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杂文

闲时,一杯茶,一支笔, . . .
正文

一场新年音乐会

(2024-06-20 01:09:07) 下一个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是人所共知的著名交响曲, 柴可夫斯基也有一个被称为命运的第四交响曲。
 
去年一月四日新年音乐会上,与OF爱乐乐团合作,钢琴家卡蒂亚·布尼亚蒂什维利 (Khatia Buniatishvili) 演奏了李斯特柔和至极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指挥家陈以琳(Elim Chan)给我们展现了柴可夫斯基色彩缤纷情感丰富的《第四交响曲》。陈以琳近年来经常受邀客座指挥OF爱乐乐团,而且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更是OF爱乐乐团的多年来的保留曲目。
 
Elim Chan 和 Khatia Buniatishvili (网上资源)
 
当今有三位著名女钢琴演奏家,Martha Algerich, Khatia Buniatishvili 和 Yuja Wang (王羽佳)。其中Khatia的演奏风格以她的柔刚相济和性感典雅而在欧洲备受欢迎。而李斯特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就是一个通过细水长流温文尔雅的钢琴乐队间的合作,来呈现古典音乐之美的杰作。让人真正地沉浸在音乐之中,在体验音乐的同时达到忘我的心态,可以称为是一段催眠致幻的美妙的音乐杰作。
 
一方水养土一方人,一方人演奏一方曲。演奏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对于一个北欧的OF乐团可谓是珠联璧合。在庄严的第一乐章提示出命运这一主题后,第二乐章如歌行板的忧郁情调,就如同专门为描述北欧人民的民族特征而创作一样,在演奏者、听众和我们的心底产生那一份悠远深沉的忧郁的共鸣。第二乐章谐谑曲罕见地以拨奏完成,这也许是柴可夫斯基生花之笔。拨弦断奏无不给人带来一种茫然,犹如人生旅途中的无数碰壁和彷徨。其结尾轻柔的拨奏,令人感觉到另类的轻柔之美。当第四乐章以如火的快板带来人们胜利时的激情爆发,其情绪之炙烈让人把整个乐章铭刻在记忆中,这也许就是大多交响曲都以成功和胜利的主题。尽管一个人的终极命运不一定为成功和胜利,但是人生中任何一个小小的胜利,又何尝不是令人陶醉令人忘情欢呼的时刻?与此同时,台上陈以琳小小的身影和铿锵有力的激情指挥更将我们感情共鸣推送到更高的兴奋点。
 
新年音乐会演奏上述古典曲目视乎有些过于严肃和乏味,但是对于这里的观众,一个喜欢时时刻刻反思和天天哲学思考的民族,包括天命之年的我们,这却是一个感官上和精神上的盛宴。
 
 
演出结束回家路上与妻议论陈以琳的指挥才华时,妻回应了一句让我感慨至今的话: 
“若是没有文革,站在台上的可能就是我。”
 
 
 
 
2024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油翁 回复 悄悄话 雾里一农夫这篇文章写得真是深入人心,让人感触良多。希望他能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文字和观点。加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