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八王后第二任:英伦玫瑰安波琳(1)
波琳双姝
波琳双姝玛丽和安的父亲托马斯·波琳,祖上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人家,托马斯的曾祖父是诺福克郡的自耕农(yeoman),虽然既非骑士也无爵位,却也是有自家耕地和房产的经济独立人。
波琳家的男人都十分的精明能干,世代与贵族女子联姻,而且专门挑贵族的女继承人娶。托马斯的自耕农曾祖父娶的是诺福克一位骑士的唯一成年女儿;祖父杰佛雷·波琳(Geoffrey Boleyn)娶的诺福克一位男爵的女儿;父亲威廉·波琳娶的是爱尔兰第7代奥蒙德伯爵(Thomas Butler, 7th Earl of Ormond)的女儿。这祖孙三代娶妻地位不仅一代更比一代强,而且共同特征就是专挑有爵位但没有儿子的岳父!
是以到杰佛雷·波琳这一代,波琳家已经是英格兰南方的富商,家族主要业务商贸和房地产,在诺福克郡、剑桥郡和肯特郡都设分部置地买房,杰佛雷还在1457-1458年做了一年的伦敦市长,并于1463年在肯特郡的赫佛村买了一座年久失修的城堡(Hever Castle ),翻修扩建后做了波琳家族在肯特郡的府邸。
图1:肯特郡赫佛城堡,波琳双姝和她们的兄弟乔治从小生活的地方。
托马斯·波琳是个英姿焕发且颇有雄心壮志之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托马斯在娶妻方面比父辈们更上一层,他在1499年娶了第2代诺福克公爵托马斯·霍华德(Thomas Howard, 2nd Duke of Norfolk)之女伊丽莎白·霍华德。
诺福克公爵霍华德家是英格兰贵族门阀的天花板,是所有公爵中地位最高权势也最大的。他们祖上跟着威廉大帝一起从诺曼底来到英格兰,除了王室之外英格兰就没有其它家族可以和他们抗衡,霍华德家还世袭英格兰八大御前国务官之一的司礼大将军(Earl Marshal)。【如今英国王室司礼官依然是霍华德家的第18代诺福克公爵,负责王室典礼和迎接国宾等所有王室礼仪安排。】
托马斯·波琳娶了伊丽莎白·霍华德之后也成了都铎王室的姻亲,因为大舅哥第3代诺福克公爵和亨利七世是连襟。
托马斯·波琳攀上这门贵亲,仕途平步青云,得以跻身亨利七世的朝臣之列,成为英格兰外交官。1503年托马斯·波琳被亨利七世钦点为和亲大使,护送都铎家大公主去苏格兰与詹姆士四世成亲。亨利八世即位后,托马斯·波琳任肯特郡的治安长官(Lord High Sheriff of Kent),1512年派任驻荷兰大使。
托马斯在荷兰时结识了神圣罗马皇帝麦克西米连一世的女儿,即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公主玛格丽特。玛格丽特公主的夫婿就是亨利八世王后凯瑟琳早逝的哥哥、西班牙王子胡安,二人之间没有子嗣。胡安去世后,玛格丽特公主被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委派任西班牙所属荷兰总督。
作为职业外交官,托马斯·波琳风流倜傥、富于成熟练达的男性魅力,而且说一口流利的法语和意大利语,在荷兰赢得许多贵女的崇拜,玛格丽特公主就是其中之一,两人私下关系不错。托马斯提出将自己的两个女儿送到玛格丽特的荷兰宫廷接受教育;那时候没有女校,贵族女儿们到宫廷生活就等于进了最高等级的贵族学校。
