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52)
2019 (49)
2020 (58)
2021 (46)
2022 (40)
2023 (44)
办公室的电动订书机不工作了, 我和同事Marlene一起鼓捣了半天也还是只出声, 不出钉。Marlene禁不住大喊, “肯定又是cheap Made in China!” 说完还把订书机翻过来让我看, 果真被她说中了, 大大的“Made in China” 清清楚楚地印在底座背面。同样也被订书机搞得没有好气的我差点冲她喊“Made in China怎么啦?你可以不买呀?”可到底还是弱弱地说,“I am sad to hear that。" 办公室谁都知道 Marlene 是个大嘴的人, 说这话也根本无心,只是我自己听了有莫名其妙的悲哀而已, 正象自己家人做错了事, 自己关起门来说可以, 听到旁人讽刺挖苦肯定要跟她理论。
来加拿大这十五年,也是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十五年,即使远隔重洋,她的变化也能随时影响着这里。我为她的变化而骄傲, 也为她的变化而忧心。
记得刚登陆的时候听人介绍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华人shopping mall 叫Pacific Mall,满心激动地跑去逛,谁知道里面的店主一码广东话,听谁说国语便立刻露出鄙夷的眼光,说英语他又听不太懂, 交流起来实在不舒服。记得我和先生走进一家香港人开的家居用品店买煮饭的锅,老板娘带着警惕的眼光一步不离地跟在我们后面,好象怕我们偷她的东西似的,那种难受的感觉至今抹不去,使我到现在都不想进那个mall, 即使听说近些年普通话早已成了那里的主要交流用语。
参加了当地一个找工作的workshop, 同班有一位叫Carol的热心的白人大姐说她先生经营自己的牙医诊所,正好缺一位会说Chinese的中国助理,她已经极力推荐我去,给了我名片,让我第二天就直接去诊所找她先生面谈。第二天一大早我敲开了诊所的门,开门的是一位长发披肩的香港中年女人,看到我,问都不问就说,“对不起,我们这里要会说广东话的。”我说是Carol 介绍我来的,她冷冷地笑了笑说,“Carol净帮倒忙,她根本不懂。”我一肚子气回到家,刚进门就接到了Carol的牙医先生打来的电话,他向我道歉,解释说他的客人香港人居多,所以必须要求助理会说广东话,希望我能理解,我大声地告诉他,“现在香港人都在学国语!”然后就挂了电话。虽然当时我说的是气话,说完后还稍感歉疚,因为毕竟人家的解释是合理的,Carol也是真心帮我,但短短的几年我的话就得到了验证,现在不论去看家庭医生还是牙医,还是去银行,到处都能听到友好热情的国语服务。Carol的先生不知还记不记得我当时在电话里说的话?
短短的十几年,周围一个个来自中国的朋友也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最开始那批一起合租房子,一起研究蒸馒头,做饭,捡旧家具,一起走路去上ESL,穷着并快乐着的朋友们如今都已迈入中年,孩子都已上高中或大学,自己基本都找到了满意或不满意的稳定工作,在学会生存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多,领悟了很多。
不知从哪一天起,突然听说有国内的朋友办投资移民过来,买了当地的一个大农场。紧接着又有朋友的朋友把妻子和儿子送过来,在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段买了房子,让儿子上附近的私校。马上看到一个接一个的孩子从国内过来上学,小留学生们全身名牌,开着名车。又听到不同的朋友们讲述一个个国内来的人一掷千金,远远高于要价一笔成交买房的传奇故事。
中国人确实富起来了。前一段时间看一本小说提到China Rich, 我还从语法的角度想为什么不说Rich Chinese?显然China Rich已经变成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专有名词。
中国制造的产品也渐渐走进了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从服装到家庭用品,到高科技产品甚至汽车,到处都能看到“Made in China” 的标签。可为什么“Made in China”还总是成为人们的笑柄呢?毁掉信誉非常容易,而建立信誉却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光有钱了只能被称为暴发户,真正的富起来还需要有比钱多得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