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帆船沿着小河两岸捡客人,在水面上“ 突一!突一!” 的冒着一股小黑烟,跑的欢快。机帆船的票价非常便宜,看在哪里上船,全程从南边清河镇到北边的色湖农场总场部,最贵不过三块钱,小孩半价。
清河曾经有公家的小轮船在河上载客,乡下人将小轮船叫做小汽船,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很兴旺。那时候早晚只有两班小汽船,上下两层,大约能载一百人左右。从清河镇沿清河向北行驶约二十多公里左右,就到了色湖农场总场部的小码头。
从色湖农场总场部的小码头附近,可搭长途公共汽车,往西沿大别山山脉去武汉,往北去安徽省的宿松县。往东去安庆不用坐车,需要换机帆船,沿着弯曲的清河一路向东北,经过两岸一望无边的农场的农田后,机帆船驶进色湖至湖东岸。往南去江州方向,自然又是坐清河小汽船了。
小汽船沿途大概只停四次,离开色湖总场部的小码头,向南第一站停靠的是严家闸。严家闸曾经是清河非常重要的水路商品集散地之一,解放前,当地姓严的大户在此处跨河修了桥,解放后,为了防止色湖的水倒灌进清河淹没两岸的农田。当地政府拆了桥,改建水闸。
严家闸也是武术之乡,乡村里的男人自小就练岳家拳。在严家闸西北边大约四十多公里外的大别山脚下的岳家湾,居住着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后人,还有很多岳家军的后人也散居在这一带。
在秦朝末年,项羽手下的大将英布曾在严家闸的西南边,约五里开外的蔡山附近建九江城,项羽封英布为九江王。当时蔡山位于大江中心。后因长江改道南移,蔡山便在北岸江堤以内,如今的蔡山距大江相隔大约十五里。
在蔡山东侧的半山腰,上有个江心寺。系唐初开国上将尉迟恭在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修建。李白曾造访过江心寺,并写下 “ 夜宿江心寺 ” 的诗: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江心寺里有株晋梅,相传晋时有位高僧亲手种下的。晋梅饱经风霜,苔藓密布、古朴苍老,曲虬蜿蜒,树高近8米,一年之内冬春之季两度开花,据说是国内已知的唯一的一棵名副其实的 “ 两度梅 ”。
严家闸还是黄梅戏的发源地,清河边的男女老少都会唱、爱唱釆茶歌。在严家闸附近的邢家庄,出了一个很有名气的女人,她就是在乾隆中晚期,将此地的釆茶歌在安庆唱出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邢绣娘。
解放后,严家闸衰败了,只有一条东西走向窄得不像话的扁担街,一眼就能望到头。
小汽船冒着黑烟,沿河再停三次,沿河岸是人烟绸密的小村。那些走亲访友的人,下了小汽船的跳板,有的不得不往回走一段路,有的还须往前再走一段路。小汽船在河里慢吞吞的走了大约两个多小时。好在河清水净,岸边垂柳依依,有妇人在浆洗衣服,有小孩在玩水,有男人在抛网打鱼摸虾。
自从河上出现个体机帆船后,村民们站在清河两岸,看到机帆船来了,随时随地招手即停,非常方便。小汽船很难做到,票价也比机帆船贵,虽然给船票,村民只能找自家人报销,等于是给了是五,八,不给也四十。小汽船竟争不过机帆船,最后在清河消失了,但清河镇还在原地呆着哪。
据记载,清河镇在1931年的夏天的时候,当时的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孔祥熙,乘坐小火轮由南京逆流而上,途经江州,见江水不大,对面的清河镇却出现了溃堤。有知情人士在旁边解释说:清河镇这一带归江西德化县管辖,县政府鞭长莫及,不能及时过江组织民众抗洪,所以这里的江堤经常出现溃坝。孔院长当即发话:那就把这一片土地划归湖北省管辖嘛。清河镇与江州一江之隔,从此不再属于江西省。
