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巴黎篇-----对巴黎不感冒的人眼中的巴黎
关于巴黎之一:巴黎的公式
我在加拿大温哥华教法语为生,每隔两年去法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这次和大树一起去,而且他确定了主题,探寻葡萄酒的前世今生,我们的一整个月便注定要作农夫状,天天去和葡萄打交道。
巴黎的日子,居住在我大学同学家里。她家住在巴黎的南郊,非常静谧的一个小城---Antony
那些描写巴黎的风景和心情的文字就让我略过吧,全世界无数的游客文人艺术家都留下了他们的感悟,我也曾经在这儿踯躅过,战斗过,伤感过,甚至厌倦过。
我对这个城市有深厚的感情,爱恨交加。
这种感情是极其主观和个体的,如果写出来,会导致偏执和非理性,尤其是和自己的先生一起旅行。他在那儿极其傲慢地呱呱呱发表他的高见时,我想起一部电影的名字“万箭穿心”。
我选择沉默。
大树对于巴黎,没有非常美好的感觉,其实,出发去巴黎前,他都抱着对世界所有大都市的偏见,巴黎也不例外。
我的巴黎的同学们,你们千万别伤心。余下的巴黎之外的法国,他无限真诚地拥抱了它们。
我在法语课堂上,讲述巴黎的风土人情时候,写了下面一个公式:
Fance = Paris + Le reste de Paris (France=Paris + the rest of Paris),这算嘲讽巴黎人的自大么?
大树对于这个巴黎之外的地方的法国,发生了神圣的膜拜,他是那么热爱法国乡村的小路葡萄农地和村庄,以及村庄里的人们。
不过,阴雨连绵多日的巴黎,依然是俊俏优雅而文艺的。
巴黎南郊的小镇Ant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