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中年呓语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杨振宁 - 2

(2025-10-26 09:15:43) 下一个

2025-10-26

在谈及长寿时,杨振宁说他父亲的基因并不好,父亲及祖父叔叔辈都糖尿病,最终都死在糖尿病上;还是母亲的基因好,战胜了父亲家族的糖尿病,保证了后代的健康。

当祖父患病很严重的时候,请了同乡名医来医治,控制住了,后面乡医的女儿罗孟华就指腹为婚给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这也成了杨振宁的父母。

杨振宁的父亲太出名了,是著名的数学家,连华罗庚等数学家都是他的学生,早年留学芝加哥大家,数学博士。

这一切给母亲极大的压力,因为自己只读过一两年私塾,而大儿子才一岁丈夫就去美国五年。当时的时代,有点出息的都抛弃旧式婚姻,如鲁迅等,胡适是没办法,老婆拿着菜刀一次又一次斩断他向往女大学生的春梦。

杨振宁的母亲在数学博士丈夫留美期间,已经想好,如果丈夫抛弃了自己,就去修道院“吃教”,跟老姑娘或被丈夫抛弃的弱势女人群体一起生活;但丈夫非但没有抛弃她,而且,非常忏愧自己让妻子一人承担养育孩子的责任,而是对她加倍的好。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其它同事的夫人一半是大学生,杨振宁的母亲在自卑中更加地打扫家里,把家里弄得加倍的干净,让杨振宁的父亲更是感谢。

你看,在老杨家,杨家的男人是不会亏待老婆的。

绝世聪明的杨振宁,无论文理,都有着深厚的学养,他很清楚自己娶翁帆的结果,但他有颗自由的心,且无畏的胆,愿意给自己爱的人一个名分,而不在乎其它。

他用绝对的爱保护着翁帆,让她跟着他一起走过非常温馨美好互相成就的21年。

这才是个真男人,大男人。

这几天认真听杨振宁的演讲,听他写的《我与父亲》,很是感动;这篇文字不亚于朱自清的《父亲》。

是的,杨振宁有着非常重的中国情结,这也决定了他晚年会回归中国;他又是个有底气有担当并有着自由精神的人,这也决定了他会不惜身败名裂而去娶翁帆,并且很自信地说:以后这段婚姻将会是一个很成功的浪漫史。

他的去世让我第一次有机会去认识杨振宁。

杨振宁文理功力相当深厚,从容自信,诚实有逻辑,说到做到,有魄力有担当,他能够做到给与所爱的人足够的保护包容和爱与成长。

这也许就是翁帆看中他的。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