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万水,只为寻找初心。
个人资料
lily0824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独闯伊拉克(15):尼尼微一览

(2025-08-29 10:27:14) 下一个

在《圣经》中,无处不在的城市一定非耶路撒冷莫属。据《地球编年史》的作者西琴先生说,耶路撒冷是大洪水后大神们的地球指挥中心。相比一直“健在”的耶路撒冷,《圣经》中的另一名城尼尼微在19世纪中叶被考古学家们挖掘出来前,对很多人来说都是虚幻的存在。《创世纪》中说,诺亚的曾孙,为“世上英雄之首”的宁录,“从那地出来往亚述去,建造了尼尼微”。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不过,当意为“上帝面前最伟大城市”的尼尼微遗址面世后,人们不仅相信《圣经》所言并非虚构,而且对尼尼微所在地的亚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个亚述,分为早亚述、中亚述和新亚述帝国,而尼尼微是早亚述和中亚述的重镇,到公元前8世纪的新亚述帝国时,它成了帝国最后三个伟大帝王西拿基利、以撒哈顿和巴尼波的皇家都城。也是在新亚述帝国时,它第一次出现在了《圣经》里,之后便成了《旧约》中的常客,很多先知都提到过它。这个大名鼎鼎的尼尼微位于伊拉克北部的摩苏尔(Mosul),与摩苏尔老城隔底格里斯河相望。读了几遍《地球编年史》后,我再重读《旧约》时,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去黎巴嫩前,不是基督徒的我看了两遍《旧约》,这次来伊拉克前,我又把《旧约》重温了一遍,很相信新亚述帝国的那些国王就是恩利尔家族的代理人。可以说,尼尼微是我启动伊拉克之行的重要砝码之一。

摩苏尔

摩苏尔

尼尼微所在地

尼尼微古城

尼尼微宫殿

《以赛亚书》中曾预言,耶和华必用亚述王这把“租来的剃刀”,“剃光”犹大国,“亚述王攻击你的日子临到”,亚述地的蜂子也会飞来。“主必使大河翻腾的水猛然冲来,就是亚述王,和他所有的威势,必冲入犹大。涨溢泛滥,直到颈项”。在《列王纪下》里,“亚述王撒缦以色上来攻击何细亚,何细亚就服事他,给他进贡”。等到何细亚不再进贡时,亚述王“就把他锁禁,囚在监里”。“亚述王上来攻击以色列遍地,围困三年”。“亚述王将以色列人掳到亚述”,以色列12支派中北方的10个在公元前722年失踪,此后从《圣经》中消失。而耶和华用亚述王之手惩罚这10个支派,是“因以色列人得罪了领他们出埃及地,脱离埃及王法老手的耶和华他们的神,去敬畏别神”。

耶和华赐福给亚述王的权利不仅仅是征服以色列,还有他的千年“仇家”巴比伦。公元前689年,亚述王西拿基立将巴比伦夷为平地,并对巴比伦进行了屠城。在神的期许下,新亚述帝国的领土西到地中海,东到今天伊朗的埃兰,南到波斯湾、红海和埃及部分地区,北到亚美尼亚,在公元前8世纪时帝国达到了极盛,有六位国王出现在了《圣经》中。那时近东的人们,一听到亚述这个名字就胆战心惊,甚至《圣经》中的先知约拿一听到上帝命令他去新亚述帝国的首都尼尼微时,他居然违反上帝的命令。《约拿书》中这样记载:“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为他们的恶达到我面前。约拿却起来,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

