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都铎王室风云录(二):亨利八世的六位王后(3)

(2025-09-17 04:17:49) 下一个

亨八王后第一任:阿拉贡的凯瑟琳(2)

造化弄人,到英格兰才刚刚半年,花好月圆前程似锦之时,阿瑟的生命在1502年春天戛然而止,16岁的西班牙公主凯瑟琳从英格兰太子妃变成寡妇。凯瑟琳借养病为由没有参加阿瑟的送葬,继续留在拉德洛城堡。

亨利七世中年丧子,悲痛之余,要考虑的首要大事仍然是国家稳定。阿瑟作为亨利七世精心营造的神话主角,他的早夭,意味着现在英格兰王位的唯一继承人是年仅10岁的小亨利,亨利七世不想过度宣扬英格兰没有成年继承人这个事实,所以阿瑟的丧事办得很低调。

阿瑟的母后伊丽莎白,在克制悲痛之余,没忘了远离家乡的儿媳。王后从伦敦派来一架蒙了黑纱的轿辇,将凯瑟琳从德洛城堡接回伦敦,安置在格林威治宫。

此时亨利七世和西班牙斐迪南二世夫妇之间展开了一连串的紧急公文来往。亨利七世和西班牙方面首先需要确认凯瑟琳是否怀孕,如果她怀孕了,生个儿子,那么作为英格兰新太子的生母,她在英格兰王室的位置是牢不可破的;但是,如果如果生个女儿、或者没怀孕,那么英格兰王室里就没有她的位置。

1502年的春末夏初,西班牙大使馆敦促亨利履行诺言,保证凯瑟琳得到作为先太子遗孀应得的封地与收入,以维持她应有的生活标准和社会地位,因为他们听说凯瑟琳目前没有收入,靠王后救济度日,英格兰甚至还有人建议她用首饰作抵押去借钱。伊莎贝拉一世告知亨利七世,既然他们的女儿确认没有怀孕,那么她就是自由身,可以在欧洲王室内重新择婿,如果亨利七世不能确保凯瑟琳在英国王室的地位,那么就让他们的女儿搭下一班船回西班牙。

实际上西班牙方面是在玩大胆游戏。1499年法王路易十二登基,新君气盛,势不可挡,正在和西班牙争夺意大利半岛上那不勒斯王国的控制权,此时斐迪南和伊莎贝拉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英格兰这个联盟。

而亨利七世也有他自己的小算盘。

其一,他最大的担忧仍然是英格兰的国内稳定。阿瑟的死,难免让国内前朝遗老遗少们感觉都铎家王权不稳有空可钻,而一旦内战再起,亨利七世需要防止法兰西方面乘虚而入。其二,凯瑟琳嫁妆的20万金币西班牙方面只支付了一半,另一半原本是婚后支付,但阿瑟现在死了,西班牙不仅不支付这另一半,而且还要求亨利退还已支付的那一半。这其三就是凯瑟琳在西班牙的封地。

前面说过,此时的西班牙是由斐迪南二世的阿拉贡王国和伊莎贝拉一世的卡斯提尔王国合二为一的,夫妻二人地位平等,都是君主,在王宫里的宝座高度都一样;况且他们的独生子胡安(Juan,heredero de los Reyes Católicos)已于1497年19岁时病逝,只有四个女儿成年。凯瑟琳的封号是“阿拉贡的凯瑟琳”,阿拉贡就是她的封地,也就是说,凯瑟琳如果生下男孩,这个孩子就是阿拉贡的继承人。

总而言之,此时双方都不想也不能打破昂格鲁-西班牙联盟。

阿瑟死后不久,威尔士亲王这个王储封号就转封给年仅10岁的小亨利。到1503年2月,王后伊丽莎白生第三个儿子时产后并发症薨了,小王子埃德蒙也只活了15个月。1503年6月25日,亨利七世与西班牙正式签署文件,敲定17岁的凯瑟琳和11岁的小亨利之间的婚约。

然而,这个婚约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彼时的天主教教会法(迦南法,Canon Laws)禁止娶已故兄弟的妻子或嫁已故姐妹的丈夫,在天主教教会法中,这也属于近亲结婚,是联姻障碍(Marriage impediments)之一。

