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巴黎之五:巴黎同学情和Parc de Seaux
短时寄居巴黎的某个maison (house),当然要写写我的同学们。
曾经同房对床四年的Yan 在巴黎战斗了整20个年头以上了,战绩不错,入了法国邮政的中层干部以上的职位,手下员工不少。她和其先生膝下一对金童玉女,两个巴黎出生的孩子,因为一直有东北阿姨做点心,一听说晚上吃包子饺子馅饼就欢天喜地。
我也欢喜。她做的面点好吃极了,难得来到巴黎的头五天,晚餐居然还吃着正宗的中国面食。东北阿姨当年应该远赴美利坚,被拒签后阴差阳错,来到法兰西。
这一呆,就是九个年头,她说从此没有离开过,怕回了中国,从此再也回不到法国了。
她在法国一个月可以挣到两千欧到3千欧元,她说这辈子她在中国都挣不到这个收入。
她不通法语,更不识字,只会说几个简单的单词。
生活在别处,语言不通,居然可以这样坚强和乐观。
希望,梦想,会在人生的哪个季节开花?还是一直含苞欲放,直到终老?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巴黎的午后,我的大学同学Ming 和Weng 来到了Yan 的家。
遥想当年的北外法语系的美女,巴黎给予了她们风情和成熟的妩媚。我们四个到了中年的女生,在后花园里拍照,给欧洲各个城市的同学打电话,大呼小叫地报告这次小小的相聚。
我们曾经在一个地方共同生活学习,如今,我们分散在地球的东西南北。
如果我们有家园的生活,那应该在中国的某个地方。对于我们出生成长的土地,巴黎,温哥华,都是别处。
也许,心安宁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生活的地方,只要温暖和阳光一起升起。
同学的闺女
这不是偶然的相遇,同学的情谊,一直可以追随别处生活的人们,只要经过认真的安排,我们可以交换别处的生活,交换曾经,过去,和未来。
我们各自都有生活的变故,说到动情处,泪水会淌下来。刻骨铭心的爱和痛在这个午后院子里,在树叶过滤的阳光的缝隙间慢慢地融化,再凝固起来,成型一个坚强的微笑。
Yan说,我们去一个公园吧,那儿一定没有旅行团的大巴士。
这个公园叫做Parc de Seaux, 出奇的安静,一点不张扬,处于巴黎的南郊,这个社区的人们真是幸福,他们终于不必和从全世界蜂拥过来的游客抢夺巴黎美的风景。
徜徉过凡尔赛宫的后花园,来到这个公园,看到这个公园园林和喷泉的设计,总是有依稀熟悉的感觉,果不其然,他们出自同一个设计师之手:André Le Nôtre 。大树和我开玩笑,如果来到巴黎,没有时间去凡尔赛宫,更没有时间去花园参观,就干脆来这儿得了。一样的气派,壮丽,最重要的是,非常清净,游客都奔着旅行书上的“must see ” 去了,这个公园,许多人根本不得而知。
许多人来到巴黎,就算来过法国。巴黎的博物馆,街道,咖啡馆,时装珠宝店,被许多文人游客摄影师尽情的舒展笔墨精彩描绘过,我一一略去那些世界著名的每个名字。
巴黎是什么?
于大树来说,是到处都要排队参观的城市。
于我来说,是怀旧的。
于游客来说,是必到的。
于我的同学们来说,那是她们生活着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每个星期日的marché(农贸市场) 的菜篮子。
于流浪的艺术家们来说,是梦想可以升起的地方。
喜欢你的文字和视角,有新鲜感!期盼后续,特别是关于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