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猫/瞎猫夫妻猫店

瞎猫爱思考喜读书,野猫善行动尚自然。
个人资料
也猫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瞎猫瞎话-60年间我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困惑

(2015-02-05 20:51:00) 下一个
先生眼有疾,自喻瞎猫。虽眼神不濟大脑却异常的活跃,充满了机智和哲理,常有思想的火花闪现。为了不埋没这只有趣的猫,我在本博客为他开辟了瞎猫专栏。

60 心得与困惑之一

社会主义(公共福利)要靠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养活,或强迫劳动实现。

艰苦的劳动是一种有益乃至脱胎换骨的体验,但经历过,也未必会热爱劳动。

别急着接受和认定新(特别是“科学”的)发现、观点、解释。

自己取得的成绩中,不少是因为运气;自己没有达到的目标,则多是因为本身的缺陷。

如果医生对你说,你的病是遗传基因问题,那就是说,他还不知道病因究竟是什么。

我们身边无知的好心人比有意要害我们的多得多。

国家政策带来的灾难多是出于好心,伴之以无知和无能。

专制的错误使人愤怒;民主的错误让你没脾气。

科学不是一些定律而是找到并验证它们的方法(尽管科学方法并不能保证科学定律的发现。)

人生中的大多数选择都是有得有失(trade off),所以后悔常常是不必的,或是自寻烦恼。

我读过的书,其中内容也许有一半是(被证明或将被证明)错的。之所以开卷有益是因为从错误当中学到的东西常常不比从正确的当中学到的少。

困惑:

什么时候该听科学家的,什么时候该听姥姥的(经验、常识),什么时候该相信自己(感受、直觉)

如果一个专制政府赏识我的才干,重用提拔我,我是不是还会为百姓、为真理说话?

如果查出自己已是癌症晚期,会不会改信中医?

有没有“后科学”,即科学是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终极(方式)? 道德的依据如果不是科学,那应该是什么?

技术发明从来就不等待科学证明,中医实践是否可以类比?

累积效果是惊人的。但如何知道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不过是“愚公移山”?(且并未感动上帝)

60感想与困惑之二

小时候看电影羡慕演员们大吃大喝;长大了看电影羡慕演员们和异性拥抱接吻。

小时候纳闷为什么好吃的都恰恰是有营养的;长大了焦虑为什么可口的都是有毒的(toxic)。

自由意志就是,你可以在两个以上无法控制的事物、活动、情形等等当中做出选择。

爱因斯坦说:进入老年,你就属于年轻的了,跑得也快些。(我理解的相对论)

有哲人(比如维特根斯坦)说,数学是人类创造的。不以为然。哪些人创造的?那些没有参与创造的为什么会认同他人的创造?但凡人类创造物(如文化等)都有许多不同版本,而数学只有一个。

经典基因学说正渐渐发展成epigenetics(表征遗传学)。要义无非是,“性相近,习相远”。有些时候,科学认识与感知认识的差别仅仅在于前者需要证明,后者不必。

我最喜欢拿别人开心,最不能忍受供人取乐。(当真如此)

我对异性的兴趣远比异性对我的兴趣大得多。进入老年的好处之一是,此类极不对称的纠结逐渐消散。

新近多位科学家推测说,远古时代的人类生活方式远比高度文明的现在要健康得多。那要看怎么定义健康了。阿拉斯加一动物园的管理人员告诉我,园内动物比野外同类的平均寿命长一倍。

幸福是一种感觉,其有无和程度取决于对比,而非绝对值。

科学家与常人的区别之一是,他们更不愿意,并有更多理由拒绝接受相反意见和证据。(故不少知名科学家把错误观点带进坟墓)

困惑:

既然人是社会动物,为什么集体主义那么难培养,个人主义那么难抑制?

如果人类社会是进步的,为什么几乎每一代人都有今不如昔的感慨?(the good old days)以及人类将毁灭的担忧?

"You are what you eat" --人如其食(当今说得最多,最令人费解、最难遵从的至理名言。)

60 心得与困惑之三

权威(特别是洋人)的奇异思想(fantastic ideas)容易被轻信、并给予 benefit of the doubt。

读一本书,觉得作者很伟大;读十本书,觉得不同观点各有长短;读一百本书,知道其中确有新知创见的不过一、二。

比民主更有生命力的是不拘一格(选才、议事)。

只有当强制存在自由才有价值。

困惑:

从个人发展出发与从社会公益角度考虑是否可能制定出相同政策?

如果与孩子做朋友,谁当家长?

总苦闷无法改变任何人(特别是自家孩子)。但自己怎么总会不知不觉地模仿别人,及至人云亦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2)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