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拼到老

在字句里看过去现在和未来
个人资料
chunfengfe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牡丹花下 622-兄妹畅游北京公园-11

(2025-11-27 13:56:07) 下一个

董九定睛看了片刻,发现西边水池北面,树的枝干遒劲,斜着躯干伸出西宫墙,虬枝可以触及澄瑞亭的琉璃宝顶,虽然不像密林中,参天大树那样有气魄,但是身在红墙之内,也是千姿百态,不可小觑。董九根据树叶落后枝干的特点,估计是一棵杏树,因为它的树冠呈圆形。董九接着拉大美人来到树干前,端详它的树皮特点,发现其树皮纵裂分布、显灰褐色。粗枝却是浅褐色,皮孔大而横生;新枝泛浅红褐色,有光泽但无毛,见很多小皮孔。 

“到底什么树嘛?又不是什么女神,值得你左瞧右瞅,摸个没完吗?”大美人见董九干什么都非常投入,非搞得一清二楚不可,心生烦躁,忍不住哂笑起来。

“妹妹,哥哥猜是一棵杏树,对吧?”董九小声答道。大美人反问道:“堂堂皇家后花园,为什么要栽一棵普通百姓都会栽的杏树呢,哥哥?”

董九被大美人的问题激发了遐想,搜刮着记忆中,有关杏树的风俗、文化和传说,担心大美人等不及,摸着石头过河地试答道:“禁宫花园之所以有杏树的身影,可能跟它的象征意义的流变有关吧!在明清之前,杏树被《山海经》誉称灵山之木,象征高雅、纯洁的姿态和品德,多用于指代仙道人物、士大夫和医学世家。而帝王则取之构成皇家独用的杏林春燕图,作为皇室婚俗中富贵吉祥的图饰。

“另外,这棵杏树,位于玉翠亭、澄瑞亭和位育斋中间,令人想起杏坛二字。它出自《庄子·渔父》,借指孔子礼乐传授之所。三国时期的名医董丰为百姓治病不收诊金,却让人在他的隐居之所种植一至多棵杏树。根据这段美谈,令人想起杏林二字,借指中医学界或者医学界,表达治病救人之意。

“虽然皇宫禁苑是至高无上的地方,但是为了体现这位真龙天子得民心,他自然要体恤天下百姓、关心农事、与民生息。而杏花初开,正是春耕之际,提醒代天巡狩的孤家寡人,农耕的开始,以及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时刻。欲使家天下传承万世,以农为本才是固国的根基、传世的血脉。

“除了李白《清平三调》提及‘云想衣裳花想容’,把‘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比作雍容华贵的洛阳牡丹,毕竟刘梦得诗称‘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还有清帝王家,爱把后花园的后妃比作天仙,个个长得杏脸桃腮。她们在御花园围绕着皇帝,给九五至尊的他献上三宫六院才能给的喜乐!这棵杏树,形象地体现了这层良好的心愿吧!”

大美人边听边笑,见这位熊瞎子真能瞎掰,等他说完,冷冷地问道:“哥哥怎么不提红杏出墙呢?”

董九听后大吃一惊,连忙低声答道:“高墙深宫之中,只有这么一棵杏树,离墙根这么远,虽有心却力不逮。加上那么多太监,哪敢出墙?出墙,杏花也落在太监身上,是吧妹妹?”

大美人闻听,哈哈大笑,不予置评,拉着董九来到拱卫杏树的玉翠亭前,指着这座不起眼的建筑说道:“这座亭子明嘉靖时叫毓翠亭,钟灵毓秀的毓,不是金玉的玉。两字音虽同,但是明清汉字底蕴的差距,真是可见一斑!哥哥看此亭的方形攒尖顶,覆盖黄、蓝和绿色琉璃瓦,相间排列而具有棋盘格顶之誉称,在故宫的亭阁中,别具一格!在亭墙之间,曾有绿竹环绕,在维修时,尽数拔除了,只留下亭前这棵杏树。此亭也是游园时,宫中主仆观赏杏花修竹的绝佳之处。” 

大美人没有进亭子观赏其五彩百花天花板,而是转身来到位育斋门前,知道这座面阔五间的空屋没啥看头,只是说道:“这里在雍正时期,曾是一处佛堂。哥哥猜猜,位育斋的位育,出自何处?”

董九略加思索便答道:“估计是《中庸》吧——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看来清朝皇帝老儿,受儒家思想影响至深。更是对顺应天道,各得其所,才能滋养万物、香火绵远深信不疑。我们的革命思想,却是人定胜天、战胜自然、改造自然,才能实现我们革命建设的伟大目标,是吧妹妹?”