去摩苏尔沿途

摩苏尔沿途

摩苏尔沿途

摩苏尔沿途

等约拿最后遵命去尼尼微时,耶和华告诉他尼尼微是这样的:“尼尼微是极大的城,要走三天,才走得完”。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尼尼微是一个四角形的城市,周长96公里,平均一个边是24公里。这样看来,尼尼微真是大都城。《圣经那鸿书》形容尼尼微是“壮狮的洞穴,自古以来势力充足,人数繁多,如同聚水的池子”。但是,先知那鸿赞美尼尼微的却是很少的几句,他几乎全篇都在预言新亚述帝国和尼尼微的衰落。一开头他就说:“论尼尼微的默示,就是伊勒歌斯人那鸿所得的默示”。他接着说:“耶和华已经出令,指着尼尼微说,你名下的人必不留后”。“亚述王啊,你的牧人睡觉,你的贵胄安歇。你的人民散在山间,无人招聚”。“尼尼微王招聚他的贵胄,他们步行绊跌。河闸开放,宫殿冲没。王后蒙羞,宫女捶胸,哀鸣如鸽,尼尼微荒凉了。”

为什么耶和华要惩罚亚述国王呢?因为亚述王的自大,并何谋攻击耶和华。《以赛亚书》里提到:“我必罚亚述王自大的心和他高傲眼目的荣耀”。先知们的预言在现实中得到了呈现,公元前612年,尼尼微被波斯人攻陷,亚述王自焚于宫中,新亚述帝国灭亡。虽然新亚述帝国了无踪迹,但它的威名却长留人世间,它的故土也成了考古学家感兴趣挖掘的热土。自从法国和英国考古学家在19世纪中叶先后挖掘出了亚述古城杜尔舍鲁金(Dur-Sharrukin)和尼姆鲁德(Nimrud),并从两处分别挖出了《亚述王表》和当今世界上最丰富的牙雕后,考古学家开始对《圣经》中描述的尼尼微着魔,它的所在地摩苏尔也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亚述巴尼拔图书馆遗址

亚述巴尼拔图书馆遗址

亚述巴尼拔图书馆遗址

亚述巴尼拔图书馆遗址

亚述巴尼拔图书馆遗址

亚述巴尼拔图书馆遗址

在摩苏尔,他们挖出了震惊世界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Library of Ashurbanipal)。这个图书馆由新亚述帝国时的君主巴尼拔于公元前7世纪建造,他的名字也出现在了《圣经》中。巴尼拔是亚述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他把新亚述帝国带到了巅峰,疆域从地中海东海岸一直延伸至伊朗西部山区,同时亚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图书馆内的藏书涵盖了宗教典籍、文学作品、天文数学、农业医药等所有知识,还有法律条约、王室经济报表、房屋建筑等方面的文献。最为经典的藏书是长达3千多行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它是人类最早的史诗,可能写于公元前2100年。考古学家们还从这里发现了西拿基立的编年史和古巴比伦文学等价值连城的文物。因为这些“宝贝”,《历史概要》一书的作者称该图书馆为“世界上最珍贵的历史资料来源”,它也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最伟大的发现。

《列王纪》是这么讲的:“现在,在希西家王的第十四年,亚述王西拿基利上来攻击犹太的一切坚固城,将城攻取。”当上帝的天使惩击他的军队时,“西拿基利就拔营回去,住在尼尼微”。西拿基利和亚述巴尼波建造的尼尼微的宫殿、神庙以及工艺品,都超越了萨尔贡。伊撒哈顿的宫殿遗址被认为是不能挖掘的,因为现在那里有座穆斯林的清真寺,而且据说下面埋葬了先知约拿,后者被鲸鱼吞食了,因为他拒绝将耶和华的口信带去尼尼微

摩苏尔

摩苏尔

摩苏尔

摩苏尔

摩苏尔

出于对巴尼拔图书馆的膜拜,我把它列入了我摩苏尔之行的第一站。从埃尔比勒城堡(Erbil Castle)到巴尼拔图书馆,不到100公里,路上几乎没什么车,也没什么风景,但检查站却不少。开进摩苏尔时,我仿佛进入了现代城市,道路宽阔,地面平整。可往城里开后,“味道”就变了,这里像一个小县城,巴尼拔图书馆所在地是一个高高的土山,土山下到处都是垃圾。我在遍地垃圾中爬上了土山,山上是一片开阔的平地,平地中间是难民营,难民营的帐篷里住了很多家庭,孩子们连鞋也不穿。这些难民好像是牧民,我看见很多羊在泥土地上走来走去,但四周也没有草,不知道牧民们去哪里放牧。一个帐篷里的妇女招呼我进帐篷,但他们的看家狗不停向我吼叫,吓得我一溜烟逃回了车里。

