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九听后,虽然对自己改变平仄交替呼应的尝试,体会一下音韵和谐的变化,令大美人很不满意而心生惭愧,但是对她的警示倍感意外,立刻联想到自己携女儿王丹丹赴京的目的——坐实文昌阁进入中央委员之列。虽然大美人没有决策权,但是中央文革小组在主席心目中的份量不轻,如果大美人希望文昌阁成为文革小组的主要成员,那么她至少不会反对,很有可能会给主席传递积极的反馈,那么文昌阁在九大上被选为正式的中央委员,肯定就没有悬念了。
虽然上次在乌鲁木齐为大美人体检时,对她提及过。这次在十号楼,也提及过。但是好话不嫌多,不如趁这次大美人担忧自己将来的命运之时,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提及一次,也算完成了这次赴京的任务了。
想到这里,董九语调清晰婉转地劝道:“妹妹未来走向虽然前途远大,但是道路曲折。除非——”说到这里,董九故意停顿了一下,等大美女发飙。
大美人想不到董九说话越来越吞吞吐吐,是不是北京烤鸭吃多了,忍不住噗哧一笑,从他怀里伸出玉手,揪住他的熊耳,用力拉扯道:“臭男人,处处惹人家生气。有话就说,有屁就放!除非什么吧?”
见大美人果然沉不住气,董九马上应道:“妹妹,哥哥在十号楼,提及过三足鼎立和四平八稳两种不同格局之说。三是阳数,充满动态,具有不稳定性,但是冲劲很大,也容易受伤;而数字四,是阴数,喜静不喜动,更充满智慧,具有强大的出其不意、一招致胜的力度,不容易出现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令哥哥扼腕之事。
“现在妹妹提及是成王,还是败寇。按照哥哥的天眼仰观天象、俯查地理之心得,预测幽明兴衰、推算紫气东来,得知妹妹前途不可限量。虽然也有一些前提和限制因素,但是一旦‘三联一’之后,定能四通八达,放之四海而皆准。今后文副主任,从黄浦江市进京,加入到中央文革小组,一定会让妹妹如虎添翼、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所以帮助文副主任进入中央委员会,行使中央委员的职责,需要妹妹在九大之前,用点心关注并促成的大事。不知妹妹意下如何?”
大美人听完,哼了一声,对董九的问题连多说一个字的念头都没有。
大美人内心一点也不看好文昌阁,觉得他就是一个文化大革命的“暴发户”,既没有学问和政治智慧、也没有革命斗争的经历,只是一个靠造反夺权,碰巧摸准当前形势脉搏的幸运儿,而不具有在中央对抗那些“老奸巨猾”元老们的能力。来了,只是凑个数。好处就是对她大美人的地位和权力没有威胁,迟早会被主席抛弃。跟那个陈永贵一样,是主席找来的摆设人物,是一个很快被时代淘汰的笑话。目前只有那个邓矮子最是可恶,虽然董九说他不是直接杀手,但可能得天下的危险人物。而那个最可恶的刘鲁晓夫,终于退出历史舞台,真是可歌可泣,还是主席厉害。
“讨厌的董九,一说到成王败寇的事,就神神叨叨,开天眼、观天象,真会胡说八道,简直就是一个死不改悔的老封建、走资派!哼——”大美人心里一直犯嘀咕,不知如何是好,觉得自己也许被这个该死的董九扰乱心绪,跟着他的思路走,真是被他牵着鼻子,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熊瞎子,你是不是来做说客的?”大美人反攻为守地诘问道。
董九乖乖地点头答道:“妹妹英明,哥哥这点小心思,早被妹妹洞若观火。哥哥之所以进京充当说客,有几方面的考量。第一,只想竭尽全力,帮助妹妹的前途和未来。妹妹性格,杀伐果断,自然会有很多人背地里说妹妹的坏话,难免不传到主席的耳中。久而久之,势必对妹妹不利。妹妹趁九大召开之际,按照主席的心思说几句文副主任的好话,会让主席对妹妹好感倍增。
“第二,因为思想改造的必要,及时制止在中央领导们思想和行动中,润物细无声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形成资产阶级阵营的苗头,所以发动了这次文化大革命。知识分子,天然具备小资产阶级思想,是各种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潮的当然载体和鼓吹手,反对共产主义理想,崇尚个人主义。