大美人未答反而接着问:“雍正为什么把佛堂设在位育斋呢?”

董九扶着位育斋的支摘窗棂,仰望已经字迹模糊的门匾,试着解释道:“雍正因为深信道士炼制的长生不老丹,导致健康每况愈下。转向佛教菩萨祈求福寿,盼望恢复健康。哥哥记得旧书中提及,雍正曾在澄瑞亭设斗坛,供奉斗母元君,即北斗群星之母。她又是佛教二十四诸天之一的护法神——摩利支天。虽然有‘北斗注死、南斗注生’之说,如果为了延年益寿,还是拜北斗有用。只要她老人家手下留情,不把雍正老命索去,他自然可以恢复健康,再多吃几粒仙丹妙药,是吧妹妹?雍正病急乱投医,还在宫城的养心殿西暖阁、乾清宫和钦安殿,一一设置斗坛,供奉佛道诸神,祈福祛病延寿。哥哥猜,位育斋改成佛堂,也是出于他想恢复被丹药糟蹋坏了的健康,是吧妹妹?”

大美人没有接董九的问题,而是接着拉他向东走向延晖阁。在斋阁间处,大美人停下脚步,指着两墙之间的空地说:“在59年维修故宫时,这条小夹道,有一间破屋,摇摇欲坠。当时的古建筑专家单士元下令拆除,砌了一方台,埋土种植红墨牡丹、翠竹,并竖了几块淡绿色剑石,一扫之前的衰败颓势,迎来红墙绿石翠竹相映、红黑花瓣摇曳生香的美景。哥哥想象得出吗?”

大美人未等董九点头和发表感慨,就匆匆来到延晖阁前。董九知道大美人是为了赶紧看完御花园诸景,然后回养心殿吃涮羊肉。便放下好奇心,专注大美人的指挥和解释。

站在朱漆斑驳的灯笼框隔扇门前,大美人指了指阁楼说道:“哥哥,乾隆时期,此两层楼阁从清望阁改名为延晖阁,沿用至今,是皇帝老儿登高俯瞰紫禁城、景山和西山美景以及赋诗歌咏的佳处。此处曾储藏大量乾隆的字画作品,而在晚清时,阁前小广场,还是选秀女的主要场所。

“哥哥,二楼有迴廊环绕,还有楹联可读,我们上去看看如何?”大美人说完,示意警卫开路,然后一手拉着董九,一手要推开明间正门,发现延晖阁并未开放。警卫一脸惊慌地支吾道:“首长,这间、间房子还在维修,二层门窗还没、没修好!”

董九插话道:“妹妹,我们赶紧看看别处景点,否则耽误吃午饭,是吧?妹妹告诉哥哥楹联内容也行啊!”大美人一听吃午饭,觉得走了半天,又饥又渴,也就不跟警卫算账,让董九牵着手,朝东匆匆而去。大美人边走边说道:“乾隆老儿的楹联有啥说的?他的诗作,越听越觉得他把诗歌糟蹋了。”

来到御花园北门的内门——承光门,大美人指着左右对跪的鎏金铜象说:“哥哥,这里为什么摆放两头象,而不是别的动物?”

董九听完,觉得有点新奇,搜肠刮肚也找不到更好的解释,只好连蒙带猜地答道:“妹妹,象通‘祥’,所以有吉祥之意。根据铜象的姿态,前伏后跪,通‘前富后贵’,所以一尊铜象,通过谐音,为宫中主仆带来富贵吉祥的福气。哥哥记得,在太和殿龙椅方台两侧,在几座上也各设有一头铜象,背负五谷宝瓶,含有给天下带来太平吉祥、五谷丰登的寓意。”

大美人听完董九解释,心情顿时好了起来,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哥哥果然博闻强记。故宫各种神兽怪物不少,哥哥不妨说道说道,妹妹正好走累了,边听边歇歇脚!”

