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这篇文章会激怒很多人,但目的不是骂人,文中的人物纯属虚构。大家当成一乐读就行了。不要太严肃,不要太较真,不然伤神,伤气,伤身体。
对知识的掌握,我们大概可以这样分阶
1. 反知识,攻击知识,厌恶知识。这可以算作负知识,不光自己不学,还设置各种障碍不让别人学。这种人,各个阶层的都不少。冷嘲热讽,拉帮结派,勾心斗角,无所不能,就是反知识。
2. 没有条件学,对知识处于无知状态。比如,没上过学,或者不读书等等。
3. 学了,但全忘了,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
4. 学了,记住了,满腹经纶算这一阶层。
5. 记住了,而且知道字面的意思,也能在人前滔滔不绝,显的很博学。
6. 很博学,能信手拈来,随时随处引用。
7. 能应用到实践中去,能解决实际问题。
8. 自己去实践知识,可以算在修行上。
9. 能化外来知识为自己的知识架构的一个部分,融会贯通。
10. 能够从旧知识,创造自己的新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11. 把新创造的知识体系应用到现实中去,并被别人学习应用。
我有一朋友,号称精通古今中外的文学,满腹经纶,熟知中国文化。我自愧不如,但是,他那个高傲的样子,我看着总觉得有点怪怪的,一般,肚子里有货的人都不这么高傲啊。这也是很多人这么骂我或劝我的,我就试着用同样的逻辑劝这个朋友。可是我这个人,心地还好,嘴巴太狠,太直了,动不动就伤人。我上来就说,你狗屁不通,什么满腹经纶啊,就是挺着一大肚子,里边塞了好多书,听起来很不健康啊。朋友一听,暴跳如雷,你算什么啊,你什么人啊!我说,我是不如你博学,但你是个迂腐之才。虽然熟读经典,满腹经纶,但都是死知识。
他坐不住了,跳起来,脸上本来的书生样也全然被涨红的脸和一根根青筋取代了。我说,你别急。让我慢慢道来,最后我们看看你是不是狗屁不通,一肚子死知识。我说你语文不好,不懂文学,你不懂中国文化,你更不懂外国文化。洋人的东西,我们改天再说,就先说说中国人的东西。
朋友还是很有风度的,悻悻的坐下,身上脸上还是绷着那股劲。不服,生气,准备随时反攻。
》不懂语文《
大家读我的文章,一定觉得,语文功底很差。但是,我那个朋友,文章写的极美,不说天花乱坠,也是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的,风花雪月,雷霆万钧,细雨绵绵,排山倒海,他都会。读他的文章,是一种享受,毕竟是文人科班出身,名门之后,天生就带着贵族气,就像天生丽质的姑娘,你嫉妒也没用,学也学不来的。
我说他这样的人,语文不好,他自然觉得我是在人身攻击。然后我就说,我考考你成语吧,成语是语文中,最基础,最美的一部分,你应该很得心应手吧。我问,“生龙活虎”什么意思?他愣住了,这还不简单。我没搭理他的解释,我继续问,你知道为什么生龙而不是生虎,为什么活虎,而不是活龙。他哑了。
我没理他,继续问,“推心置腹”什么意思?还没等他回答,我紧接着问,为什么推心?为什么置腹,为什么不反过来说。
他傻在哪儿了,我继续问,为什么“牵肠挂肚”?为什么肠要牵,肚要挂?