也就是说,凯瑟琳是阿瑟的遗孀,按照天主教的法规,她不可以再嫁给阿瑟的亲弟弟亨利,除非她和阿瑟的第一次婚姻没有圆房(unconsummated marriage)。

这条法律最早是古罗马人建立的,当时是为了限制各大家族之间过于频繁的相互通婚而造成血统混乱。(这条法律在新教已经作废,但在天主教,即便是如今,娶已故兄弟的妻子仍然需要教区主教按具体情况审议后发放豁免书才行。)

因此,为了克服这个联姻障碍,必须让教皇确信凯瑟琳和阿瑟之间没有夫妻之实。凯瑟琳本人和奶妈都作了证,发誓凯瑟琳和阿瑟婚后没有圆房,教皇儒略二世(Pope Julius II)于1504年颁发了一道《教皇特许》,允许凯瑟琳和小亨利的婚姻合同生效。虽然书面上的法律程序障碍解决了,但事实证明这是阿拉贡的凯瑟琳与亨利八世不幸婚姻的源头。

凯瑟琳撒了谎是肯定的,阿瑟虽然不像弟弟亨利那么好武,但历史上并无记载他有任何长期或慢性健康问题。恰恰相反,历史记录中凡有外交使节在觐见阿瑟之后向他们的君主汇报时,都把阿瑟描述成一位风流倜傥、才华横溢、思维敏捷的英俊少年。

都铎后人将阿瑟描绘成体弱多病,其用意当然是想要证明阿瑟在婚后和凯瑟琳没有性生活,加之凯瑟琳婚后六个月也没怀上,这种说法也就渐渐被人接受。

但作为一对如漆似胶的年轻夫妇,婚后六个月没有性生活这种说法简直就是荒唐,尤其是在新婚之夜后的早上,阿瑟的侍佣们都听见阿瑟说的那句夸耀的话:“快拿啤酒来,我昨晚与西班牙奋战了一夜!”

凯瑟琳撒谎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不但没有人责备她,反倒是每个人都在期待她撒这个谎。而出身于意大利贵族的教皇儒略二世颁发豁免也是必然的,因为此时席卷意大利半岛的意大利战争(Italian Wars ,1494-1559)正打得热闹,意大利、法兰西、西班牙都卷入其中,意大利和法兰西也在争夺米兰公国和那不勒斯王国的控制权,儒略二世也需要继续维持这个盎格鲁-西班牙联盟来保护意大利方面的利益。

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1504年11月24日,凯瑟琳的母后伊莎贝拉一世病逝了,二姐卡斯提尔的胡安娜和哈布斯堡的菲利普夫妇共同继承了卡斯提尔王位。外号“哈布斯堡美男”的菲利普还从他母亲(勃艮第女公爵玛丽亚)那里继承了勃艮第公国,加之他父亲是神圣罗马皇帝麦克斯米连一世,他自己还是哈布斯堡所属荷兰的总督,所以此时的菲利普成了欧洲年轻一代中势力最强大的君主,掌控着西班牙卡斯提尔、法国勃艮第、荷兰和半个意大利。这时候胡安娜和菲利普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奥地利的埃琳诺(Eleanor of Austria)六岁,小女儿伊莎贝拉三岁,都可以议婚了。

从1503年6月亨利七世和西班牙签订婚约,到1504年11月,短短一年半时间,局势完全改变,阿拉贡的凯瑟琳原先具备的优势不复存在,况且与阿瑟婚约合同的另一半嫁妆西班牙方面也一直拖延,亨利七世开始后悔给英格兰王位的唯一继承人定下这门亲事。当麦克斯米连一世暗示有意用孙女艾琳诺与英格兰联姻时,那是正中亨利七世下怀。


图1:奥地利的艾琳诺(Eleanor of Austria),葡萄牙王后(1518-1521)和法兰西王后(1530-1547)

1505年小亨利年满14岁,到了法定成人年龄,可以自己决定婚姻,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请求父王亨利七世取消他与凯瑟琳的婚约。这年的6月27日,英格兰王储亨利宣布自己和阿拉贡的凯瑟琳婚约作废,理由是婚约签订时自己未成年,无能力做判断。至于这是小亨利自己的意思还是被老亨利逼迫这么做的,无从验证。

已年满20的凯瑟琳再次陷入困境,但就在这个时候,凯瑟琳的心态发生了变化。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大起大落,凯瑟琳现在认为嫁给比自己小六岁的亨利、成为英格兰王后不仅是她当仁不让的神圣责任、更是她应得的权利!除了她本人,难道还能有别人比她更适合坐在英格兰王后这个位置上吗?!