这位玛格丽特公主王妃总督,是当时欧洲唯一的女君主,波琳老爹想让女儿接受她的栽培,以便将来有机会觅得乘龙快婿。1512年波琳双姝的姐姐玛丽已经14岁,不太好管教了,所以女总督同意接收妹妹做学生。安·波琳的确切出生日期史载不详,但此时应该在10岁左右。
于是在1513年春天安·波琳到达荷兰。因为自己没有孩子,所以玛格丽特总督特别喜欢这个温顺机灵的小丫头,总督对托马斯说,你把女儿送到我这里,实在是我的愉悦超过你的愉悦。
1514年10月,亨利八世的妹妹、都铎家的玛丽公主即将启程去法国嫁给路易十二,托马斯·波琳被调任法国去协助玛丽公主,托马斯便借机将两个女儿都安排在了公主的陪嫁队伍里,就这样波琳双姝做了法兰西王后的仕女。
在法兰斯王宫里,15岁的玛丽·波琳学会了宫廷贵妇所有的打情骂俏手段,成为偷情高手。路易十二娶了都铎家的玛丽公主不到三个月一命呜呼之后,玛丽·波琳甚至一度成为法王佛兰索瓦一世的情人,佛兰索瓦称她为“我的英格兰小母马”。玛丽·波琳在法国的不检点和流言蜚语,很快传回到她母亲诺福克郡主那里。1519年,诺福克公爵夫妇为19岁的玛丽·波琳说了一门亲,许配给亨利八世宫廷里一位年轻朝臣威廉·卡瑞(William Carey)。1520年玛丽·波琳回到英格兰和威廉成婚,之后进宫做了凯瑟琳王后的仕女;亨利八世从王后寝宫仕女里找情妇的胃口怎么经得住这种便餐的诱惑!
在婚姻的掩护下,玛丽·波琳和亨利八世的恋情持续了五、六年,期间玛丽生下一男一女。亨利八世登基后一直致力于英格兰海军的扩充,每年都有战船下水,1523年亨利将一艘皇家战船命名为玛丽·波琳号,1525年又将托马斯·波琳封为第1代威尔特郡伯爵(1st Earl of Wiltshire)。
图3:波琳双姝大姐玛丽波琳
图2:赫佛城堡中亨利八世的卧室
1520年姐姐玛丽·波琳回到英格兰后,妹妹安·波琳留在法国新王后克劳德身边,继续她的上流社会宫廷教育。
安·波琳在法兰西王宫里一共生活学习了八年,相当于贵族学校毕业了。和姐姐不一样,安虽然学会了欧洲上流社会女子的种种做派,但她个人生活却十分检点,并无关于她的绯闻或流言。
到了1522年初,安·波琳被紧急召回英格兰。起因是,她的太外公、第7代奥蒙德伯爵1515年82岁高龄在伦敦去世后,奥蒙德伯爵爵位由老伯爵隔堂兄弟的孙子继承了,是为第8代奥蒙德伯爵。波琳家和奥蒙德家为此一直纠纷不断,老伯爵是托马斯·波琳的外公,老伯爵既然没有其他男性后裔,这个爵位难道不应该由他这个外孙来继承吗?到1522年,爱尔兰的其他贵族门阀也扯进这场争吵,很可能会影响到爱尔兰时局的稳定。
为了平息争端,亨利八世提出将玛丽·波琳的妹妹安嫁给第8代奥蒙德伯爵的儿子詹姆士·巴特勒(James Butler),而詹姆士·巴特勒在1520年前后加入了红衣主教沃尔西的主教宫邸任职,和沃尔西情同父子。很可能让安嫁给詹姆士就是主教本人的意思。这些当然都发生在亨利八世见到安·波琳之前。
毫不奇怪,安回到英格兰后,这桩婚事不仅没成,安反而和她姐姐玛丽·波琳一样,也成了王后凯瑟琳的宫中仕女。
安·波琳这时候20岁左右,出落成一名气度优雅颇有大家风范的宫廷女官。史记安有一头浓密乌黑的秀发、苗条的身材和轻快敏捷的姿态,加上一双摄人心魄的大眼睛,她的服饰装扮是巴黎最时尚的。安还有一副清纯的嗓音,会好几样乐器,尤其擅长洋琵琶琴Lute,舞姿也不凡。最难得的是,安在法国宫廷接受的培训,让她极擅于把握男人的心理,她会在言谈举止中不仅让男人觉得很有面子,还不会让人觉得她自己轻佻。
因此,机智幽默、充满活力的安1522年在英格兰宫廷和贵族社交圈的出现,无疑是给年过四十的王后凯瑟琳掌管的沉闷宫廷带来一股春风般的清新。她的周围很快聚集了一群年轻贵族追求者,其中和安两情相悦的是第5代诺森伯兰伯爵(5th Earl of Northumberland)二十岁的世子亨利·帕西(Henry Percy)。