“譬如奉行西汉桓宽编辑的《盐铁论》中的‘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居,不在力耕’、‘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为富不仁、为仁不富’、‘任大者思远,思远者忘近’、‘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谋及下者无失策,举及众者无顿功’等等。
“他们骨子里蔑视劳苦大众,企图靠剥削成为人上人。做梦都在做将体力转化为技术、技术转化为系统、系统转化为资本的勾当。他们投机取巧、见风使舵,天然不具备同舟共济的诚信。一旦觉得自己有了能力,不是感谢党和国家的栽培,而是对同志和下属越来越冷酷无情,趁机攫取最大的个人利益——升官发财。表面上好像很有格局和眼光,其实干着放长线钓大鱼的阴谋诡计,妄图复辟资本主义路线,做一个赫鲁晓夫的信徒。觉得自己能够有今天的能力和名望,都是自己付出的收获,崇尚自由主义,反对集体主义,信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个人主义,全然没有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理想、奋斗目标,心中眼里都是个人、小家庭和小团体的利益和未来。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把自己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带来的利益最大化,虚情假意地关心下属、解决他们的生活和家庭问题,妄图麻醉他们的警惕,借助他们的力量,实现他们做人上人的目标,最后成为新的地主、恶霸和资本家。
“所以知识分子群体不会在主席打算发展为中央委员的名单里,那么农民代表和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自然是主席关心的候选人。此时主席希望他的主张得到其他人的赞同,跟他的想法一致。这样看来,主席不但要把陈永贵提拔到中央工作,对文副主任,自然也要破格提拔。
“上次参加八大十二中全会的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只有97个,所以这次九大一定会有很多工人阶级兄弟和农民朋友进入中央委员会。哥哥估计新增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在130名左右,加上原八届的委员,总共在180名左右委员。妹妹何不顺水推舟,成为文副主任的命中贵人,让他今后一直以妹妹马首是瞻?
“最后,哥哥也想进京看望妹妹,帮助妹妹睡几个好觉。同时再劝劝妹妹,利用命运中周武女王的命格,成就人生辉煌。不知妹妹有何指教?”
大美人知道董九每次说话,都是好话坏说,不过对她还算忠诚。此时,心里却不愿意去触碰文昌阁的烂事,觉得他进京工作,不管扮演什么角色,最终只是一个过渡性的人物。倒是要好好想想董九口中周武女王一说。
“下次你上中南海,直接跟主席说文昌阁的事不就得了!啰啰嗦嗦,知道‘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的不易了吧?”大美人讥笑道。说完,大美人未等董九回过神来,拉着他那只毛茸茸的大手,出了乾清宫。
董九想不到大美人对《盐铁论》并非一无所知,一边搂着她的腰身,半抱半拉着往交泰殿走去,一边理清头绪,小心地说道:“妹妹对‘任大者思远,思远者忘近’有何看法?”
大美人只是摇了摇头,不想被董九没完没了地劝说她要改变革命的方式方法,对敌人要仁慈。正想说说马上要去看的交泰殿,就听见董九说道:“妹妹,你命格主贵,以前的所有经历和收获,都是来助妹妹成就九五之尊的人生巅峰。天降大任于妹妹贵体,自然是因为妹妹目光远大,格局恢宏。正如《盐铁论》中记载的御吏大夫桑弘羊说的‘思远则望近’,就是要求有使命感的人,看的是将来,不要被目前的得失、个人恩怨干扰自己的格局、目光、抱负和目标。再加上‘举及众者无顿功’,要求谋大位的人,想成功,要为自己树立良好的口碑。想巩固和提升名望,就要团结广大民众善用众志成城的力量,才能取得众望所归的大成功。妹妹,听哥哥的劝,将来一定会成就不世之功,好吗?”
“真的吗, 哥哥?”大美人喊道,“真啰嗦啊!还玩不玩?”