解除婚约后的凯瑟琳失去了继续在英格兰王宫居住的理由。凯瑟琳写信给父亲,讨论如何能让她继续留在英格兰。1507年斐迪南二世将凯瑟琳正式任命为西班牙驻英格兰大使,而且是无期限任命,这样即解决了去留问题,又解决了人手、住宿和经费问题。

凯瑟琳在四姐妹中虽然最小,但她头脑冷静,颇具魄力和手腕,她就这样尴尬但却坚韧地在英格兰住着,编织着关系网,耐心等待机会,同时在每个公众场合都充分显示自己忠于英格兰的立场。当时的外交界流传凯瑟琳曾称她因为热爱英格兰人民而选择将英格兰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对凯瑟琳来说,1505年到1509年这段磨练是为她日后做英格兰王后的最佳准备。

到1509年4月,经历了七个难熬的冬夏春秋,这个机会终于来了:老亨利驾崩,小亨利登基。

从小亨利毁约到老亨利驾崩这五年,也就是小亨利从14岁到19岁这段时间,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后人无从得知,我们只知道老亨利驾崩后小亨利很快复原了与凯瑟琳的婚约,并在登基大典的一个月之前突然宣布举行婚礼。

合理的解释是:

首先,亨利八世和大他六岁的凯瑟琳之间的确是有感情的,亨利少年男儿,初上情场,架不住已经完全成熟的凯瑟琳的温柔攻势,拜倒在石榴裙下也是在所难免,推测起来,应该是从亲情到爱情的发展过程,况且小叔子迷恋嫂子也算是人间老戏码了。

其次,到了1508年,欧洲政治军事局势再度变化,意大利战争进入新阶段,教皇儒略二世领头组成的康布莱联军( League of Cambrai)将教宗国、神圣罗马帝国、法兰西王国、阿拉贡王国、匈牙利王国以及意大利的费拉拉公国和法兰西的萨伏伊公国都揽到同一面大旗下,共同对抗威尼斯共和国。

亨利八世毕竟也是金雀花王室约克家的后裔,虽然是母系血统,但与他父亲亨利七世不同,这一部分金雀花秉承让他一直将法兰西当作英格兰最大的外敌,收复法兰西失地是从小就刻在他记忆基盘上的,所以亨利八世此时要强化与西班牙君主斐迪南二世的联盟也是符合逻辑的,还有什么比联姻更有效的联盟呢?

凯瑟琳不荤不素地在英格兰住了七年之后,终于在1509年6月11日如愿嫁给小叔子亨利八世。婚礼规模很小,在格林威治的皇家小教堂举行,只有亲朋好友参加。

1509年6月24日,阳光灿烂的仲夏日,23岁的凯瑟琳和差四天满18的亨利八世在伦敦市民的欢呼声中并肩步入西敏大教堂,加冕为英格兰国王与王后。凯瑟琳终于如愿,成了英格兰王后,接下来就要看自己的肚皮是否争气了。

(待续)

————————————————————----

奥地利的艾琳诺郡主鞭长莫及,被姨母打败,只能重新择婿,1518年20岁时嫁给了比自己大29岁姨父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Manuel I of Portugal),而曼努埃尔的两任前妻分别是埃琳诺的大姨和小姨!这位葡萄牙国王先后娶了阿拉贡家的大姐和三姐,然后又娶了二姐的闺女。婚后第三年马努埃尔一世去世,埃琳诺和他之间有一个女儿,即葡萄牙的玛丽亚公主,后来成为全欧洲最富有但却选择终身不嫁的维赛乌女公爵(Maria, Duchess of Viseu)。埃琳诺孀居后回到娘家卡斯提尔国王的宫中居住,多年之后改嫁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又做了法国王后。

而阿拉贡王国最后在1516年斐迪南去世时由凯瑟琳二姐卡斯提尔的胡安娜夫妻俩继承,阿拉贡和卡斯提尔还是夫妻君主的复合王国。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