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类历史有分水岭的话,那公元前2024年绝对是其中之一。根据《地球编年史》作者西琴先生的说法,这一年“地球之主”的位子正式从恩利尔转入马杜克手中,人类正式进入马杜克时代。为了这一天,马杜克受尽了苦难。他曾多次被流放,也曾被活埋在埃及金字塔下。西琴先生说,耶稣受难记就是马杜克颠沛流离日子的折射。在马杜克的城市巴比伦每年春分之日开始的新年庆典中,他“水流无限似侬愁”的苦难记都要被祭司朗诵,被众人聆听。
为了阻止“天时间”马杜克时代的来临,恩利尔家族在公元前2024年发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场核战争。虽然核战争的目的是摧毁西奈半岛上连接地球与“天堂”的航空港,但核乌云随着核风却飘到了恩利尔家族的“老巢”,伊拉克南部的苏美尔。这里是尼比鲁星球的大神最初殖民地球的地方,也是人类最初的诞生之地,还是《圣经》中的伊甸园,同时是人类第一个文明苏美尔文明的爆发之地。苏美尔人曾经在那个黄金年代过着富足而幸福的生活,但一切都随核风而逝。不过,在苏美尔北部马杜克的巴比伦却完好无损。失去了“根据地”的恩利尔家族把目光投向了伊拉克北部,史学家们称那里为亚述。他们在这里指派代理人跟马杜克进行着决绝的斗争,古亚述帝国和新亚述帝国都拜他们所赐。
埃尔比勒
摩苏尔
哈特拉遗址
亚述古城遗址
我不知道上述西琴先生所言有几分真,几分假,但我知道,亚述这两个字无数次出现在了《圣经》里。《以赛亚书》书中说:“我要差来亚述王的军队,使他们像幼发拉底河的洪流一样汹涌而来,淹没一切水道,漫过河岸”。因为《圣经》和《地球编年史》,亚述的故土成了我此生必须要抵达之地,而且是越早越好,其中一个原因是新闻上说驻扎在伊拉克的大部分美军要在今年9月撤离伊拉克。我不敢保证,美军撤离后,伊拉克不会再次经历枪林弹雨。虽然我不怕死,但我也不想找死。如果在美军撤离前去伊拉克,我相信,手拿美国护照的我会毫发无损。虽然启程前我就知道,那些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神迹我可能连“毛”都看不见,那也没关系,我只要在大神们的停留之处经过,就足矣。即使我真的长眠在伊拉克,那也是我的宿命。人间本来只是我的寄生之处,银河里才是我灵魂的徜徉地。在这喧闹的凡尘,如果能找到心之所往的驿站,我就要像春花一样,全心地绽放。
令我没想到的是,当我从巴格达一路向北,开往亚述的故土时,沿途是那么冷清,连破破烂烂的城市都消失不见,只有埃尔比勒(Erbil)才像一个真正的城市。但是,如今是现代化城市的埃尔比勒并不是我的关注点,新亚述帝国的首都尼尼微才是。不过,我在尼尼微遗址和摩苏尔博物馆也什么都没看见,只看到了清澈无比的底格里斯河上游。
哈特拉遗址
哈特拉遗址
哈特拉遗址
哈特拉遗址
为了表达我对底格里斯河的敬爱之情,我把酒店订到了摩苏尔(Mosul)的底格里斯河西岸,此地也曾是亚述的领土。这家名为AL Baron Hotel的四星级酒店每晚才40美金,但只收100美元的现金,然后找我伊拉克的第纳尔,老板说摩苏尔的银行不要其它币值的美元。我有点儿意外,但还是理解。自从伊斯兰国的武装分子2014年占领摩苏尔以后,摩苏尔便经历了多次战乱和教派矛盾,有近90万人逃离了该城,城内65%的建筑也被不同程度的毁坏。去房间前,我请老板帮我打电话预定Lamassu Restaurant的位子,以防在伊拉克高级饭馆没有位子的尴尬。他说这个饭馆是摩苏尔最好的,我对此充满了期待,想看看摩苏尔的上层社会是不是跟巴格达的一样。
