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斯岁月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透进来的地方
正文

读书解闷,在自己的房间里旅行

(2023-03-12 09:28:27) 下一个

怏怏翻出Xavier de Maistre 的书来读,《A Journey around my room》,给自己一帖精神鸦片。

事出有因。

猪君初夏要去罗德岛开会,希腊的那个罗德岛。本来想和他一起去的,草拟了攻略后查看航班,发现航途曲折迢遥。岛在希腊的最东端,原本属于土耳其,二战以后被意大利人送给了希腊。喜好码字,先合着莎士比亚的韵写了一篇《to go or not to go》,后着手解决how to go。寻找不经雅典、从其它国家直接飞到岛上的可能性,几番比较后宣布放弃。猪先买了一套票,15个小时飞进雅典,歇脚一晚,第二天换希腊的小飞机上岛。归程一次性飞完,历23个小时。他不断底问,去不去?要去赶快买票,还来得及。我悲哀底想,自己是飞不动了。告诉他,怕在路上生病,那样就要拖累了他。自小爱意思,一向爱意思。虽是夫妻也一样坚持:能不麻烦人就不麻烦人。

deMaistre写这本小书也是事出有因。他是个法国军官,跟人决斗,被判在自己的房间里关禁闭42天。他原本是个文青,禁足期间写出一本卧游的游记。

宅家令下曾经指望有人提起这本书,可惜没见着。后来我想,大概因为作者承认卧游是没办法的办法,他还是更愿意出门。我喜欢人说实话。纵然在房间内读书万卷也抵不了行千里路。从前有七月派的一篇小说写,xx(男主)知道自己做不成官了之后就读起陶渊明来。当时读的哈哈笑:读陶渊明挺好,但别假装不想做官。我读deMaistre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deMaistre写,卧游好啊,不用花一分钱,还不劳累筋骨。他在十八世纪里,房间内有几幅画为他提供远方的人物、山水和城廓,有小说和诗集让他走去古代。现在是网络时代,这些天我追了一部15集的记录片《丝绸之路》。丝路一万六千公里,我看了两遍,等于走了一个来回。deMaistre睡在他的床上,指出双层床垫的舒适胜过东方君主的龙床。我也慵懒地躺在床上,想想真是这样,如今人们的卧具都胜过长安城里的皇帝。

昨天我和猪一起下山,把家里一些旧东西捐去good will。猪在店里淘到一个print block,标价十块钱。是一块黑黢黢的木头,有年头了,但纹样仍清晰。印木被很结棍的用过,裂开的边角拿几只铁钉锔住。老旧的铁钉,和那种锔碗的工艺,让木头别具魅力。印木的把手侧面写有一串数字,看样子经历过一场拍卖,或者是从某个库房里剔出来的。猪问我值不值,我说,喜欢就买。放你桌上呵,客人来可以当个话题,装扮马未都。童年经历毁家,看过物的聚散此一生我不玩收藏。别人爱好,我也不会挡着。他去排队付钱,我远远看着,有一种感伤。终归我还是喜欢古老的东西,向往着罗德岛的,就这么错过了。

deMaistre在书里一再地讨论灵魂,他可是一个花花公子呀。是神的安排吧,我想。村里的樱李树爆出了花芽,细小的似如米粒,枝上点点的紫,像隐隐约约的心思。今年不妨学一学deMaistre,把自己的房间从书桌抽屉到床单颜色都细细看一遍,神的安排是最好的。

宗教和deMaistre的书,闹不清楚哪一个是鸦片,或许都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1)
评论
杨和柳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如斯' 的评论 :
你说的1)2)3)这三个故事我都没听说过,如果你有兴致给普通人扫盲就太好了。

我对濒死不感兴趣了,看过了。

但好奇基督教和犹太教的生死观。

知道你忙着写书,惟有浸润其中,与人物和情节深度结合,同哭同乐同喜同悲,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你忙你的吧,有兴致就写点儿命题作文,没兴致就罢了。日子长着呢,话题总有再捡起来的一天。
如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杨和柳' 的评论 :
我对神秘主义没有见解。读到过,知其有,仅此而已。史威登堡和Anita Moorjani我都没读过,你说三个印象,我也举三例吧:

