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4)
2016 (2)
2019 (3)
2024 (69)
2025 (3)
説春秋戰國時已經“書同文”了,非我之臆想。有史爲證。
《史記 呂不韋列傳》:“當是時,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趙有平原君,齊有孟嘗君,皆下士喜賓客以相傾。呂不韋以秦之彊,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時諸侯多辯士,如荀卿之徒,著書布天下。呂不韋乃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二十餘萬言。以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春秋戰國時多有以口舌混飯喫之人,週遊列國,沒聽説他們每到一國都得重新學語言和文字。而讀書知那時的人很瀟灑,真正是一個拍拍屁股就走人兒,幾十字讀完一數他走了好幾個國家了,此處不養爺自有養爺處。呂不韋食客三千來自各國,若書不同文則《呂氏春秋》還有個讀嗎?當擺在咸陽市門時,諸侯游士賓客怎麼挑錯?所以那時一定已經是“書同文”了,或有一種文字大家都在使用。這也是史之定論,不過可能是爲了突出秦始皇的功績,一直很少有人談及。那時的“書同文”叫“雅言”,又或叫“夏言”,即古之“官話”或今天之“普通話”。那時流傳下來的書籍都是用“雅言”記載下來的,否則的話按秦統一六國計最少得有七種語言文字吧,一本用六七種文字冩成的書誰能看得了?看不了的書能流傳下來嗎?這是我從常識上得到的,論証其眞僞就交給“專家學者”了,反正他們是靠那個喫飯掙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