清河镇在地理位置上是湖北省的最东面,安徽省的最西边,江西省的最北边,属于 “ 鸡鸣听三省 ” ,“ 吴头楚尾 ” 之地,既是个 “ 三不管 ” 的地方,又是个三家都争夺的地方。如果你问色湖东边安徽人,清河镇在哪里?他们会开玩笑地说:“ 在阴司隔壁 ” 。因为人死了谓之 “ 驾鹤西去 ”。如果是江州人,他们会说 “ 清河镇原来是属于我们江西的,后来不知被大水冲到哪里去了 ”。清河镇因此离省城遥远,与江水滔滔为邻,中间隔着同仁堤坝。
同仁堤从清河镇西边的断窑村开始,沿江向东至安徽省宿松县归林庄 ,全长约十四里左右。 同仁堤坝是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由当时的赖知县倡议修建,经费由鄂、赣、皖三省均摊。
自古以来清河镇就与对面江州来往密切,两岸说的是同样的方言,饮食习惯也一样,一座江州城,半城清河人。然而,解放后,两岸的身份相差悬殊,虽没有天差地别,但对出生在清河这边的人来说,特别是对有些年轻的姑娘们,哪怕是赌上自己的终身幸福,也要成为江州人。
因为江州城有高楼大厦,大厦里有灯火辉煌的商场,有最时髦的衣物,商场外有宽敞的大街。风流倜傥的小伙子和身穿时髦洋气的年轻女孩,成群结队的逛街。车水马龙,四通八达的公交车,城中碧波荡漾的南门湖和甘棠湖,楼台亭阁的烟水亭公园,设备先进的大医院,图书馆,书店和电影院等等。
江州人在节假日期间,随心所欲地坐客轮逆流而上武汉,重庆,顺流而下去苏杭旅游。周末上庐山牯岭街住二晚,第二天早起上五老峰看日出,看风起云涌,白云缭绕的仙境,看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瀑布,去仙人洞看迎客松,去琴湖附近看杜甫草堂。看了个心满意足,周日下午坐公交车,不到两小时就回到江州。
再看看对面一江之隔的清河镇有什么:
一条街道没有楼,一个警察管两头。
一个公园没有猴,一辆破车赛老牛。
一家饭馆尽卖粥,一个影院都没有。
一个商店卖酱油,一家书店卖语录。
问好墨墨!谢谢鼓励!
我去过江州很多次,印象深刻。我这回写的小说讲的就是江州人和清河人的故事。
多谢王妃的鼓励!
清河镇的周边介绍完后,故事将在小镇的临江路慢慢地展开,有众多的人物出场。
多谢心城的鼓励!问好!
非常感恩在文城认识你们这些有情有义的姐妹们!
这部小说我估计大概有六十篇左右,有点长。书中的人物很快就会登场。
多谢水沫的鼓励!希望大才女水沫多多指教。
小小好!多谢小小鼓励!
一方水土养一方的人。清河这个地方地灵人杰,民风淳朴又彪悍,这里的人们即普通又不平凡。
我对清河一直是念念不忘,如今把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的故事记下来 。希望你喜欢:))
谢谢遐西鼓励!问好!
我一直对清河两岸的名人典故和传说很感兴趣,只要是同家里的长辈聊天,我总是喜欢打听:))
多谢申岚鼓励!问好!
武穴在清河镇上游,很近。现在从清河到武穴走高速公路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
小时候,除了红枪会,我还从长辈嘴里听说过,在解放前很多江州和清河人加入哥老会的故事。
期待后面故事的发展:))
很多年以前在江对面那一带住过。应当离武穴很近吧。非常美丽的地方,民风彪悍,民初的时候有红枪会。
多谢沈香的鼓励!问好!
清河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物产丰富,民风淳朴。
麦姐的记性真是好!这里写的就是我家乡的故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多谢菲儿的鼓励!清河人杰地灵,又是鱼米之乡,是个好地方。
多谢蘑菇的鼓励!是的,清河以前的故事确实是我家的长辈们告诉我的。
谢谢弄弄的鼓励!你说的对,是我难以忘怀的故乡。我回去不了,就想着写下来。
谢谢松松鼓励!我热爱那片土地,难忘清河两岸的父老乡亲。
松松好!给松松上好茶:))
真是地理,历史,人情风貌都介绍得好,花花真是大才女,构思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