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爱的海市蜃楼---《在尘凡中我们不能相逢》读后感

(2016-02-19 09:21:17) 下一个

《在尘凡中我们不能相逢》是文学城我的偶像诗人及作家叶虻的一部中篇小说。这部小说不以强烈的戏剧冲突为主线,而是以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独白串联场景,形式独特,仿佛一位老友娓娓道来他的爱情故事。

 

故事以“我”寻找一个叫寒珊的女子为主线,同时插入“我”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的懵懂恋情,全面细致地描述了一个恋爱中的男人从青涩年华到而立之年各个阶段的心理世界。(是女性了解男性的一部必读教科书。)小说以“我”在梦中见到寒珊开始,回忆与寒珊相识以及交往的过程。梦境与现实来回切换,虚拟与真实相互交融,充满了魔幻意境和神秘色彩,甚至让我(此处不带引号)把寒珊与《聊斋志异》里的狐仙联系到了一起。作者对寒珊人物的塑造采用了一种写意的手法。没有具体的外貌描写,没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她擅长书法,带着偶然流露的南方口音,行走时背着一个沉重的古筝是我对寒珊的唯一印象。寒珊就像一个飘忽不定的影子,使“我”和她在一起时如屡薄冰,稍不留神时,寒珊就消失不见了,害“我”不得不重新踏上寻找寒珊之旅。作者以比喻象征的手法,表现出男子对佳人、对飘忽不定的爱情寻寻觅觅和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的心路历程。

 

“我”终于在凤凰再次找到寒珊并和她约会,“我”甚至开始计划和寒珊的未来。一次偶然停电“我”到街头购买蜡烛突然有了要失去寒珊的不祥预感,小说从这里开始走向高潮。 当天夜里“我”穿过大半个镇子来到寒珊的居住的院落,作者在这里对“我”有大段精彩绝伦的心理描写,“我忽然感到那扇紧锁的窗户里有我这一世的全部寄托。。。猛然间我意识到仿佛世界上所有的爱情都是眼前这扇在黑夜里紧闭的窗户,它的窗外关住了冲动、迷惘、孤独和盼望。。。” 当“我”意识到窗里的世界带着悬而未决的宿命的味道,“我”开始泱泱往回走,接下来的景物描写与前面的大段心理描写同样精彩,相互呼应,情景交融,仿佛一首乐曲演奏到了最慷慨激昂处,“夜风中夹杂着山间艾草的清香和河水甜腥的味道,远处的山影在皎洁的夜空背景下展现出与白天不同的深邃和苍凉,对岸吊脚楼象是一座座黑暗中的城堡,河边酒家的几盏未熄的霓虹把河水照得凄楚动人,仿佛世间的一切笙歌、欢愉都掩埋在那灯光下的河水里。月亮还是那样气定神闲地在夜空里悬挂着,不动声色地看着人间闹剧在散场后的萧条和破败。”

 

当“我”再次来到寒珊居所,寒山的消失已经不再让“我”惊讶。接下来“我”再次寻找寒山的描述趋于平缓,仿佛一支凄凉的乐曲缓缓地进入了尾声。“我”给寒山写了一封信,留在旅馆最显眼的位置,希望小镇传说中日行千里的信使能够让寒珊读到这封信。作者这里再一次运用了魔幻传奇的表现手法,强烈地突出了“我”对寒珊的思念之情。写到此处,作者笔锋突转,开始回忆从童年到青年的青涩年华里的暗恋与错过,笔调转向明快,甚至有几分幽默地表现了“我”在异性面前的羞怯和懵懂,一个可爱的少年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作者借寒珊比喻爱情,她其实是作者心中爱情的载体。她的魅力在于她的虚幻性,正因为虚幻才会激起人们寻觅的欲望。这也许是爱情的本质。

 

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类似寒珊这样的女子,她们对于追求者保持若即若离的态度。她们因为不爱对方所以不去付出,然而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又不肯彻底断开一个对她好有利用价值的男人,她们对男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当男人满怀希望来赴约时,她们突然玩了消失。可笑的是,越是这样,男人对她们越是欲罢不能,越陷越深。相反,一个痴情女子,对感情认真负责,却往往走不进男人的心。也许男人出于无奈最后娶了这样的痴情女子,他们的心里是不是永远都在渴求和寻找天边的寒珊?

 

从恋爱心理学和神经学的角度分析,当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时,ta的大脑中会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这种物质使人愉悦、兴奋和增强对爱的人的迷恋,同时一种使人镇静的物质被抑制和减少。寻求爱的过程中,风险越大,大脑中分泌出的皮质醇越多,而皮质醇的分泌能够促使多巴胺的分泌,从而使人对爱的人更加迷恋。现实中有很多有心计的女人利用这一心理现象把男人套牢。据说美国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就曾在与“花花公子”肯尼迪热恋之后突然离开,以致让肯尼迪失魂落魄,认定她是他必娶之人。

 

我在大学里也曾为爱寻寻觅觅。当我在校园里终于找到一个长相比较俊美的男孩,他的身上折射出我对港台明星的迷恋对粤语歌的喜爱等等因素,让我误以为自己找到了真爱,我像追逐天边彩虹和沙漠中的海市蜃楼一样希望追随他到天涯海角。直到他的身边出现了外校的一个长相平平的女生,我才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当我清醒过来,才发现自己其实根本就不爱他,我所爱的不过是自己根据对爱的幻想制造出来的一个影子而已。

 

也许在尘凡中这样迷恋式的爱情不能存在,也许这种爱的感觉只能存在于追逐寻觅之中,即使真的相逢也会被现实的阳光照耀得如晨雾般消散得无影无踪。这也许是作者借标题所要带给我们的一种哲理。

 

与“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相呼应,《在尘凡中我们不能相逢》以优美生动的文笔其实揭示了一个现象:“女人不作,男人不爱”。写下这篇读后感,希望以我的通俗白活帮助读者理解和关注这部感情真挚多少有点曲高和寡的精品佳作。

 

小说链接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4585/112592.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卜兰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pot321' 的评论 : 谢谢光临!
spot321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介绍。问好!
卜兰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叶虻' 的评论 : 实在是文笔有限,不能把你小说所呈现的意境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只是就一点而论。记不清在哪里看过一句,类似读书都是在读自己,引起共鸣的才愿意看下去。期待你的新作!
叶虻 回复 悄悄话 感谢兰子为这部连我自己都不太看好的小说写的这篇精彩的评论,抛开小说传统戏剧冲突的主线,以第一人称自白的这种方式串联小说,我自己对我自己画了无数次问号,读者会接受吗,看到兰子的评论文章,我不由得一阵欣慰,因为我看到一个读者透过故事的本身引发出的相同内心的体验,其实这就是我写这部小说的动机,戏剧再精彩,我们都是看客,而故事中的共同体验可以在心灵中产生共鸣和经久不息的振颤,再次感谢兰子这篇真挚的文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