安就是这个时候被无时不刻不在亨利八世周围察言观色的大主教沃尔西注意到的。
诺森伯兰伯爵家是英格兰北方重臣,负责英格兰和苏格兰边境的防守,年轻的帕西很小就被父亲送到沃尔西的大主教宫做侍卫,因此和大主教之间也有半个父子的情分。婚事方面,沃尔西和诺森伯兰伯爵早在1916年前后就为帕西定下了英格兰中部舒兹伯雷伯爵(Earl of Shrewsbury)的女儿。
贵族之间的通婚,关系着土地分配和权力平衡,没有君主的谕旨不能擅为。子嗣不昌盛的都铎君主对这方面的把控尤其严厉,十分忌惮贵族之间通过私下联姻结成联盟,从而威胁到都铎王权的稳固。
作为国王,亨利八世不会亲自去过问每家贵族的婚事,这些事情自然有他的总理大臣沃尔西大主教去做打理。安和帕西的恋情没能逃过沃尔西那双犀利的眼睛。
沃尔西虽然在亨利八世那里只手遮天,但他在朝中却是孤家寡人,遭到包括波琳家在内的贵族妒恨;但在沃尔西心里,他只需要效忠亨利八世、凯瑟琳王后和玛丽公主,其他人不足挂齿。
沃尔西自己出身低微,但他却认为波琳家的女儿配不上诺森伯兰伯爵家的世子,加上有玛丽·波琳这个话柄在先,以及之前安和詹姆士·奥蒙德的婚事泡汤,沃尔西更认为安也是个轻佻的女子。大主教把年轻的帕西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好生数落了一番,说你父亲送你来我这儿,原本是让你效忠君王、学习政事的。你倒好,被一个宫廷交际花迷得神魂颠倒,你对得起你的父亲吗?
帕西的老爹也给儿子来信,说“你就是一个骄傲、放肆、挥霍无度之人”,并让他立刻北上归家。就这样,一对恋人被拆散,珀西被送回他老爹那里去反省,安被逐出宫廷回到诺福克老家去舔伤。
安是个烈性子,帕西是一门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亲事。身为诺森伯兰家的长子,帕西将来是要继承爵位的,况且郎情妾意,年龄相仿,就这么让大主教给搅黄了。安对大主教怀恨在心,对她的朋友说,有朝一日如果沃尔西落到她手里,她一定要新仇旧恨一起算。帕西很快就娶了舒兹伯雷伯爵的女儿,不久安也被召回宫廷继续做王后凯瑟琳的仕女。
1525年前后,亨利八世堕入情网,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辣妹安·波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朕已经被飞镖击中”。1526年皇家一艘新船下水,亨利将它命名为安·波琳号,还让宫廷金匠给安打了四个金别针。别针造型第一个是维纳斯女神,第二个是一位仕女手捧一颗心,第三个是一位年轻男子躺在这个女子的怀中,第四个是这位女子头戴皇冠。
三十四岁的亨利像是回到了青春时代,他激情高涨,神采飞扬,比平时更酷爱打猎,还用语法不那么正确的法语给安写情书,对安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图4:波琳双姝二姐安波琳
但是,有了姐姐玛丽·波琳的前车之鉴,安很快就退出了宫廷,去肯特郡的赫佛城堡隐居。亨利八世的情书很快追到,伴随情书的是亨利前一天打的一头雄鹿。鹿被安收下,但没有回信。两天后亨利的情书又到了,说他感到很欣慰,因为安收下了礼物,说明她的心中还是有他的一席之地的。安依然没有回信,亨利在第三封情书中问安为什么对他忽冷忽热,恳请安明明白白地告诉他到底爱不爱他;整一个十七岁少年从头来过。
