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前总统马英九此次的中国祭祖之行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从他一迈出机舱的那一刻起,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大量的报道和讨论。
耐人寻味的是,马英九的访中之行从开始的低调逐渐走高,直到他在湖南大学参加师生交流时公开表示,在中华民国1997年宪法增修条文中,已列出台澎金马与大陆都是中华民国国土,达到了高峰。许多媒体把这看作是爆炸性的言论,有的媒体还把这番言论称之为 “马英久已经向习近平亮剑“。台湾蓝营也一片欢欣鼓舞,当作是被绿营长期抹红的一个有力回击。对此,中国政府 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悦,或降低马英久的接待规格和行程安排。
其实,如果你认真分析中国的两岸政策以及海峡两岸的政治拼图,就能知道马英九至今的言论并没有突破中方的底线。那么中国的底线在哪里呢?马英九所谓的亮剑是否会在此后的行程中从剑鞘中完全拔出呢?笔者下面来简单分析和预测一下。
在行程的初期,马英久的言行是审慎的甚或有点胆怯的。当他拜谒南京中山陵孙中山陵墓的时候,他说到了孙中山的中华民国和三民主义,他知道这没有任何问题,因为这是历史。中国不会对此有任何异议。实际上,任何一个中国人也都可以公开谈论和赞扬孙中山,辛亥革命,三民主义,甚至那时的中华民国。但当他接着谈起自己也成为了中华民国总统时,却说,98年后我也成为了“这个”。这句陈述避开了中华民国,显得非常的蹩脚。表现了他对直言陈述自己台湾前总统身份的不安和忌讳,因为这时的中华民国是指现在的台湾。
随着行程的进行,马英九渐渐发现中国方面态度的温和。在他与江苏省委书记会面时,他第一次说出了自己中华民国前总统的身份,尽管中华民国前总统这几个字说的音量较低语速较快。当然,省委书记立刻纠正为台湾地区前领导人。最后又有了被媒体称为“爆炸”,“亮剑” 的台湾与大陆都同属中华民国。
中国政府对马英九似乎越线的言行采取了宽容和默许的态度。这主要是因为马英九的言论都是在陈述已经发生的事实。不管是孙中山的中华民国以及其三民主义主张,还是台湾宪法中关于大陆台湾同属中华民国。而这并不是目前国民党关于两岸关系的主张。而国民党的两岸关系主张在台面上应该是国民党解读的九二共识,也就是“一中各表“。这是中国政府不能接受的,也是中国对马英九访中之行的言论底线。如果马英九触碰了这个底线,中方肯定会有强烈反应,发表声明反驳或降低接待规格。
那么马英久在返台之前会不会在某一场合提及“一中各表“的和平统一主张呢?我的判断是不会。提到中华民国宪法已是他此行敢于突破的极限。即使就这些,他也是一步一步试探着深浅来的,从开始的“这个”,到三民主义,再到民国日历,最后到中华民国宪法。他知道大陆眼中的九二共识是一国两制,所以他会尽量避免在任何场合说出“一中各表”。是不是准确,我们很快就会有答案。
马英九的言论尺度是国共两党的默契,如果不是事先就沟通好的话。国民党目前追求的就是“一中”,以有别于民进党的求独。如果说这个“一中”是宪法中的中华民国统一大陆和台湾,恐怕连马英九国民党自己都不信。实际上,国民党现在连“各表” 都鲜有提及了。即使偶尔谈到“各表”,也大都是为了反击民进党给它扣上“红统””降共“的帽子。马英久在湖南提到了台湾大陆统一的中华民国绝不是为了“亮剑”,而是为了正名,想通过此番谈话洗刷对他此行“亲中”的质疑。
从中国方面来看,马英九的言论尺度可以说是恰到好处。中国并不希望马英九表现得过于亲中,比如不提中华民国但仍然强调一中,那么给人的感觉是在倡导中华人民共和国下的和平统一。在目前台湾的政治生态环境下,这只能给马英九以及国民党减分,不利于今后国民党在台湾政治势力中的选举和竞争。这是大陆不愿意看到的,因为那样民进党的力量就会增强。
当然中国也不希望马英九涉及到“一中各表”,因为那样会使得国民党高层产生错觉,以为在和平统一问题上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从而使得国民党内部“一中各表”的力量振奋,而让国民党内部逐渐兴起的“红统”力量受挫。当马英九从桃园机场起飞开始访中之行的时候,去机场送行的人大都戴着小红帽,手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前去抗议的绿营人士对峙。可见即使在国民党内部,对马英九访中的期待,也不是去表明“一中各表“的和平统一主张,而是更接近与台湾方案下的一国二制。只是国民党高层现在还不愿承认而已。
从目前来看,直到访中结束,马英九不会再有什么新鲜的言论了。其强化一中的言论给了大陆更大的空间来运作和实施未来的统一方式。而他也决不会触碰中国的一国两制底线。不要说是“亮剑“,马英九此行根本就没带上宝剑。
简言之,一个中国,既是谎言,也是骗局。1949年后,事实上是一个中华(民族),二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