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步道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景,还以它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而著称于世。
迎风而动,村姑依旧用古老的方式筛糠。
据网上介绍这里居住着 Gurung ,Magar ,Thakali ,Loba,chortens, gumbas 等不同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信仰和习俗。
导游和背夫是乡邻,左边的那位不吃牛肉,右边的苏酷不吃鱼,他们分属不同的教派。
一队学生举着国旗,向前挺进,他们要干嘛?
在一个小村庄停留,放起音乐,载歌载舞,欢庆当地的节日。
导游也加入欢乐的人群
尼泊尔的十月是各种节日庆典活动的高峰期,我们赶上了一个尾巴。
小姑娘也是因为节日才穿的这么漂亮吧?
山里人的活,男女分工不明确。男人做针线活儿像模像样。
女汉子抗大包能顶半边天。
虽说看到一些男女角色换位,ABC营地的高原不适合人类居住,客栈饭厅没有老板娘,清一色的男人。
小朋友已经进入电子时代
可玩电子游戏长大的孩子会爱大山吗?我觉得他不怎么开心。
似乎荡秋千的女孩笑容灿烂,幸福指数更高。
妈妈在往儿子身上涂山里人自制的油膏,据导游讲油膏是当地土方可预防感冒。
小朋友长大了还会接受祖传秘诀吗?反正我女儿坚定的不相信中医。
山里到处是竹林,山民编竹筐。我问他照像可以吗?他笑着说“money”,我说200,他笑了笑 ,100 就可以了。
在加德满都的市场里看到很多小贩兜售色彩鲜艳的粉末,还在纳闷这些末末干什么用呢?
用来化妆,但需求量不高啊?
在山里看到它的用场,不知墙上的涂料是不是也来自市场上的粉末。
当地山民的民族服装都艳丽夺彩,是不是也和这些粉末相关呢?总之我有很多的问题却没有答案。
当初雇导游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希望导游能让我们领略当地的民俗风情。可沿途都是商业化的tea house,我们根本不知道真正的民居啥模样,他们的着装也区别不大。这时的好导游会带我们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这一点让我对Santa有点小失望,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我走的慢,还要忙着照相,他的陪伴只限于我的视野范围之内。他就是我的向导和保镖,再说我也没有多余的力气聊天。吃饭本来是个交流的好机会,他会帮我们点菜端水送饭,像服务员。吃饭时永远和我们分开,大概他知道我们不能忍受他们手抓饭的习惯,远远的和我们分席而坐。虽然我的胃神经够坚强,吃饭时真的不能直视他们就餐。如果我有时间和精力,又能提出恰当的问题,他会给我们讲解,他还是很愿意和我们聊天的,只是我们没有给他时间和机会。对于民风民俗也就只能是我的直观印象, 途中所见和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