老板很好心,把我的房间安排到了最高层,直面底格里斯河。虽然河对岸的景色跟纳西里耶(Nasiriyah)酒店幼发拉底河岸的一样无趣,但当我走到底格里斯河近前时,我却发现这里有大量的水鸟,一看便知河里有很多鱼。看着翩翩起飞的水鸟,我觉得这里是伊拉克最独特的景色,底格里斯河也因这些水鸟而独美。只是,岸边荒芜的杂草地和脏乱差的老城以及流进河中的城里污水与河中美丽的景致不匹配。不过,这并不影响我逛老城和老城中的市场。
摩苏尔老城市场
摩苏尔老城市场
摩苏尔的酒店早餐摩苏尔的酒店早餐
摩苏尔老城,跟伊拉克所有城市的老城一样,也极度拥挤。但不一样的是,摩苏尔老城经历了凤凰涅槃似的重生。2016年末,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联盟部队为了从伊斯兰国手中夺回摩苏尔老城,与伊斯兰国的武装分子进行了9个月的战争,最后在惨烈的巷战后才夺回了老城,这让老城中的很多建筑受损严重。而伊斯兰国的武装分子在溃败前,还炸毁了12世纪建造的努里清真寺(Great Mosque of Nouri)及其宣礼塔,摩苏尔老城的地标轰然倒塌。然而,作为摩苏尔全城被最后解放的区域,老城在重建后却有了新的生机,我入住的在战争中幸存的酒店附近就有现代化的办公楼和商场,市场中的一部分也是新建的。
我去市场时刚好是傍晚,里面摩肩接踵,我这个异教徒一进去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们都对我报以善意的笑,胆大的要跟我合影。我在这里买了一些各式糖果,非常便宜,但摩苏尔最有名的不是糖果,而是由棉制成的半透明的平纹细布(Muslin)。我没有逛完里面巨大无比的老城市场,其原因一是人太多,二是很多地方的地上都是水,还有垃圾,我又不想买各种吃食和生肉,还不如回舒舒服服的酒店房间看着底格里斯河发呆。
摩苏尔的饭馆餐饮
摩苏尔的饭馆餐饮
摩苏尔的饭馆餐饮
因为正值穆斯林的斋月,因而伊拉克的餐厅都是晚上6点开门,我踩着餐厅营业时间开到那里,一看停车场里已经停了很多车,还有在伊拉克难得一见的宝马。餐厅外是一个花园,走在花园里,根本感受不到是在伊拉克,这里跟世界上任何国家的高档餐厅一样。所有接待客人的经理都西装革履,还会说英文。餐厅内同样很豪华,桌子上早已摆满了前菜和一大瓶矿泉水,还有我在巴格达高级餐厅吃过的好吃的椰枣,以及我在土耳其喝过的最爱的Ayran酸奶。虽然整个餐厅只有我这一桌是一个人的,但一点儿也不影响我品尝美食的好心情。餐厅没有菜单,只有四种主菜可以选择,我挑了羊肉,羊肉里搭配了米饭和炒饭。那个羊肉做得特别好吃,又软又糯,跟秘鲁高级餐厅里的羊驼肉一样。
让我意外的是,我一边吃,服务生一边给我上沙拉、两种汤、油炸小吃,还有好几种馕,最后上了甜点。我一个人根本吃不完,每样菜都蜻蜓点水尝了一下,又不想浪费,只能让他们打包。一个经理告诉我,这里不允许打包甜点,但我是游客,所以他们为我破了例。还有这种奇葩规定,我也算见识了。吃饱的我看着餐厅中形形色色的客人,没看见一个身带贵气的,女生穿的罩袍也不是最高档的,跟巴格达餐厅里的上流阶层不一样,也许这里的人只是小富而已。一顿饭花了我不到25美元,比巴格达的便宜很多,却是我在伊拉克吃过的最好的餐饮,也是我在伊拉克的最后一顿晚餐。
哈特拉遗址
哈特拉遗址
哈特拉遗址
哈特拉遗址
哈特拉遗址
