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05)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百度】“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一句反映过去人们生活方式和节俭观念的民谚。意思是指新衣穿旧后,还可缝缝补补继续穿,形容衣着俭朴。出处清·缪莲仙《梦笔生花》二:“公一碗,婆一碗,姑姑嫂嫂合一碗。新三年,旧三年,补补纳纳又三年。”【事由】“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
阅读全文]

随想录(04)睁只眼,闭只眼【百度百科】睁只眼,闭只眼(汉语俗语)解释:比喻对应该阻止的事情佯装没见,姑息纵容。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九回:“你老人家乡里姐姐嫁郑恩——睁着个眼儿,闭着个眼儿罢了。”【事由】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海南农垦中学当教导主任时,赖瑞光校长的夫人马老师,劝我对一些违规违纪的人和事[
阅读全文]

随想录(03)早恋与初恋(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至本世纪初华师一附中千家街老校区的校门)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高中,特别是各级重点中学高中,正值青春年少时的学生,当生理的青春不期而至的时候,“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钟情”。每个男孩女孩都会有自己喜欢的人出现,只是大多数男孩和女孩,都会将这份令自己脸红的爱恋隐藏在自己的心底。然而,当两个[
阅读全文]
随想录(02)“说”与“做”1987年第一次评高级教师职称,我成了学校“有争议”的人。时任语文组党支部书记、特级教师陈治平与我的一席谈话,让我终生难忘。他说,一个人活在世上总是要做事的,总是要说话的。那么,该怎么说,该怎么做呢?该怎么处理好“说”与“做”的关系呢?他说,世界上的事情是非常复杂的,“说”与“[
阅读全文]

随想录(01)“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这两天,在我们华师一附中65(2)班群,王同复同学率先发起回忆母校当年的生活场景和大家曾经唱过的歌,杜嘉陵接着说,似乎让我们回到了六十五年前,真是弹指一挥间啊!然而,挥之不去的却是学友之情!于是,我忽然想起了“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这句诗,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写的《除官赴阙至江州[
阅读全文]

生之追寻(之四)——编书我在一般中学教书十几年,只敢想哪一天能让自己写的文章变成铅字,公开发表。几经奋斗,终于发表了一篇。回到母校华中师大一附中以后,公开发表文章已然常态。但,从来没有想过编书。(怀念恩师刘友三老先生)(一)跟着刘友三老师,为华中师大出版社编写了《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1981年1月15日,我历经周折,终于正式调回母[
阅读全文]

我的海外生活(22)我的疝气手术主刀医生DR.BAYO(我的疝气手术主刀医生DR.BAYO)2024年5月底,一天早上起来,突然感觉“腹股沟”处有一肿块,微疼且影响正常行走。原以为小毛病,过两天会自愈,不曾想后来越来越疼,且行走困难了。于是赶快去看急诊,医生诊断为“腹股沟疝气”,必须进行手术治疗。并建议请家庭医生联系医院的专科医生做手术。这是按美国[
阅读全文]

八十抒怀(之三)生之追寻——教书1967年秋季开学,国务院周恩来总理要求学生全部回到学校“复课闹革命”。武汉市教育局通知我们回学校参加短训结业分配。我被分配到武汉市水厂路中学。水厂路中学首届初中生毕业于1969年,十四个班的学生,我被分配担任十一班的班主任。其时,各学科都没有课本,不论教什么学科的老师,走进教室都是教学生学习《毛主[
阅读全文]

八十抒怀(之三)生之追寻——读书(2015年11月,高中毕业五十年后,于古稀之年,应母校华中师大一附中《校友讲坛》邀请,回校向母校师长汇报“生之追寻”。)1945年7月21日,我出生在武昌通湘门外李家花园。从小只闻花香,不知书味。李家花园老宅大客厅的神龛上,供奉着李家的列祖列宗外,还有一部《李氏宗谱》——家里唯一有字的“书”。[
阅读全文]
说三道四(134)忘不掉那交押金的往事中国国家卫健委于2025年1月1日宣布:“患者住院不再收取押金”。我为这迟到的好消息感到高兴!中国各地医院急诊,收取患者押金始于何时,我不知道。但是,我第一次送同学去医院看急诊的经历,却终生难忘!1962年,我是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二(2)班的团支部书记,下学期开学不久,奉命带全班同学,到南湖农科所实验农场劳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