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万水,只为寻找初心。
个人资料
lily0824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北非的明珠:摩洛哥(12)-西班牙之城

(2024-06-01 07:38:16) 下一个

摩洛哥是彩色的。之所以说它是彩色的,是因为它不同颜色的城市。卡萨布兰卡白色,菲斯土黄色,马拉喀什土红色,阿伊本拉杜黄色,舍夫沙万蓝色,而撒哈拉沙漠中的梅尔祖卡是金黄色的。在这些色彩斑斓的城市中,还有一座粉白的城市,它就是今天摩洛哥在地中海两个主要港口之一的得土安(Tetouan)。

跟摩洛哥很多染上了法国色彩的城市不同,得土安有着浓重的西班牙色彩。为什么得土安会如此不同呢?这得从大航海时代开始说起。

得土安

得土安

得土安

得土安

1415年,开启了大航海时代的葡萄牙凭借着出色的舰队占领了摩洛哥土地上的休达。此时把菲斯送上文化鼎盛时代的马林王朝已经垂垂老矣,无法保全像老虎钳子一样扼守着直布罗陀海峡一端的休达。而得土安正是马林王朝真正奠基者优素福·雅各布于13世纪末建立的,不过,那时的它只有一座城堡和清真寺,他的儿子继位后对得土安进行了扩建。但是在休达陷落前,得土安就在15世纪初被西班牙的卡斯蒂利亚人摧毁了,为的是报复此地的海盗,这些海盗的盈利模式之一是抢劫欧洲的白人,然后把他们卖到摩洛哥为奴。

而得土安之所以会成为海盗的据点,是因为公元前3世纪迦太基人为了贸易便在这里建立了据点,后被罗马帝国收走。罗马帝国崩溃后,这里变成了一个小的防御工事,渐渐变成了海盗的落脚地,直到优素福·雅各布在此建造了城堡。而他建造城堡的目的,是为了拿下休达。

得土安

得土安

得土安

得土安

当西班牙王国完成“收复失地运动”后,它也加入了殖民摩洛哥的行列,并以兵不血刃的方式在1497年占领了摩洛哥土地上,地中海岸边的梅利利亚,建立起了自己在非洲大陆的第一个殖民据点。也是因为这“两牙”,摩洛哥的土地开始变色,葡萄牙把摩洛哥大西洋沿岸的诸多地方纳入了自己的殖民地,基督教开始打入这片多彩的土地,但此时的得土安还没被“污染”。

随着在西班牙的最后一个伊斯兰堡垒格拉纳达于1492年的陷落,数千名穆斯林和犹太人从安达卢西亚逃到得土安的废墟上定居。他们在阿勒曼德里将军的带领下重建得土安,不仅把安达卢西亚建筑风格融入了得土安,而且使得土安的地中海港口与法国的马赛和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通航,这让得土安成为了北非重要的贸易口岸,也让这位将军赢得了得土安“重建之父”的美名。从此,得土安被称为“格拉纳达的女儿”,也被犹太人昵称为“小耶路撒冷”,他们建造的麦地那今天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得土安

得土安

得土安

得土安

这时的摩洛哥,正处在改朝换代的动乱时期。马林王朝的维齐尔篡位,建立了瓦塔斯王朝。被国内矛盾和南方崛起的萨阿德王朝弄得焦头乱额的瓦塔斯王朝没心思,也没能力加强中央集权,给了得土安自由呼吸的时间。但等到萨阿德王朝的曼苏尔苏丹统治时,得土安就别想自由呼吸了,但它也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而曼苏尔之所以能上位,还有能力对得土安大刀阔斧地重建,都源于“三王之战”。1578年,葡萄牙在“三王之战”中败北,不仅大量葡萄牙贵族被摩洛哥的萨阿德王朝俘获,而且没有子嗣的葡萄牙国王还在战斗中战死,这给了西班牙帝国一个可乘之机。拥有葡萄牙王位继承权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之后成了葡萄牙新王,把葡萄牙在摩洛哥,包括休达在内的很多殖民地占为了己有。