董九说了一声遵命,就如数家珍地说了起来:“刚才我们在假山穿行时,见到甬道上有一只大蝙蝠图案,让人想起‘脚踏福地’四字。还有在太和殿见到的甪端,是一头像麒麟的独角神兽,能够日行万里、听懂四方语言、知晓天下大事,要求为君者广纳谏言、勤勉御政,才能洞悉万事万物,做出正确决定,利国利民,成为明君。而拱卫九五之尊的狮子,数太和门前铸有45丛发卷的铜狮最高贵,是威严、力量的象征和镇宅避邪的王者。哥哥在沈阳故宫见过铜鹿,是帝王喜欢的瑞兽,寓含福禄之意。至于麒麟,是一种集诸多祥瑞于一身的神兽,主天下太平天降神兽的代表。它的出现,预示天丰人寿、祸害远离、福气自来、子孙绵延之气象。而天一门前的獬豸,我们说过,主公正廉贞之象,是司法、监察、审计等处的图腾。还有铜凤凰,是太平盛世才会出现的神鸟,主国家安宁、人君吉祥之兆。在乾清宫丹墀上的铜鹤铜龟,体现龟鹤千秋之心愿,主国祚永固、帝王长寿、皇权延续万代之意。最后就是在故宫的许多宫殿门楼的屋脊上,安置了许许多多的小蹲兽,我们以前讲过,就不再赘述。”

大美人未等董九说完,就问了起来:“哥哥最喜欢哪种神兽?”

“獬豸!”董九小心地回答。“帮妹妹挑一种心仪的神兽吧!选错了,你就别指望有羊肉吃了。”大美人说完,忍不住嘿嘿嘿地冷笑了几声,让董九顿时忐忑不安起来。本能地想看一眼远远站在周围的警卫,还是忍住这种惯性,想了片刻,抬头看着大美人神情不定的娇容回答道:“凤凰,是吧妹妹?我们快上堆绣山吧,否则没时间涮羊肉了,呵呵——”董九不敢等大美人发表意见,就拉起她的小手,朝御景亭走去。

“抱着人家吧,双脚都走疼了!”大美人思绪被董九搅乱了,有点心烦意乱,很快觉得浑身无力,情不自禁地靠在董九怀里,顾不上身边警卫怎么想,也知道他们嘴巴很紧,绝对不敢乱说话,只好柔声抱怨道。

董九二话没说,抱起大美人,仿佛觉得那棵越来越远的杏树,突然花开、芳香满怀,忍不住赞叹道:“妹妹身上有缕缕暗香,真是仙子下凡!”

“坏蛋!一下子说妹妹是凤凰,一下子又变成仙子,你真是一头熊瞎子,嘻嘻嘻!”大美人被董九抱着,慢慢觉得浑身轻松起来,才有力气跟董九这位无所不能、嘴上抹蜜的老男人戏谑起来。

来到堆绣山西侧,大美人才离开董九怀抱,指着一扇石门说道:“这座假山,在万历朝原观花殿的旧址上,‘垒垛石山子’而成。主体是玲珑太湖石,以小山子填充,其间点缀草木。本来东西两侧设置一条嶝道,现在见到的却是东西石门。我们从南面洞门上去吧!”

来到堆绣山的南面,大美人指了指岩洞正门两侧的石狮驮石盘蟠龙喷泉,神秘地笑了一声,没有接着解释,让董九感到很蹊跷,不知大美人心里想什么,难道大冬天还想看见喷出的水柱和垂溢的水帘吗?

来到洞门前,董九顺着大美人指向的洞门上额,看见“堆绣”二字。推开双扇朱漆斑驳的小门,门上铜钉色泽暗淡,但是依旧闪烁皇家旧日辉煌。在警卫不知从何处搞来的手电筒照耀下,董九跟着大美人步入石券门,来到玲珑洞府,仰头看了看砖砌穹隆式石雕蟠龙藻井。沿着盘旋嶝道,很快来到坐落在山顶的御景亭。

董九未等大美人解释,就面南背北,眺望阴天笼罩的整座紫禁城,虽然冬景萧索,但是殿宇轮廓壮观,是中国历史文物中的瑰宝,心中一扫旧日心中郁闷之情,感到心旷神怡起来。

被大美人拉倒亭前,董九才专心听她介绍道:“这座假山,南面最高处14米,北面倚宫墙也高达10米。刚才见到的龙口喷泉,在52年拆除乾隆水法系统的铜管,装上自来水管,接上龙头才恢复往日高达10米喷泉的盛况。除了洞门额匾外,在东面山脚石壁处,还有刻字‘云根’。

“这座方形石柱亭子,没啥特殊之处,亭外南面本来设有香案,供节日祭拜以祈福之用。按当时解说员的说辞,此亭建造特点,是一斗二升交蔴叶斗栱,攒尖顶,上覆翠绿琉璃瓦,黄色琉璃瓦剪边,鎏金宝顶,四面设隔扇门。四周围绕着汉白玉石栏板。亭内天花有木刻鎏金蟠龙藻井,面南设宝座。我们进亭子看看。”