他没说一句话。有点想发怒,不服。可是又说不出一个一二三。
》不懂文学《
说一个文学家不懂文学,就像骂一个和尚嫖妓一样,绝对的伤人。朋友看着话题转到他的强项,来了一点精神,坐直了一点。
我说大文豪苏轼你知道吧?他看都不看我一眼,觉得我在侮辱他的底线。中国文人有不知道苏轼的吗?我知道话有点重。就火上浇油加一句。你也许知道苏轼,但苏轼的文章你顶多能读懂10%。 朋友抬头看我一眼,好像在说,这个数据哪儿来的?但明显,他很不屑。我说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你记得吧。他点了点头。我问其中有一句“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你觉得苏轼解庄生天籁吗?你觉得苏轼笑兰台公子,是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呢?朋友思考了一下,没有说话,他回答不上来。我继续追问,你知道苏轼是个禅师,但作为禅师,他的段位不是很高,你能说说他大概几段吗?朋友的眼睛不再是愤怒,他疑惑的看着我,好像在问,我不知道,你能告诉我吗?我继续问,你知道,苏轼作为禅师,他的没有参透的那一部分是什么吗?他作为修禅的人,还需要在哪些方面精进呢?朋友默不作声,低着头。我知道,他很受伤。
我恶毒的把话锋一转,说,既然苏轼你读不懂,也不为难你了。我们来点通俗读物吧。说说《西游记》吧。朋友很喜欢《西游记》,觉得里边的人物描写,鲜明生动,绝对不会混淆,你看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等等,多典型啊。朋友这下来劲了,说你就像那个唐僧,太唠叨了。他本来是好意,我说他在污蔑我,是对我人格的羞辱,功力的贬低。他说,那你像那个孙悟空,爱打抱不平,顽猴一只。我说,这也是污蔑。他表示不解,这么高的评价,为什么我还不满足,也太自高自大了吧。
我说,你读了这么多遍《西游记》,看过很多次电视,都是白搭。你从来就没理解《西游记》。因为有了前面的教训,他这一次倒是不生气了,想听听我的解读。我说,大家往往拿西游记来说佛教。其实,在佛教界,大家是很不喜欢西游记的,更不用说登堂入室了。为什么?因为西游记其实是一本道教的人写出来攻击佛教的一书。朋友瞪大了眼睛,说“what !!!”。我说,其实这不是什么大新闻,明眼人都知道。他表示不解,希望我展开来说。我就说,你看孙悟空大闹天宫,你看着挺可爱一猴子,还武功高强。但是,你不想想,他都干什么了,他去人家家里,把好东西都偷吃了,还砸盘子摔碗,还打死打伤不计其数的人。这是什么行为啊,你看着好玩,换那是你家试试。再说,他那根金箍棒,哪儿来的,人家龙宫的。有人来你家把你家的大顶梁柱拔走了,你还不骂他祖宗八代,把他告上法庭。
再说说那个猪八戒,强抢民女就不用说了,而且还要别人为他守活寡。这道德水准。而且,修行了那么多年,还是那副德行。好吃懒做,好色自私。有责任有危险,第一个躲起来,有好吃有好处,抢在第一个。
还有那个唐僧,绝不是让人尊敬的玄奘和尚,玄奘是绝代高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唐僧是什么?是一个胆小怕事,袒护为非作歹的徒弟,为了自己修行,一路上,杀了多少人,那些人好端端在哪儿,你凭什么大开杀戒。人家火焰山千年万年都在哪儿,牛魔王不借给你芭蕉扇,你就抢,还差点弄死人家,这是什么逻辑啊。就算西天取经回来,算是得道高僧了吧?但是,还是忘恩负义,忘了对渡自己过河的老乌龟的承诺。老乌龟一气之下,沉入河中,才有了河边晒经书那一出戏。
还有,玉皇大帝是道教的,太上老君也是。你看,太上老君手下的一个小动物,孙悟空都是打不过的,也就是说,道教的端茶倒水的仆人,甚至一没有什么名分的动物,佛家的齐天大圣都是打不过的。可见道教多厉害,佛教多没用。
不说《西游记》了,再说说《红楼梦》吧。朋友一听《红楼梦》,顿时来精神了,修行他不懂。什么道教,佛教。但红楼梦可是纯文学,他最擅长了。我看他提起一点精神了,就单刀直入,问,你知道黛玉为什么葬花吗?他愣住了。我问你知道宝玉为什么喜欢黛玉,为什么不喜欢宝钗吗?他说不上来。我继续问,你知道王熙凤,她五行那个强,那个弱吗?朋友终于憋不住了。大喊,你这是歪门邪道!!!
