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猫/瞎猫夫妻猫店

瞎猫爱思考喜读书,野猫善行动尚自然。
个人资料
也猫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古巴印像 (2) 贫穷的哈瓦那

(2023-02-08 12:27:28) 下一个

现在的哈瓦那有几个城区,我所说的哈瓦那是老城区,区内楼房大多数是是西班牙殖民时期所建,如今年久失修却依然挺立,似乎在诉说历史的变迁,透过残墙断壁还能依稀看到当年的辉煌。

这样的楼如果不是有晾晒的衣服,我不敢相信里面还有居民。

我在哈瓦那的民居就在这凉台的对面,大概因为雨水多,凉台是向往倾斜的,下雨时凉台不会积水。但是对面楼房凉台的围栏已荡然无存,里面的居民仍若无其事的在上面晾衣服,还搬出摇椅乘凉,看我拍照还非常友好的打招呼。

古巴人喜欢盆栽,几乎家家凉台都有花花草草,清晨主妇浇花,水透过花盆淅淅沥沥落入街道,所以在街道靠墙行走一定要小心。

古巴革命除了没收海外投资或流亡海外人士的房产,留在古巴的富人可保留一份房产,其余房产充公分给穷人,有的豪宅分割成几处有多户居住,有点像我小时候看的电影72房客。

我住的民房是原来豪宅的一半,宽敞的两扇大门变成了狭窄的单门。这种民居没有电梯,腿脚不利落的不易居住此类民房。

政府分配了住房不再负责房屋的维修,退休司机的退休金2000cup,房租300cup,政府得到的房租不足以翻修民居或大规模拆迁,而居民的收入也无力改善居室,于是老房子任由风雨侵蚀日渐破败,幸或不幸?不管处于何种原因西班牙殖民时期的老城得以幸存。国会大厦对面的一整条街都在翻修。从外观上看似乎是修旧如旧的风格,现在的古巴政府很有远见。

贫穷不仅表现在住房,更体现在日用食品的极度缺乏,鸡蛋、食油、米、面包凭票供应。

居民持有小本子,大本子是官方记录。每天清晨食品店开门前就有人排队。

面包1人1天1个,鸡蛋每人每月5个,好年景时12个。

凭票供应的1个鸡蛋2.2cup,街道上高价鸡蛋30个=2000cup 。

我们在官办餐厅就餐,刚开门有鸡蛋汉堡。

我们不懂西班牙语,服务生不讲英文,连比划带说其实并不知道我们买的什么饭,端上来一看有鸡蛋,面包是粗粮,尝一口味道还不粗,马上要求再加一份,被告知没了。我赶紧跑到门外想把菜单照下来,下次知道怎么点有鸡蛋的汉堡,但门口黑板上的菜单汉堡一栏已经被擦掉。我们是开门后第一波顾客,到早餐上桌不过半小时,可见鸡蛋是紧俏食品。

第二天我们去一家私营餐馆吃早餐,有鸡蛋,大喜,我们四人点了鸡蛋和蛋饼,后来改变主意,想要煮鸡蛋,不行,那全部要蛋饼,也不行。为什么,服务生解释餐馆只剩5个鸡蛋,都做成蛋饼不够,所以想吃鸡蛋要早起去排队。

蔬菜水果没有定额,但品种不多,杂货店早8点开门,货卖光即关门。

锈迹斑斑的秤还能工作。

走街串巷的小商贩只有早上才能见到。刚开始我们总想傍晚玩够了回家时顺便买了回住所,但那时的街头根本就没有商贩的踪影,询问路人才知要想买水果只能在早上。

我们光顾的餐馆,主要对象是游客,吃一顿饭消费水平在1000~2000cup,几乎是古巴平民半个月的收入,那古巴人在外吃什么?

一个人办的快餐食品。

一种烘烤的发面饼,120cup,很好吃。

政府办的快餐店,鸡肉加米饭160cup.

看相不怎么样但味道还行。对于我们来说这种快餐是太便宜了,但以收入较高的护士工资5200cup为例,平均每日收入174cup,这价格仍不便宜。

在古巴就餐没看到一次性餐具,鸡肉饭就是一片硬纸板,包上保鲜膜,饭肉放上后再用保鲜膜包好,环保又卫生,我的肠胃一向敏感,吃街头的饭菜居然没腹泻。

街上总有人排队,多数人没有手机打发时光,就那么站着发呆,但似乎大家都很有耐心,没遇到街头打架斗殴,连争吵的也没见到。老城看起来像贫民窟,住了8天,从来没有听到警笛鸣响,也没看见救护车呼啸而过。

街头百姓似乎很快乐,古巴的人均预期寿命80,超过了美国的79.8,大概能说明点问题。

朋友评论:古巴人民吃的有限,物质生活有限,但寿命却长。想到那里没有污染,VS美国工业污染严重;医生护士多,虽然缺药品,但应该不担心medical bill。社会压力小。总之,影响寿命的主要因素,大概是污染,压力,以及吃垃圾食品。人长寿的条件并不高,基本的卫生条件古巴也能做到。所以古巴人民能长寿。

房屋是破旧但总能遮风避雨,街头没有流浪汉(homeless)。食品是极度匮乏,但没人沿街乞讨,也没有高比率的肥胖人群。这是革命者们寻求的理想社会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