可是“渔翁得利”的西班牙并没有高兴太久,因为在此战中另一位受益者,对摩洛哥发展有着极其深远影响的曼苏尔苏丹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他的政敌,跟他竞争苏丹之位的对手都死于这场战争中。更重要的是,葡萄牙为了赎回这些贵族,向曼苏尔支付了大量黄金,这让他有足够财力重建得土安。而它重建得土安的目的,依然是为了夺回休达。

得土安

得土安

得土安

在“三王之战”的这一年,法国的波旁王朝还有一年才建立,开创了英国第一个“黄金时代”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还有5年才走到人生的尽头。雄才大略的曼苏尔为了对付“两牙”,开始跟英格兰王国暗通款曲,夺取了“两牙”在摩洛哥的大部分殖民地,但离得土安40公里的休达还在西班牙手中。不管怎么样,为了抗衡休达,曼苏尔大建得土安,让得土安在各个领域都进入了繁荣时期。

美味的“蛋糕”做好了,得土安就坐等着人来分吃。虽然之后的它都在穆斯林中转手,但到了1860年,风向变了,西班牙占领了这里,这场战役的胜利对西班牙影响巨大。为了排练一场规模盛大的凯旋入城仪式,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军队在首都马德里城外居住了一段时间,以至于此地就被命名为“得土安”。而为了纪念这场大捷,画家们更是各显其手,长10米、高3米的《得土安之战》是最出名的一幅,至今还陈列在加泰罗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中。

得土安

得土安

得土安

在画中,画家用强烈的光与色谱写出了一曲“得土安胜利进行曲”。远景是山野和大海,西班牙军队从这远景中出现,自下而上地杀来,而近景则是在滚滚烟尘中仓皇逃窜的摩洛哥军队和他们的马及骆驼。国立加泰罗尼亚艺术博物馆曾这样介绍这幅画:“《得土安之战》在很多代的加泰罗尼亚人的集体记忆和想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幅画已经成为我们文化的一个大众偶像。”

按理说,西班牙对得土安取得的如此重大成果应该拼了“老命”保住才对,可是2年后西班牙军队就被英国支持的摩洛哥人轰了出去。没办法,离休达近在咫尺的得土安对摩洛哥太重要了,它是摩洛哥在地中海东部唯一的出港口,也是今天摩洛哥唯一真正控制的港口,其它港口都是不受海关管制和免征关税的自由港。可西班牙也对它念念不忘,因为它就像是躲在休达背后的一只冷箭,随时随地有可能射向它的“心脏”。曼苏尔就曾对休达动过手,只是大功未告成。

得土安

得土安

得土安

之后的西班牙越来越不是英国的对手。自从它的无敌舰队在1588年被英国几乎全歼后,西班牙便江河日下,“欧洲霸主”的地位不得不让给英国,可它可以跟法国“穿一条腿裤子”对抗英国。等德国在19世纪末做大做强挑战英国霸主地位,并欲对摩洛哥下“嘴”时,英法和西班牙又站到了一起,最后法国和西班牙瓜分了摩洛哥。法国独占摩洛哥中部,西班牙获得了包括得土安在内的摩洛哥最北部和最南部。从1913年西班牙占领得土安后,它便成了摩洛哥西班牙保护国的首都,一直到1956年摩洛哥独立。在西班牙统治得土安不到半个世纪的光阴里,西班牙把它的色彩留在了这里。

虽然得土安的历史足够跌宕起伏,但得土安让我感兴趣的却不是它的历史,而是被誉为“西班牙语《飘》”的畅销书《时间的针脚》。这部充满了阴谋、爱情、间谍和柔情的小说主要发生地就在得土安,之后还被拍成了电视剧。在小说中,女主这样说:“在得土安,他已经不在了,我的生命支柱随之倒塌,生命之路漫长而崎岖。可不管怎么样,我们永远都在历史的背面,在密密麻麻的时间针脚中,真实而隐形地活着”。

