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的影评书评公众号: 圆圆其说

我读我写,因为我试着了解人心和人生。你哭你笑,因为你感我所感,思我所思,彼此明白,沧海一粟在宇宙荒洪中,并不孤独。
个人资料
两者之间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自卑与超越 - 当生命不是你理解的那样

(2017-08-01 13:53:40) 下一个
市面上流行的心灵鸡汤书不少,但只要认真读下去,很容易分辨出鸡汤与棒喝的区
别。能被奉为经典的著作,其初衷不是为了讨好谁以博取销量,而是一桶冷水醍醐
灌顶地浇下去,好把人唤醒。有了内涵哲理的支撑,也不必依靠深奥难懂或煽情空
洞的文字去把自己装扮成大师,而是用最平实浅显的语言,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像
分步式解题一样,将它拆解成一小块一小块,用简明严谨的逻辑推理,让读者在阅
读中体验到解题后如释重负的轻松和愉悦。

我说的是阿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在1932年所写的心理学名著 -"自卑与超
越"。阿德勒(Alfred Adler)是与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重量级心理学家,被称为二
十世纪心理学的三巨头。

曾经师从弗洛伊德学习了九年之久,后来因为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性冲动的影响,阿
德勒脱离了精神分析学派,创立了个人心理学,成为现代心理治疗的先驱。这本作
者晚年集大成的著作,中文被翻译成"自卑与超越",其实书名的英语原文是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直译过来是"生命应该对你意味着什么",书中涵盖的内容远
远不止自卑这么简单,而是探讨如何营造一个更为丰盛圆满,愉快而有意义的人生。

单是开篇几句,就足以发聋震聩,令人深思了。"世界从来不是客观的。我们感知到
的事物从来不是事物原本的样子。带着我们的经验和感知去感受事物,得到的是经
过我们思维处理以后的事物。" 这话翻成大白话就是大脑像个过滤器,让人们只相
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只听得见看得到自己愿意接收的。又或者,我们带上了墨镜或
者变了形的镜片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那么对外界信号做出的分析和判断,很可能
导致偏差。

本书中提及的自卑,正是对我们对自身认知的偏差。不像我们日常理解的,自卑不
光是小时候上课不敢发言,长大后不敢和异性聊天的内向害羞。它更深层的含义是
因为对自己评价过低,而引发的对自己不如他人的担心。自卑常以一种消极防御的
形式表现出来,产生诸如嫉妒,猜疑,孤僻,焦虑,敏感等负面情绪。阿德勒认为,
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感。如果处理得好,自卑可以成为寻求超越
的动力。而处理不当,则可能演变成心理疾病乃至暴力犯罪。

自卑感会带给人巨大的压力。当不能通过努力来摆脱自卑时,很可能转为自欺欺人
的优越感。"他不是发展自己,让自己强大,而是让自己在心中变得不可一世"。逃
避自卑的两个极端: 一种选择了退缩和放弃,用避免和外界接触的方式,在自己与
世界之间建起一面墙,好让自己生活在自己可以主宰的范围之内。另一种是选择犯
罪,躲在暗处威胁他人,来重现他的力量和威严。这两种选择都犯了同一种错误:
他们追求的都是自己想像出来的自我超越,却不知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与他人合作,
选择了逃避社会责任,最终使得自己脱离了社会。

究其根源,童年对人影响巨大。性格的缺陷和病态的人格,往往与童年的记忆和经
历有关。孩子在六岁就已经形成较为固定的行为模式,对周围世界的感观慢慢深化
后会形成世界观。比如,被溺爱的儿童,会觉得他是世界中心,对他人充满了蔑视,
长大后会很难与人相处。而对被人们忽略或虐待过的孩子而言,世界毫无安全感可
言,长大后会逃避人群,不知道如何去爱,或者如何与他人合作。小时候父母对待
孩子的方式,就会自然而然地延续到孩子成年后对待所有亲密关系和处世的方式。
 

整本书的关注点在于:面对无法更改的过去,该如何超越自卑,完成自我救赎。"如
果天要下雨,你只有打起雨伞,和风雨对抗或者想打败它是毫无意义的。" 环境因
素和过去的经历并不能决定人生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解读和调整人生状态来改变
自己的命运。阿德勒创立的个体心理学治疗一直致力于提升个人应对生活的勇气,
鼓励人们走出禁闭自己的世界,走向和他人合作的道路。

阿德勒把人类所面对的挑战归结为三类: 职业,交际和两性关系。不管选择什么样
的人生道路,谁也躲不开人生中的三层关系和由此衍生出来的三个问题。1)和自
然环境的关系: 地球上的万事万物各行各业,人在其中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和定位,
都是自己的选择。 2)和他人的关联: 做为群居动物,不可避免会和其他人发生各
种关联。 该如何与他人合作,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3) 和爱侣之间的两性关
系: 在个人的恋爱和婚姻中,需要如何自我调整,与爱人愉快相处?

自我封闭的人生毫无意义。没有合作,没有奉献,没有感情的人生将会是一片荒芜。
阿德勒提出超越自我的方法是:把你人生的价值和社会价值联系在一起。通过为社
会解决问题,与他人合作,关爱他人,然后实现自己的价值。通过被他人的认同和
喜爱,而解救自身的自卑感。书里最常出现的一个词汇是”合作”。不论你在社会
和家庭中承担何种角色,是员工,邻居,丈夫,还是父亲,都要把自己努力转化成
为一个对他人有用的人。在与他人分享的过程中,得到他人的认可,通过与他人的
合作来体现自身的价值。

这种先他人,后自己的思维,和我们以往的惯性思维完全相反。带有奉献和牺牲色
彩的论调,很容易导致疑问 - 如果以他人的利益为重,那我们自己的利益将如何得
到保护。 而作者认为这两者之间是完全不矛盾的。比如我们在恋爱中,如果能把自
己的关注都投放在他身上,那对方必然能够感受到我们的付出。相反,那些只知道
从关系中索取的人,天长日久被看穿自私自利的本性后,必然遭致别人的讨厌。

"人生的真谛在于奉献与合作。懂得关注他人,让自己成为社会大家庭中一员,并积
极为人类的福祉做贡献,人生才会有意义。。。只有将对方的幸福看得比自己的幸
福还重要,给对方的爱大于对自己的爱时,才会有真正的爱情。"阿德勒如此说。

我不知道阿德勒是否天性纯良的圣徒,还是近百年前的民风依旧淳朴,他的思想言
论放在流行"他人即地狱"和"人不为己,天株地灭"的今天,似乎迂腐得可笑。虽然
这两种思路南辕北辙,但追求的都是更为美好的生活。只不过一个目光关注着自己,
一个却在注视着别人。

这让我想起一个寓言。有人想弄明白天堂和地狱的区别,就分别去两处参观。 地狱
用午餐时,圆桌上摆了一碗汤,旁边放着一米多长的汤匙。所有的人拿起汤匙,拼
命想争抢碗里的汤,结果因为汤匙太长,汤没法送到嘴里,各个饥饿难耐,怨气冲
天。而天堂里,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汤匙,却因为互相帮对方喂食,而轻松地解决
了难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