亨利向安保证,只要安同意跟他,他会将安以“皇家首席情妇”(maîtresse-en-titre)对待,屏退所有其他情妇,此生也不再找别的女人,保证对安专宠。
但安并不这么想,在她看来这场恋爱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正式嫁给亨利,取代凯瑟琳做英格兰王后。但她身陷一个危险而微妙的处境:如何委婉地拒绝国王、但又不得罪国王,而且不会让国王灰心而放弃对自己的追求。
从1525年到1533年,整整八年时间,安就处在这样两难的境地里,既要谢绝和亨利发生性关系,又要抓住亨利的心,这么做是需要智慧、勇气和耐心的。安让信使给亨利带去一份回礼:一颗钻石,所镶嵌的图形是一个女子站在一艘波涛之中的船上。安的意思很明白,钻石代表忠贞的心,无论波涛如何汹涌,这个女子的心始终坚定不移。安能够在不和亨利八世上床的前提下,单凭自己的智慧和魅力让亨利对自己八年不变,这本身就是个很大的成就。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她真的和亨利上了床,亨利还会这么迷恋她、一心一意要娶她吗?
这一切当然都没有逃过王后凯瑟琳的雷达。
国事方面,法兰西和哈布斯堡王朝之间的意大利战争仍然是如火如荼,双方胜负不断翻盘。到1525年2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洛斯五世(同时也是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的帝国之军在帕维尔之战(Battle of Pavia)中大胜法兰西,不仅打败了法王佛兰索瓦一世亲自带领的法军,还将佛兰索瓦本人生擒。
消息传到英格兰,亨利八世喜出望外,建议和卡洛斯联手打到巴黎一举拿下法兰西,但卡洛斯五世此时已经掌控了大半个欧洲,不需要亨利八世的协助,也不愿意和亨利八世分享战果。卡洛斯不仅回绝了亨利八世的提议,还撕毁了和亨利八世女儿玛丽表妹的婚约,和自己的另一个表妹葡萄牙公主伊萨贝拉定下婚约,并在1526年娶了伊萨贝拉。
卡洛斯是亨利八世王后凯瑟琳的外甥,1525年前后,卡洛斯的势力已经强大到对英格兰形成威胁。永远警觉的红衣主教沃尔西担心凯瑟琳会被西班牙驻英格兰大使利用,所以将自己的眼线安插在凯瑟琳身边日夜监视她;同时开始劝说亨利八世与法兰西结盟。在大主教的努力下,英格兰和法兰西摄政王萨伏伊女公爵(佛兰索瓦一世的母亲、法兰西王太后,因为儿子在西班牙做战俘而摄政)签署了《英法1525和平条约》,英格兰放弃对一部分法国领土的要求,换取法兰西每年20000英镑的经济补偿。这个条约一直生效到1544年。
此时亨利八世对安·波琳的感情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刚开始他的确只是想让安做他的情妇,但安的聪慧和美丽彻底征服了他,而且到1526年,王后凯瑟琳已41岁,亨利八世和她已经分居,所有让凯瑟琳给他生个儿子的希望都不复存在。亨利八世开始认真考虑和凯瑟琳合法离婚并娶英伦玫瑰安·波琳为王后的可能性, 毕竟安年轻健壮,看着就是个好生养的;亨利八世相信未来自己能否得一个王储完全是事在人为。
1527年春天,亨利八世成立了一个秘书班子,正式开始准备向教皇克莱孟七世(Pope Clement VII)诉求离婚的官方文件,这不仅是王后凯瑟琳和安波琳之间殊死争斗的开始,更是英格兰脱离罗马教廷和英格兰宗教改革的序幕。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