董九觉得一时半刻也不可能劝动妹妹的“铁石”心肠,只好抱起大美人,经过早已站立两侧的警卫警戒的西边尽间穿堂,来到通往交泰殿正门的甬道上,突然问道:“妹妹,我们不去看乾清宫两翼的昭仁殿和弘德殿吗?听妹妹介绍,它们分别是皇帝的藏书阁和传膳房,是吗?”
大美人没有理睬董九的询问,而是挣扎出了他的怀抱,径直往前,独自进入交泰殿。在大美人转身时,发现一张笑脸,忍住不笑了起来,指点董九的额头说:“不许你再气我!”
董九顺势搂着大美人,在几乎殿徒四壁的空旷里,慢慢踱步。董九觉出交泰殿比中和殿制式和规模都要低一个级别,殿内既没有宝座以及座上的“无为” 御匾,也没有妹妹介绍过的25枚宝玺、铜壶滴漏、大自鸣钟以及“内宫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等,只好仰头看了看天花板中的八角盘龙藻井,龙口衔宝珠,又称轩辕镜,在灯光辉映下,依然金色辉煌。在明间金柱之间的座后板屏上,依稀看出一些字迹,估计是是乾隆皇帝御制的《交泰殿铭》。
在金柱上一副楹联,引起了董九的兴趣。“妹妹,去读读对联上写的什么好吗?”董九边说,边拉着大美人来到金柱旁,抬头看去,发现上面写着:恒久咸和,迓天休而滋至;关雎麟趾,立王化之始基。
“啥意思啊,哥哥?”大美人懒洋洋地问道。
董九应声答道:“对联用字很生僻。咸和,表示关系和谐、相处和睦。恒久咸和,说白了就是白头到老的意思。迓,也可写作讶,迎接、相迎之意。天休,可以理解为天赐福佑。滋此,即日益降临之意。上联是说不断迎接上天赐予的保佑和祝福,夫妻才能白头到老、琴瑟合鸣,是一种因果倒置的手法,先说结果,再给出原因。
“关雎,诗经篇名,以关雎鸟相互唱和对鸣、交颈相依,让人想起淑女君子、才子佳人的关系。在这里,指皇帝。麟趾,即麟足,表达行止高贵之寓意,指皇后。而王化,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以中原宗主的身份,教化四夷,在这里是在要求皇后母仪天下、规范后宫以天子的教化为圭臬,表达先正家风后才能治理教化国家的理念。下联的手法类似,通联在说,为了延续爱新觉罗的香火,让皇权稳固、江山万代,把国家大业、社会公德、传统习俗从这里开始确立,不断传播,所以才有你我在这里相亲相爱,繁衍子孙后代,将家天下永远传承下去。”
大美人听得不胜其烦,连声抱怨道:“乾隆老儿真是写得毫无诗意,只会在用字上,别出心裁,却不知道炼字伤意吗?虽然交泰殿里的文物,都搬到珠宝官里去了,但是也要哥哥凭着联想,好好作一首诗,让妹妹高兴高兴!”
董九欣然点头称是,携手大美人,在小小的交泰殿内,一边慢慢踱步,一边酝酿诗情,同时把目光抛洒在梁枋上的龙凤和玺彩画、龙凤裙板隔扇门上的三交六椀菱花。耳边仿佛响起置于西次间的大自鸣钟敲响了紫禁城标准时辰的惊醒声、身居后宫的妃嫔公主福晋命妇和一众皇子在千秋节即皇后生日的行礼唱贺歌舞声。眼前好像浮现钦天监开封陈宝、皇帝拈香行礼、皇后祭祀先蚕查阅桑具的身影。
董九最后停下脚步,低头凝视大美人一脸的期待,小声吟诵道:“乾坤交泰卦中寻,永世昌隆岁月侵。燕息殿堂才浴火,宝光香案又销金。千秋节日梁枋颤,万代江山藻井吟。徒有天休题久远,却无王化固深沉。自鸣钟醒孤家梦,无线电传全国音。拾得轩辕照妖镜,惊为嫘祖采桑林。不求青瓦铜封顶,但愿红颜玉润襟。回望外朝飞雨雪,娇嗔如痒弄哥心。”
大美人听完,默默无语。片刻之后,语调幽幽地问道:“难道主席也是家天下吗?”董九想不到大美人居然敢问这样敏感的问题,吓得浑身颤抖起来,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