我坐在车里,看着对面的土丘和我的四周,这片土地都曾是尼尼微大城所在地。考古学家们说,尼尼微城占地约7.5平方公里,被内外两重城墙环绕,外部城墙周长12公里,带有锯齿状的雉堞,还有15个城门,内墙是土砖高墙。据传,城墙上曾有多姿多彩的彩绘图案,雕刻着新亚述帝国国王的战功和其它功绩。城内,战争女神伊南娜神庙高高矗立中间,吸引着远处人们的视线。在城中有三座富丽堂皇的皇宫,巴尼拔图书馆在城北,巴尼拔的皇宫也在那里。每个皇宫都规模宏大,有70多个房间、庭院、大厅和巨石雕刻等。在这个大城里,除了3个宫殿、10个神庙和1个图书馆外,还有宽敞的大街、动植物园、池塘、武器库及复杂的灌溉和排水设施等。

摩苏尔

摩苏尔

摩苏尔

摩苏尔

虽然我极力在还原尼尼微大城的宏伟壮丽,但看着周围如中国县城一样的建筑和巴尼拔图书馆所在地的荒凉,我实在想象不出约拿眼中的尼尼微,只能用“物是人非”和“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来抒发我的感概。看看时间,已到中午。自从在巴士拉昏倒后,我再也不敢只吃碳水化合物,来巴尼拔图书馆前,我已经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很好的餐馆Lamassu Restaurant,餐馆就在图书馆对面。结果我开到那里时,餐馆四门紧闭,但我一看外面又高级又温馨的布置,就下定决心,晚上一定要来这里吃晚饭,沾沾尼尼微大城的“光”。

尼尼微出土的文物,大部分被保存在大英博物馆,还有一部分保存在巴格达国家博物馆和伊拉克第二大的摩苏尔博物馆(Mosul Museum),该博物馆在底格里斯河西岸,里面的藏品上至公元前8千年,下到公元7世纪的伊斯兰早期。我一边寻找餐厅,一边跨越底格里斯河开向摩苏尔博物馆,我希望能在这里也看到像巴格达国家博物馆一样的亚述厅。在博物馆旁边,有一家餐厅似乎在营业。可我走进去,服务员说现在是斋月,不提供午餐。没办法,我只能吃从美国带来的面包。等我填饱肚子,走到荷枪实弹警察站岗的博物馆时,警察说博物馆关闭。我不明原因,警察也不会英文,我猜是因为伊斯兰国占领2014年占领摩苏尔的原因。

底格里斯河

底格里斯河

底格里斯河

底格里斯河

底格里斯河

当摩苏尔被伊斯兰国占据后,摩苏尔博物馆就遭了大殃。2015年伊斯兰国的武装分子摧毁了摩苏尔博物馆内收藏的诸多雕像和尼尼微出土的人面飞牛石雕,并把摧毁过程拍成了视频,公之于众。他们在视频中说,这些文物是过去若干个世纪不崇拜真主的人们留下的。尽管文物价值数十亿美元,但他们是奉真主之命来捣毁它们的。这个视频一出,举世哗然。博物馆的馆长说,伊斯兰国的武装分子毁坏的很多是赝品,但人面飞牛石雕和罗赞之神雕塑(God of Rozhan)却是真品。这个人面飞牛石雕由人头、鹰翅和牛身组成,有五条腿,这样人们无论从正面还是侧面都能看到所有四条腿,但西拿基立砍掉了一条。在亚述语中,人面飞牛被称为Lamassu,意为“保护神”,即新亚述帝国的守护神。这个名字跟我要去的餐馆名字一样,餐馆也太会“借光”了,我心里想。