而酒店也是我在伊拉克住过的最好的酒店,房间又大又干净,还能看到底格里斯河。我坐在窗边,眺望着河对岸的万家灯火,觉得在这里多住几日也是好的。第二天清晨,我从窗口刚好看到初生的朝阳,立刻觉得自己很幸运。在晨光中,我走到底格里斯河的大桥上,昨夜的喧闹已经消失,我默默望着流动的河水,跟这位“大英雄”告别。让我没想到的是,酒店的早餐是我伊拉克之行吃过的最好的,餐厅也面对着底格里斯河。因为这顿早餐和酒店,还有最后一顿晚餐,我常常很怀念摩苏尔,觉得它配得上亚述的故土。
在这片亚述的故土上,还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哈特拉(Hatra)和亚述古城(Ashur)。我在网上查到去哈特拉要在摩苏尔买票,于是问前台在哪儿买。前台给他旅行社的朋友打电话,他朋友说,可以从他手里买,但他没有多余的票。他还说,因这一天是星期六,因而卖票地方关门,而且正值开斋节第一天,哈特拉也不开放,他劝我放弃。我一听,要“歇菜”,但心想,好不容易来一次伊拉克,哪有不去的道理,看一眼也行啊。
哈特拉遗址
哈特拉遗址
哈特拉遗址
哈特拉遗址
哈特拉遗址
位于沙漠中的哈特拉离摩苏尔100多公里,建于公元前3世纪左右的塞琉古帝国时期。帕提亚帝国攻下它之后,把它扩建成了一个壮观城市。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这里一直是帕提亚帝国的宗教和贸易中心,其铸造的铜币正面是沙玛什的辐射状半身像,城中也矗立着沙玛什神庙。沙玛什是谁?他是恩利尔的孙子,被称为太阳神。难道哈特拉的繁荣是因为他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凭借着高大厚实的城墙和城堡,哈特拉曾多次成功抵御包括图拉真大帝在内的古罗马人的攻击,最后它被波斯第一帝国摧毁。现在它被认为是帕提亚帝国时期最丰富的考古遗址。
我知道去哈特拉遗址一定会遇到检查站,果不其然,我刚拐下高速就是检查站。他们向我要门票,我说没有,然后他们开始打电话,最后放行了。短短20公里的路,居然有5个检查站,我也是醉了。当看到了哈特拉残留的城墙和城堡时,我有些小激动,心想没白来。开到入口处时,扛着枪站岗的守卫让我把车停到门外后,用手指示我去售票处买票。原来哈特拉这一天营业,但是,售票处的工作人员是专门为我而来的。我走到售票处时,他的车刚到,卖完我票后,他就带着他老婆开车走了,我觉得真幸运。
哈特拉遗址
哈特拉遗址
哈特拉遗址
哈特拉遗址
哈特拉遗址
伊拉克所有景点的门票都是2.5万第纳尔,17美元左右。走进空旷的城中,只有我一个人,我又包场了。这个圆形的,直径近2公里的哈特拉城是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帕提亚帝国时期的城市样本和建筑典范。它被内外双城墙环绕,外部城墙有160多座塔楼。城中心是坐西向东的神庙区,庙宇中供奉着古希腊和美索不达米亚等地的诸神,其中以拥有高30米巨大拱顶和柱子的大神庙最为雄伟,拱门上还装饰着大量人物头像。这些神庙融汇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以及帕提亚帝国时的装饰特色,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帕提亚神庙群。但是,伊斯兰国的武装分子于2015年炸毁了古城的建筑结构后,用推土机推平了古城。他们还用机关枪扫射神庙侧面的雕刻,让本来已经不完整的古迹更加千疮百孔。