董九仰头看了一眼色泽灰暗的亭匾,御景亭三字倒很清晰。来到亭内,并没见到宝座,但是石桌石榻依然健在。“哥哥, 我们出去吧!”大美人见董九把亭内上下前后左右看了一遍,便及时建议道。

沿着东面之字形下山道,在半山腰见到一座东西向的砖券洞,虽然洞壁朱漆斑驳,但显得别有洞天,上有观景洞。在此小山穹南面的观景通道,折回南面嶝道。大美人边走边说道:“堆绣山和御景亭是明清帝王后妃重阳登高的固定场所。眺望皇宫后院、景山、西苑累了,进亭中,有宝座、石凳、石榻以供休憩。接下来,我们把御花园东边的景点简单看一下就结束了今天上午的御花园之游,好吗哥哥?”

董九点头答应,拉着大美人,很快来到堆绣山脚旁的摛藻堂。董九见堂西壁有门与其耳房相通。大美人只说了一句,这是乾隆的藏书房,便紧步来到与澄瑞亭相对的浮碧亭与凝香亭中间。

“哥哥,凝香亭与毓翠亭形制相仿,只是缺了一棵亭前杏树。我们进浮碧亭中看看。”大美人说完,就拉着董九来到亭中。大美人接着介绍说:“两亭形制差不多,但是在彩绘、藻井四周的天花图案却各有特色。哥哥你抬头看,这里的天花是百花图案,而澄瑞亭却是金龙图案井口天花。到亭外看看吧哥哥!”

来到亭外,按照大美人的介绍,董九发现亭外出夏敞轩的横枋上有金线龙锦彩画,为皇家独享彩绘,与澄瑞亭相仿。董九瞥了一眼亭西侧的花坛中,花草枯萎,但是竖立了一块奇石,刚想问大美人,就被她拉着,走向万春亭。

“哥哥,你知道澄瑞亭和浮碧亭的名字来源吗?”大美人在介绍万春亭前,突然停住脚步问道。

董九挠了挠头皮才答道:“是不是出自宋太宗《缘识》诗中‘遥观极自望云头,碧海波澄瑞日浮’?”大美人摇摇头说:“你是董半仙还问人家?等看完东路景点,别忘了作诗哦?不过这句诗里面,倒是有澄瑞和浮碧四字,想不到这个赵光义还能作诗。我以为这个‘烛影斧声’篡位的大坏蛋,只会折磨小周后,留给后人一幅《熙陵幸小周后图》,令人不齿。更是在收复燕云十刘州的两次北伐中一败涂地,是一个小人伪君子。哥哥对这个流氓皇帝怎么看?”

董九不想节外生枝,因为赵光义并不像大美人说得那么不堪,否则他怎么可能位极九五之尊?他的这个皇位,可是他凭本事得到的。董九怕大美人生气,只好硬着头皮答道:“赵光义武功不如其兄长赵匡胤,但是文治尚可。在他执政其间,收复了福建的陈氏泉漳两地、钱氏吴越、沙陀北汉,但是收复燕云十六州不果,统一交趾失败。在他统治后期,重内虚外,重视教化,身体力行,‘开卷有益’就是他说的。

“妹妹更看重一个人的品行,哥哥深以为然。宋太宗得位不正,虽然宋史和其他正史典籍上都说他赵光义得位是遵循‘金匮之盟’,但是盟文不得,只是成王败寇的又一个例证。在他得位之后,所有阻碍他传位给他子孙后代的人,统统死得蹊跷、突然,让人无法相信他得位正统、合乎世袭礼法。直到南宋的赵眘即位为赵孝宗,赵匡胤这一支的子孙,才开始继承大统,合乎父死子继的首选制度,而不是次选的兄终弟及。

“正史上说,在担任开封府尹时,他政绩斐然,才被封为晋王。可见他治理一方还是有几把刷子。宋亡之后的稗官野史上把赵光义说得面目全非,尤其是无名氏的一幅春宫图,加上元人冯海粟一首诗‘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让后人不胜唏嘘。不过哥哥站在妹妹这边,相信这个赵光义就是一个伪君子,道德侏儒。”

大美人眼神疑惑地看着董九,嘴角下撇道:“哥哥就是赵光义转世,‘面黔色而体肥,器具甚伟’,对不对?那你妹妹我是什么?”董九笑而不语,赶紧拉着大美人,朝万春亭走去。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