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语没有“普通话”

(2006-02-17 06:55:14) 下一个
英语没有“普通话” 在英国,英语的口音众多:什么伯明翰口音、利物浦口音,格拉斯哥口音。有的地方甚至还有自己的语言,比如威尔士。在距离伦敦不过2个小时车程的卡迪夫,街头的路牌竟然是双语的:上一排是威尔士语,下一排是英语。而中国学生在国内学习的标准“英音”其实指的是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播音员采用的英国东南部口音。 我刚到伦敦的时候,“学长”就对我说:要是在街上与人交谈的时候发现听不懂对方说的英语,千万别着急:那未必说明你的英语水平低,很可能是对方的英语说的不如你“标准”。果然,没过多久便发现,作为英国的首都,伦敦的英国人什么口音的都有,我们同住的一个英国同学家住英格兰的西部,他说英语的时候嘴巴完全咧开,用词也有点古怪,我足足过了一个月才算适应。此外,伦敦印巴人和黑人都不少,印巴英语、非洲英语到处可闻,发起音来边打嘟噜边拐弯,真是不听不知道,英语真奇妙。 有比较权威的统计说,在英国,英语的口音多达上千种,英国人可以依据一个人的说话方式迅速地辨认出对方的成长地甚至社会阶层。不过,英国从来没有明文规定过任何一种语音是“标准音”。BBC一贯使用英国东南部的口音播新闻,不过是因为英国的东南部一向比较发达和富裕,文化上也长期处于强势。语音流传比较广而已。 实际上,英国女王使用的英语和BBC的播音员就有所不同,近于所谓牛津腔,是上流社会专有的一种调子。在以往的岁月里,张口就说牛津腔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标志,是很让人羡慕的。不过也有报道说,澳大利亚的语言学家研究了女王自1952年至今的讲话录音,发现女王所用的所谓英国上流社会标准英语也在受到社会较低阶层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几十年来,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实际上,当年撒切尔任首相的时候曾经因为说一口牛津英语而被反对党嘲笑,说她不亲民,也跟不上形势。 有民意测验表明,由于传统和媒体影响的关系,今天大部分英国人还是希望能操一口东南部口音的英语。不过近年来,为了强调多元文化,BBC的荧屏也特意地增加了不同口音的出现频率。例如有些反应伦敦中下层生活的电视剧专门用伦敦本地土话拍摄和播出。有些反映海外移民的记录片也由印巴人来配音不仅如此,从八十年代开始,英国的英语基础课里砍掉了音标教学。英国英语的发音似乎更没有标准了。“你说谁的发音算标准?”苏格兰的英语教师说“你们觉得英格兰口音标准,我们觉得苏格兰口音标准,威尔士人觉得威尔士口音标准,太多标准就无标准,只要能听懂,为什么要定一个标准?!” 实际上,英语的“地方主义”是很严重的,例如,苏格兰人对英格兰人就有对立情绪,在经济、政治、文化乃至考试系统方面都要与英格兰分庭抗礼,那里的学生也不愿意说英格兰的英语。此外,因为英国曾经对世界上很多地区进行过殖民统治,今天的54个英联邦国家也都是以英语为国家语言的,从加勒比海到非洲大陆,英语的口音自是五花八门,当地人因为说的是“母语”,个个都说的理直气壮,动不动还会来“纠正”一下你的发音。对此,伦敦一直持宽容态度的。据说在剑桥英语资格考试的听力试题中,一定会有一道题是苏格兰人或威尔士人或澳大利亚人的对话,以此告知学生,你不仅要会听英国东南部的英语,也要有能力听懂来自社会各阶层各区域的语言。因为它们都是“英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