我怀着对这些人的恨走在哈特拉的废墟中,凭吊着哈特拉古城的不幸。虽然哈特拉历经磨难,但它仍然是伊拉克留存的古迹中保存最好的,我为在最后一天能看到稍微养我眼的古迹而欣喜。当我准备离开哈特拉时,门口站岗的要把我的门票收回,我不会给他徇私舞弊的机会,让他把门票检了,才开去亚述古城(Ashur)。跟尼尼微一样,亚述古城也在底格里斯河岸,但尼尼微在河的上游和东侧,而亚述古城在尼尼微的下游,在河的西侧。更不一样的是,尼尼微是新亚述帝国的首都,而亚述古城则是古亚述帝国的首都,比尼尼微历史悠久得多。
去亚述古城遗址沿途
去亚述古城遗址沿途
去亚述古城遗址沿途
去亚述古城遗址沿途
亚述古城的名字来自帝国最高神,也是帝国的保护神阿舒尔(Ashur),即恩利尔。他跟亚述的兴衰密切相连,古亚述帝国正是在他的指点下,从亚述古城开始发展壮大,对外扩张的。这里地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雨水灌溉农业和人工灌溉农业的交界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千年。但公元前2024年后,这里才逐渐成为一个商业中心。史学家们说,公元前19世纪,亚述古城成为了古亚述王国的首都,王宫和神庙也逐一被建造。虽然新亚述帝国时,首都迁至尼尼微,但亚述古城仍然是帝国的宗教中心,并因其供奉亚述神而继续被尊崇为“帝国的圣冠”,直到公元前614年被巴比伦的国王征服。在帕提亚帝国时代,亚述古城重新复兴,最后公元3世纪被波斯人彻底摧毁。考古学家们在这里的伊南娜女神的神庙里发现了女神的胸和背上被安放了各种各样的奇特装置,女神头上还戴着一个两边有类似宇航员用的耳机伸出来的紧身头盔,头盔上有两个很明显的护目镜。这些都是女神升天和空中飞行的必要工具。
此地是我在亚述故土的最后一站,我想让我的伊拉克之行在有着悠长历史的亚述古城完美收官。谁料到,我刚开到门口就惹了一肚子气。当我把现金2.5万第纳尔,不到20美元的门票钱递给站岗的士兵后,他大手一挥,让我开进去。我向他要门票,他说没有,然后开始用阿拉伯语打电话,最后说还是没有门票。没有门票,这现金进了谁的腰包?我瞪了他一眼,把车开进了古城遗址。跟走进哈特拉不同,面积巨大的亚述古城必须得开车游览。可是,里面除了一个又一个土堆外,只有一个著名的三重拱门可供我瞻仰。当然,里面还是一个人也没有,我再次包场。
亚述古城遗址
亚述古城遗址
亚述古城遗址
亚述古城遗址
亚述古城遗址
亚述古城遗址还有一个出口,从这个出口可以俯视底格里斯河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可我刚开出来,就被门口站岗的轰了进去,下车拍张照片也不行,无奈我只能在车里随手拍了两张。虽然亚述古城没有给我惊喜,但临到巴格达机场前的公路却让我很惊讶。这条又宽又漂亮的机场路跟中国很多城市美轮美奂的机场路很像,而且整个伊拉克的公路基本都修得很好,我不禁怀疑是否有中国这个“基建狂魔”的助力,毕竟中国目前是伊拉克最大的投资国。不管我的怀疑有没有道理,我的伊拉克之行都在夜幕刚刚低垂时彻底结束了。当飞机腾空而起后,我脚下的巴格达并非是我来时灯光稀疏的模样,密集的璀璨灯光一点儿也看不出这里经历过战乱,它好似一个不夜城。
随着飞机的前行,“不夜城”也在我眼前消失,就像伊拉克这块土地上的文明和帝国一样,无影无踪。不知不觉,那首老歌飘进了我的耳畔:“时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春风又吹红了花蕊,你已经也添了新岁。你像时光难倒回,我只有在梦里相依偎。”
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