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迷

生活, 就是听故事, 讲故事
正文

《死亡-1》

(2025-10-28 04:52:03) 下一个

 

夏天来了,临汾的夏天如野兽般炽烈、干燥、无情。八月的夜,空气像被焊枪点着,顺着砖墙缓缓流动,连影子都喘息。人们在小区的草坪、巷口、门廊、老槐树下挥扇、低语,仿佛每一次呼吸都在与暑气讨价还价。夜色深了,孩子与老人慢慢散去,只剩几个烟头在昏黄路灯下亮灭如萤火。

在这样的夜里,死亡显得格外安静。
并非残酷,也非阴森,只是静静地存在。

伊壁鸠鲁曾说:“死亡与我们无关,因为我们在时它不在;它在时我们已不在。”
庄子对妻之死淡然击盆,曰:“方其生也,安所来?既已生矣,又安所往?”
蒙田写道:“学习如何生活,就是学习如何死亡。”

人类不过是更复杂、更会记忆、更会忧虑的动物。
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不过比昆虫活得久一些,心事多一些,痛苦也深一些。
昆虫不思过往,不惧未来,只在当下振翅、觅食、交配、化蛹、再归于尘。
我们却被思想与社会规则层层缠绕,如藤蔓束骨。
很多人一生都活在他人的眼光中,活在规训、评价、期望、比较、恐惧、羞耻里——
于是,活得反而不如动物自在

我并不崇尚死。
我只是承认——死,本就是自然的事。
草木春生秋落,河流有源亦有尽,身体与灵魂也无非如此。
若生命没有巨大痛苦,死亡便不是惩罚,而是回到万物的归处。
不是黑暗的深渊,而是火熄后的余温,潮落后的海滩,风停之后的静夜。

人死时,也许只是把沉重的壳轻轻脱下。
那壳里有欲望,有焦虑,有人际的拉扯,有无法命名的执念。
脱去之后,未必要去哪里,只是
如一粒灰,如一片叶,如夜晚最后一缕风。

因此,我不恐惧死亡。
我恐惧的是——
活得像被铁丝缠绕的树,活得不自由

如果有一天我走入夜色,
我希望它如水声般缓慢,如月光般无声,
轻轻落在我身上,
像夏末的一场凉风。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