该雕塑通常镇守在王宫大门口或宫内主要殿堂的入口,以体现新亚述帝国纵横四海、独霸天下的气势。可是,它被波斯第一帝国灭亡了,但人面飞牛这一雕塑却在波斯获得了新生。我带着遗憾离开摩苏尔博物馆,开去巴什塔皮亚城堡(Bashtabiya Castle)。这座跟摩苏尔博物馆一样,也位于底格里斯河西岸边的城堡建于12世纪的阿拉伯帝国阿巴斯王朝后期,是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苏尔的地标和身份象征。自从新亚述帝国“凉凉”后,尼尼微所在地的摩苏尔便被波斯第一帝国、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帝国、塞琉古帝国、波斯第二帝国和阿拉伯帝国轮流统治,公元9世纪时阿尔比尔主教还将其座堂搬到了这里。还有人说,约拿死后的葬身地就在摩苏尔。因为约拿在伊斯兰教也被尊奉为先知,所以后人在他摩苏尔为他修建了一座清真寺,但该寺在2014年被伊斯兰国炸毁。

摩苏尔

摩苏尔

摩苏尔

摩苏尔

摩苏尔

巴什塔皮亚城堡最初是尼尼微城墙内的7座城堡之一,拥有两座主要大门,一座通向西边,另一座通往底格里斯河。作为重要的战略要地,它曾在抵御波斯入侵时发挥了重要作用,1393年被帖木儿摧毁,后来由奥斯曼帝国重建。2015年城堡一部分遭到了伊斯兰国武装分子的破坏,残留的尼尼微城墙彻底消失,至今城堡周围还有被炸得千疮百孔的建筑。我想在城堡上眺望“战功卓卓”的底格里斯河,但是根本找不到入口。在寻找城堡入口时,我注意到幽静的城堡四周都是豪华别墅,当地人说,城堡关闭。

看看时间尚早,我便一路向北,朝土耳其方向开去,那里是底格里斯河上游,伊拉克政府在河上建造了伊拉克最大的摩苏尔大坝(Mosul Dam)。我其实对大坝没什么兴趣,我只想离孕育了无数文明,又饱经沧桑的底格里斯河的源头近一些,再近一些。谁想到,连村庄都没有的沿途检查站倒是一个接一个。一个检查站背着冲锋枪的军人直接坐到了我的副驾上,用翻译软件告诉我,他得带我到马路另一边的检查站去验证我的身份。这是我第一次被荷枪实弹的军人“绑架”,心里有些发毛。等被检查完毕后,军人对我说“对不起”,我觉得年纪轻轻的他还挺可爱。

摩苏尔大坝所在地

摩苏尔大坝所在地

摩苏尔大坝所在地

摩苏尔大坝所在地

摩苏尔大坝所在地

我以为检查站到此终止,没料到,还有2公里就到大坝时,我遇到了更正规的检查站。这一次,我直接被告知,大坝关闭,不允许任何人进入,即使拍一张照片也不可以,这是我在伊拉克遇到的唯一一处不让进入之地。无奈我只能掉头,看到路边有一条野路,我开了下去,那里是一片湖泊,底格里斯河就从这片湖中流出,大坝也建在流出处。孤伶伶一个人站在湖边,看着清亮的河水,望着远方的荒山,想着底格里斯河为人类文明立下的卓越功勋,想着尼尼微在历史上的百转千回,我不禁百感交集。庆幸自己冲破所有阻力,来到了伊拉克,也庆幸自己有机会能享受与底格里斯河的独处时刻,更想起了我在土耳其穿梭时,同样一个人站在底格里斯河边的难忘经历。

虽然这里不在尼尼微大城内,但它却在亚述的土地上。我在告别伊拉克前,奔跑在这片曾经熠熠生辉的亚述故土上,脑中不断回放着俄国著名诗人勃洛克的诗:“在新的天空下,我们将忘记一切。人们在平静地祈祷:星辰又降临了,雪花似银白的星星,飘向朦胧的永恒。” 

路线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