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110)
现在是什么时代,是一个展现自我最活跃的时代,无论是自媒体,还是网络世界,都是人人均能表现自己才艺的最便捷的平台。如今人工智能翩若惊鸿、凌波微步,比历史上最神秘的神灵还要充满无所不能的色彩,降临每个人日常的方方面面,让每位才艺操鼓手,如虎添翼,信心百倍,势将自己的能力,包装得精彩纷呈、千姿百态,非把粉丝惊讶得下巴一落千丈不可。
发表个人言论,比任何时候都来得容易和随心所欲,而出版自己的文字,也被很多海外中文出版社,变成花钱即可成书的现实。任何题材的书籍,变成电商书架上的一员,成为出版费的楚囚,让书籍的质量,成为未来最令人揪心的地方。
在纸质书十分猖獗的上个世纪,任何出版物,都必须政治正确、思想闪烁时代精神、语言生动有趣、情节跌宕起伏、结局拭目以待。中国现代文学领域中,只有少数个人热衷诺奖的。可惜的是,诺奖是一位高级变态的贵族,是一个瘾君子,更是一个心理变态狂。它追求个人的怪癖、家庭的病态、社会的阴暗面、国家的破坏、民族的悲哀、历史的丑陋,然而用自由、民主、平等和独立等保护色,在评语中,调成最美丽的风景。其实普通老百姓是读不懂这些作品的,因为它们基本上是木乃伊,配得上一座博物馆里的玻璃罩,供游人一丝丝冰冷的目光,稍作停顿和触摸,然后留下渐行渐远的脚步和不再回头的背影。
如今出版物如雨后春笋地摆放在电商平台的书架上,但是99%都是无人问津的。她们比其他任何商品都备受冷落,连最便宜的口红点击率,都是她们的几万倍。不读纸质版和电子版的出版物,已经是无数网友最忠贞不二的下意识。小说和诗歌,只要让人花钱去读,除非写得情节荡气回肠,或者曲折动人,让人读了一章,不想再放下,否则出版物就是作者的花瓶,而不是读者的消费。
让人心甘情愿花钱买你的书,是人类文字工作者的哥德巴赫猜想。花钱买痛快是人之常情,极大多数读者追求情节,而不是知识或者思想。书籍的思想是文学评论家的事,关读者屁事。读一本好书,是读者被情节捏住灵魂的衣角,弄得精神非常痒,让双手十指不断骚挠的过程,而不是让作者的文字搓擦灵魂,让精神的污垢被清洗得干干净净的折磨。读者需要共鸣,无论美丑还是善恶,都不打紧,而是需要从角色的身上,看到自己精神灵魂或者三观的影子。作者笔下留情,不把坏人写成十恶不赦,不把好人写成完美无缺,就是文字的江湖——做人留一线,将来好相见。也让读者的灵魂丑恶在文字建构的江湖里,感受到一份温情,被春雨细无声地潜移默化。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愿意为你花钱和愿意接受你的理念。
情节让人垂涎欲滴、大快朵颐、穷追猛打,是我写作上的三座大山,非有毛润之的雄才大略才能一举囊括,所以天下好书,并不多见。写出一本好小说,虽然举步维艰、可望不可即,但是依旧点燃这种奢望,做一个不到黄河不死心的莽夫。这次依然行走在老路上,花钱买下一个书架位置,供有缘人贡献爱心,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善人。于我,却是善莫大焉——鼓励是人类历史上最美丽的关公。
这次的小说书名叫《退休》,主要探讨亲情、爱情和友情的微妙关系。她们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有时如一抹浮萍,有时却坚若磐石。如何决定他们的命运,只有两个字——善良。善良如一个迂腐子,更是一位又聋又瞎的老人,任人哄骗和欺负,而做出的反抗,基本上都是被动的和无力的。善良是比天下任何有形物都软弱的东西,当然比空气看得见,比水稳定,不因温度变化而改变其形态和结构。
保护善良的重担,并不是法律的义务,而是天道的唯一存在。天道存在于宗教里,而不是诸子百家的遗篇中。任何鼓吹人性的欺诈邪说,是一种权术和变通,结果基本上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头颅。只有善良是无敌的,她通透起始,无论是物质的变化还是灵魂的存灭,她都是永恒的,凌驾于万事万物之上的无冕之王。
一旦精通善良、应用善良和持续善良,你将在仙俗来去自由。
我不知道善良来自何方,为何在一些人心中常驻,在一些人心中很少光顾,也许是缘分吧!因为每个来到世上的人,都是带有使命的,有些人必须善良,有些人必须邪恶。所以命运的双手,为善良者营造成为善人的地理、人文和生活环境,为邪恶者破坏所有为善的可能。善良是无法强迫的,罪恶却可以轻易传授和接受,这也是网络处处都是骗子的原因。善恶表面的论述和实际的操作,让社会充满险恶、人间透出诱惑,这也是小说题材喜欢顿足的地方。
在这里,我静心探索了很久,也没有答案……唯有钻进《退休》中,盘桓199个来回,不知道熬落了多少星星和春花秋月,也是莫衷一是,因为答案永远藏在读者心里,不是几个字、几句话、几本书可以告诉大家的。
愿大家做一个不断善良的人。
书架位置:你想拥有一本,肯定找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