去得土安沿途

去得土安沿途

去得土安沿途

去得土安沿途

因为这部小说,更因为我永看不腻的地中海,我驱车从蓝城舍夫沙万赶往得土安这个在柏柏尔语中是“眼睛”意思的粉白小城。沿途是青山,但鲜有绿水,只有到了马蒂尔山谷中才看到与山谷同名的马蒂尔河(Martil River)。该河的入海口即是得土安港,而得土安就位于这条河边。我们穿河而过,进入了得土安建在山坡上的新城。新城是白色跟赭红色相间的颜色,又干净又漂亮,我们很喜欢。我把车开到城里,眼前呈现的是浓浓的西班牙风,我们以为到了马德里。这里找停车位很难,我绕了好几圈才好不容易在麦地那附近保存完好的18世纪城墙边找到了一个地下停车场,然后开开心心地跟先生逛这个西班牙城。

得土安麦地那

得土安麦地那

得土安麦地那

得土安的城里不是粉白的,而是白色跟绿色混合的。绿色是穆斯林很尊崇的颜色,代表着生命之源,但建筑又是“欧味”的。在这座小城里,不仅有阿拉伯风情的白壁绿顶清真寺、伊斯兰拱门和种类繁多的纹样,也有西班牙风格的临街小楼、店铺和天主教堂。因为在摩洛哥看够了迷宫般的麦地那,因而我们没有走进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麦地那深处,只是在麦地那入口处拍了几张照片后便走去了离麦地那很近的市中心广场(Michouar's square)。广场中有一个皇宫,皇宫中最古老的建筑始于18世纪中叶。它先是穆斯林总督官邸,后成为西班牙驻得土安总督办公处,最后在摩洛哥独立后变成了皇宫。

虽然得土安没有太多的景点,但我们却很喜欢漫步在这个干净,融合了欧式风格和伊斯兰风格的独特小城。如果不是蔚蓝的地中海在勾着我们的魂儿,我们会在得土安伫足很久。我以为摩洛哥这个第三世界国家的地中海岸会跟黎巴嫩的地中海岸一样,也有很多垃圾。没想到,摩洛哥的地中海岸比西班牙和法国的还漂亮,黎巴嫩的都没法跟它相提并论。这里不仅可以用纤尘不染来形容,而且沿地中海岸都是近百米宽,种着棕榈树的绿化带,跟卡萨布兰卡的大西洋岸边很像,但是车辆却很少。更不同的是,这里的建筑都是白色和天蓝色相混合的,就连清真寺和路边的装饰灯也是蓝白色的。更不同的是,此地的地中海岸边都是蓝白色的豪华酒店和度假村。这奢华的景象让我们一下子想起了墨西哥的坎昆,也让我想起了埃及的红海海岸,我们很后悔没在这里住一夜。

得土安地中海沿岸

得土安地中海沿岸

得土安地中海沿岸

得土安地中海沿岸

不过,我们却可以在这美如画的地中海海岸眺望那片让我们深爱于心的蔚蓝,并遥想这片海上曾经的金戈铁马和文明的交替升起与落幕,也可以在离休达仅4公里的蓝白色小镇(Fnideq)吃午饭。坐在餐厅的二楼,窗外即是美轮美奂的蓝白色清真寺(Mohammed V Mosque)和无边无际的地中海。谁能想到,这个小镇就是西班牙大败摩洛哥,占领得土安前的决定性战役发生地。当年的枪林弹雨已不在,紧邻休达的这座穆斯林小城今天安详而美好。地中海的暖风吹向它,也吹向休达,千年不变。虽然在千年中,星星会暗,太阳会落,但地中海却永远闪闪发光。我和它的相遇,是我蓄谋已久的期待。

路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lily082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jzjz' 的评论 : 有缘!多谢你的建议。
jzjz 回复 悄悄话 好巧不巧,最近看到一幅达利送给他妻子的为《得土安战役》而画的人物素描草稿,非常喜欢。正想着多了解一下背景,就瞧着你这篇博文,真是及时雨。

能玩会写有深度的旅游达人,出书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