义句式等。诗歌常常采用这种衔接方法。例如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其中四段都用“我们对着……喊:周总理——”开头,不仅使篇章层次清晰,意思表达连续不断,而且衔接得非常紧密。

其他文章也常常使用这种衔接方式。

过渡是利用过渡段或过渡句、过渡词巧妙衔接,常常用在意思转折比较大的段与段之间,如两个不同的事件、两种不同的内容、两个不同的场面等。

交代和照应是指内容之间的联系说的,是使篇章完整周密的重要方法。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注意段与段的衔接,层次与层次的连贯,还要注意前后的交代和照应。

交代是指前边某个地方对后边将要出现的事情作适当的交代,以免后边出现得太突然;照应是指后边某个地方对前边交代过的事情作必要的呼应,以免前边交代的事情没有着落。前有交代后有照应,篇章才能周密、完整。如果前面写了后面没有照应,就会使交代落空,成为多余的东西;相反,如果后面写的前面没有交代,就会让人觉得突然,不好理解。

四、文章整合有理。

  整合就是通过把不同的事物与物质,使他们相互渗透,相互交流,资源共享,结合在一起,也叫集成在一起,让他们通过结合发挥最大的价值。

     文章整合就是把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文字,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

第一,文章整合要体现作者的思路。

叶圣陶老先生认为思路是写作的基本功。他说:“练这项基本功,得注意思路的开展。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做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注意思路的开展。踏踏实实摸下来,发现思想思想走这条路步步落实,没有跳过一两段路,没有在中途走到歪路上去,最后达到的终点正好是这条路的终点,这就是顺畅的话或是顺畅的文章。如果发现的情形相反,那即是不怎么顺畅的话或是不怎么顺畅的文章,这时侯说顺畅和不怎么顺畅,跟仅仅觉得不同了,而是从考核思路开展的实际情况得出来的,是有凭有据的。练就这样的基本功,无论听人家的,读人家的,或是自己说,自己写,就都有了凭准,不至于不着边际地去瞎揣摩。所以我希望大家在练习读和写的时候,自觉地注意思路的开展,下一句跟上一句怎么连上的,后一段跟前一段怎么连上的,某一句跟前面哪一句有关系,某几段从前面哪一段分派出来的,诸如此类,全都辨一辨,想一想,这就是所谓自觉地注意思路的开展的具体办法。”

作者要写一篇文章,总是先要有一个写作的走向,这个走向就是文章的思路。不同体裁的文章就会有不同的思路。

那么怎样理清记叙文的思路呢?其实很简单,我们只要掌握以下的规律就可以了:

抓住时间变化的词句去理思路,比如记人的成长过程。

抓住地点变换的词句去理思路,比如记人的活动场所。

抓住表明顺序的词句去理思路,比如叙事的先后及前因后果。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把事物分类来理清文章的思路。比如写植物的文章,作者的思路往往是按"根-枝-叶-花-果"等几部分来写的。又如写动物的文章,作者的思路往往是按"头-身体-四肢-习性"等几部分来写的。
  文章思路一旦理清,我们还愁不能理解文章的主题吗?

如果你向别人叙述一件事,一会儿说东,东没有说完又去道西,西没有说完又去扯北。这样人家就弄不明白你说的是怎么一回事。原因是思路混乱,条理不分。所以我们作文要强调条理清楚,要把事情发展或活动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怎样才能做到叙事条理清楚呢?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记叙要有顺序。这就说叙事要有一定的次序,一步一步地写来。一般来说,应按照事情或活动的发生、发展、结果的顺序,把先发生的事情先写,后发生的事情后写。这样条理就清楚了。当然,也可以先写结果,然后再交代事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这种写法就叫“倒叙”了。

二、记叙要有线索,线索能把要记叙的事件连成一个整体,使文章的内容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能够作为线索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通常有:时间、地点,某一中心事件等等。

三、记叙要前后连贯。作文时要注意过渡自然,前后连贯,这样也会使文章的条理清楚。

怎样理清议论文的思路呢?

作者的思路是对客观事物怎样观察、理解、认识的反映。作者总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写文章的。一篇文章思路如何,往往反映在这篇文章的结构上。
  毛泽东同志说:“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说,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质的,总得要提出一个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这句话不仅指出文章要言之有物,而且提出了认识问题、反映问题的必然的思维过程,即思路。议论文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安排结构的。

怎样理清说明文的思路呢?
  说明文的结构由事物的性质确定,一般来说,确定它的结构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按说明对象的自身条理性来理清思路。

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条理规律,把握了这种规律并据此安排结构,能使说明的内容井然有序,条理清楚。一般来说,运动、变化、发展的事物,它的条理性表现在时序上,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形态,说明时按时间顺序体现思路。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就是按时间顺序体现思路的,先写文字产生和出现书籍的雏形,再写正式的书籍,最后写现代的书籍,从而说明了书籍演变发展的过程。
    处于静止状态的事物,如建筑群、名胜古迹、物品等,常常从空间位置上体现它的条理性。说明这类事物,一般按空间顺序,先表后里、先外后内进行说明。如《故宫博物院》说明一个古代建筑群,这个建筑群处在一定的空间方位上,排列有序,内部建筑有主有次。文章按照空间位置,先写外部城门,后写城内建筑,写内时先写主,后写次。整篇文章层次井然有序。
    按人们对说明对象的认识规律理清思路。
    对读者陌生以及读者难以理解的说明对象,说明时常常由具体到抽象,由表面现象到内在事理。由个别推及一般。在具体说明中,一般先写状态,后写功用或成因,最后揭示性质特征。如《死海不死》是一篇事理性说明文,具体说明部分先说一种现象:传说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把俘虏的奴隶投在死海里,但奴隶却安然无恙。然后解释原因,这是因为死海海水的咸度很高。接着进一步解说死海的成因,说明时先叙事,后说它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这样说明,读者易于理解。
    对读者并不陌生的事物或事理,说明时可先说一般,再叙说个别现象。这种写法宜先写性质特征,后写状态,人们可先获得事物或事理的总体认识,然后具体理解。如《苏州园林》,一般读者都知园林这一事物,但苏州园林与其他园林有所不同,因此,写作时就先说出它与其它园林不同的性质特征,然后具体说它的形态。这种结构安排有利于读者遵循作者的思路尽快地认识事物。
    说明文的结尾一般是自然结束,说明清楚了,文章就结束了。有的说明文最后再次归结特征,有利于读者区别事物。如《故宫博物院》最后写道:“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不能不惊叹。”结尾直接点出了故宫建筑群的特征:宏伟、和谐、统一。有的说明文,结尾作一些补充性的说明,或开拓读者的视野,或增强说明的准确、严密程度。如《看云识天气》结尾是这样写的:“在某些情况下,看云识天气往往要受到限制,因而,还是要依靠天气预报。”这一补充,比较全面地说明了“看云识天气”的作用,增强了说明的科学性。

  • 文章整合对材料的取舍要适度:

写文章有了一些材料,还要根据文章的立意取舍材料。要适度,就必需在已确定的立意和文体要求的基础之上,对材料本身以及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进行再审定、校正、锤炼和对逻辑思维过程认真加以再梳理。总之,要适度就不能让材料蔓出主干。这是对材料的基本要求。这就是说必须去求取材料及自身逻辑与主旨的一致性。

岳飞说兵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作文“习法”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