》不懂中国文化《
说到中国文化,我这个朋友自觉修为很高。出身名门望族,从小耳濡目染,熟读四书五经,很多经典倒背如流。不像我,一土包子出身,七岁还不会从1数到10. 更不用说什么经典了。他在这方面对我很是鄙视。
要扳倒一尊大佛,谈何容易。我有自知之明,自己力气小,得用巧劲。我问,中国的三大文化支柱是什么?他没好气的说,儒释道。我说,没错,那我就要让你承认,你不懂儒,也不懂佛,也不懂道。他还是那股不屑的表情。看着这种表情,我就斗志昂扬。
我说,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中庸》。你说说,中庸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居中,是适度吗?中庸和佛教虚空,和道家的无,到底有什么连系?它们的互相的长处和短处是什么?至于修行,至于练功,中庸有佛家,道家所没有的长处,那个长处具体是什么?朋友本来要回答前面的问题,但后面的问题使得他收回了前面的问题的回答。
我说,我就不为难你了,佛教经典我就不问你了,毫无疑问,《心经》《楞严经》你是读不懂的,一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几乎每个人都知道的话,你也不知道它什么意思。更不用说老子,庄子了。那种天籁之音,没几个人能懂。朋友没反抗,他知道自己反抗只会招来横祸。
我说,这三个支柱你不懂,古传的中华文化,你就更不懂了。百经之首的《易经》,你根本就不知道在说什么,还以为它是算命的手册呢。《黄帝内经》就不用说了,一句“精神内守”,一句“独立守神”,你云山雾罩,根本不知道在说什么,古文学的很好,也没用,不理解,更不用说应用了,更不用说化为自己的知识了,更不用说用这里边的深刻道理,自创新的功法了。
朋友看我不问他了,只是断言他不懂。他倒也习惯了,低眉顺眼,好像在想什么。他没有力气和我争辩,他回到他自己的世界中去了。
》尘埃落定《
凡有成功,必有失败,
凡有得志,必有失意。
凡是爬高的,最终都会掉下来。
有生,必有死
有快乐,必有悲伤
激烈争辩后,必有平静。
我和我的这个朋友,
就是这样,淡淡的,静静的,
永远会是好朋友。
祝福天下的朋友,长长久久!
儒学的经典 有四书五经:《论语》(孔子的学说),《孟子》(孟子的思想),《大学》(据说是孔子的后世所作),《中庸》 (宋朝的儒學家從《禮記》中抽出獨立成書)。五经为《詩經》、《尚書》、《礼记》、《周易》和《春秋》。
易经所述的可以说仅仅是一种哲学思想,是矛盾的转化过程。而中庸的解释为“中道及常理”。在一个人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是中,其后情绪稳定则为和,其主旨为修心养性,以及学习的方式,做人的规范。中庸指出,道对于人来说是各有不同的区别,调整各种不同的使命,使之成为大家都遵守的原则。其实还是要在修身的过程中,各安天命,认识自己的角色,这样实际上才能维持社会秩序 (以抵抗内外的压力和困难)。
简单来说,因为灾难,才要学会和养成顺天应变的性格和文化特征,要不然会被灭亡。
中国人因为灾难过多,(在逃难中)形成了易变的处世观,逃难路上是不要遵守一般规矩的,所以要对规矩变通(包括现在对很多法规的私下变通)。外敌侵入时的变通,就有了很多汉奸 (日本人则会刨腹自杀)。强权下的变通,就有了很多奴才,大家都变成社会所需要的那种螺丝钉-----秩序。
因为有了很多灾难,易经才能产生和流行。如果是大好的和平环境,有必要变化吗?有必要研究诡辩权术么? 中国有孙子兵法,有易经,有诸葛亮,是因为灾难和经常的战争。中国人很少崇拜科学家,艺术家而是崇拜关公,英雄,诸葛亮,侠客,因为苦难中国人需要这些,而没有(心情)需要前者(至少在一百年前)。
你这样的理解很简介,抓着了实质。再深入一点,中国文化就两字 “苦难”。
儒学的入世,其实是想有个好秩序,以应付内外的灾难和苦难。 (西方人可不这样看,自由比秩序更重要)。
佛教,是因为苦难太多,只好一走了之,出世去了。(想着如何逃避苦难)
道家,因为看到苦难太多,想用些消极的办法应付。(哎,节哀顺变吧。美其名曰: 道法自然)
---- 没有足够多的苦难,儒释道在中国也成不了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