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52)
2019 (49)
2020 (58)
2021 (46)
2022 (40)
2023 (44)
2024 (47)
2025 (4)
“咱爸能说话了?!”一大早LG刚放电话,我就迫不及待地问。
“是啊,咱哥说今天突然蹦出了第一句话,可却是最不想听到的‘我想死!’,把咱哥吓坏了。后面就又说不出来了。”
老公公父亲节前一周由于脑梗昏迷住院进ICU到现在已经整整两周了,幸亏有大哥大嫂在身边料理一切,雇了24小时护工,每天还跟LG通电话仔细描述老人家的情况。
老人家说出这句话,心情倒是可以理解。曾经那么独立的一个人,由于脑梗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躺在那里不能动,大小便不能自理,吃饭还要通过胃管输流食,完全变成了孩子们的累赘,这对他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生命还有什么意义?
这个问题我最近正好从日本作家岸见一郎的《勇气》系列书里找到了很好的诠释。生命的意义其实不光是去贡献去行动,老年人对于孩子们来说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意义。生命的最后时光能够躺在那里安静地享受被周围人的照顾,就是对子女的最大的安慰!老人家的每一次急躁,每一声抱怨都其实在深深刺痛着孩子们的心。如果真的是放弃了生命,那更是会给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们留下难以磨灭的人生阴影。
在《老去的勇气》一书里,岸见一郎回忆他的母亲临终躺在床上突然提出想学德语,他于是每天坐在病床前给母亲读德语,幸福地陪伴老人家走完了最后的日子。母亲面对死亡的态度深深地影响了他后面的人生。五十多岁的时候,他经历了一次严重的心脏手术,躺在病床上,他象母亲当年那样,没有抱怨,没有恐惧,而是利用那段安静的日子好好地读自己喜欢的书。
写到这我想起许多年前读过的一本美国作家Mitch Albom的畅销书《Tuesdays with Morrie》,讲述自己敬佩的老教授Morrie在生命最后的十四个星期,邀请他每个星期二到家里,一起探讨人生,并观察自己的生命慢慢蜕化到逝去的过程。非常有意义的一本书。老教授Morrie面对死亡的勇气着实令人敬佩,他不怕学生看到自己大小便不能自理的难堪,而是让学生记录下每一个细节,勇敢地向世人展示了衰老和死亡这个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
父母在变老,我们也一天天在变老。
几周一次的染发从时尚变成一种必需,一双双心爱的高跟鞋被无奈地束之高阁,在朋友圈发照片挑来挑去最后还是只放了一张背影照… …面对这一点点的变化真的都需要勇气。
很多年前听四大天王一起演唱这首《青春舞曲》“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觉得非常欢快自在;如今再听,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期盼当年的四大天王什么时候再有机会同台重新演唱这首歌,相信一定会唱出不一样的味道!
今天在公园偶尔看到这种红色的烟树,被它的绚烂感染。非常同意岸见一郎提出的生命是由一个个点组成,而不是一条线组成。正如旅行的意义不是到达目的地,而是从出门的那一刹那起路上看到的每一个风景。没有必要进行什么远大的人生规划,只要把握住每一个点,把每一个舞蹈都跳得精彩灿烂,它们也许就会一步步把你引领到更有意义的地方。
老去的日子怎么过真是门学问啊。让我们珍惜当下拥有,享受生活美好!
《Tuesdays with Morrie》印象深刻,老人不易,面对无奈的老去心态好非常重要。
旅行的意义不是到达目的地,而是从出门的那一刹那起路上看到的每一个风景。没有必要进行什么远大的人生规划,只要把握住每一个点,把每一个舞蹈都跳得精彩灿烂,它们也许就会一步步把你引领到更有意义的地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