1) 早先对神秘主义不大好,因为沙皇尼古拉二世信的那个神棍,格里戈里·拉斯普京; 2)后来又好了,缘故喜欢鲁米的诗。苏菲派们的大白袍子飞旋起来,喜欢那样的通灵;3)前两年netflix上有部基于史实的英国电影《Dig》,讲考古的。20世纪初神秘主义在英国风行,富孀女主深信通灵,雇佣一个业余考古人在庄园里挖掘出墓冢古船。我非常喜欢那部电影。通灵如今不能被观众接受,神秘主义在电影中隐晦而又唯美地表现出来。不仅女主因之决计进行挖掘,作为挖掘者的男主也因之才坚持了下去。而他们历史性的发掘,如今陈列在大英博物馆,使人无法说通灵皆装神弄鬼。

濒死经验已经有医学、分子生物学层面的探讨,宗教的更多是作为见证,基督教见证灵魂飞升天国,印度教见证轮回。我都似懂非懂。我想,我先好好活过这一生,等离世的时候,自然会知道究竟怎么回事,现在不操那个心。

无论通灵显灵,其中很多人在那里“见证”、说明,灵魂可以跨越生死两界,不死。灵魂不死,人便得着了永生。灵魂死不死我不知道,比较基督教和犹太教的生死观,我认为后者更合理一些 -- 旧约说人死后是要下到坑里躺着去的。deMaistre估计是天主教徒,但他也说,灵魂的归宿是冥界。

我不认为人的出生有什么使命,也不问为何而活。我只是被造者,打算以一个被造者的心态活过我的余生。灵魂对今生有什么意义?就我个人目前而言,在我写往事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在和民国人物相处,更愿意和他们一起待着。他们有着有趣的灵魂。
杨和柳 回复 悄悄话 我不知道你对神秘主义有何见解。

在我过去的阅读体验当中,印象深刻的有三个。

瑞典的史威登堡,他就跟你说的作者类似,以入定的方式让灵魂脱离身体,神游天国,并洋洋洒洒写下了记录,他是个科学家。

三毛在她撒哈拉朋友临死的时候约好了,灵魂要来探访,等她朋友死后,帘子真的动了。她说灵魂的能力有大小,冲破不了阴和阳的分界。

有个印度女的写的濒死体验,Anita Moorjani,她有书有网站,我当时看的时候她的书没中文的,后来翻译成中文了,可见我们中国人对骗子的精神需求有多大。但是,我信吗?我信,因为她的逻辑自洽。

灵魂对我们今生究竟有多大影响?如果,我们来来去去,仅仅作为一个灵魂来完成使命,我们究竟为何而活?我们这辈子究竟应该怎么活?
如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雪中梅' 的评论 :
谢谢雪中梅,平安是福。顺颂春祺。
如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杨和柳' 的评论 :
我这个周末出行,去异地食旅:住一晚吃两餐,灵魂真空虚也。你百无禁忌地写吧,周末在外我不方便回复,回家后一定的。祝周末和码字都畅快。
雪中梅 回复 悄悄话 欣赏了,平安是福。
杨和柳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如斯' 的评论 :
你好好读书,尽情分享。
等周末你文章下了首页,无人问津之时,我再来百无禁忌。
如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杨和柳' 的评论 :
哈哈,由来已久。我少年时将拜伦和唐璜视作一人,艳羡他的人生:风流和写作两不耽误。比较拜伦deMaister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杨和柳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如斯' 的评论 :
他可是个花花公子呀。
*
把我看笑了。瞧把你羡慕的,“他可是花花公子呀,我不是呀,想让我才华横溢?先让我做花花公子才行呀”
*
老天爷说,我给了所有人花花公子的机会,有人活成了囚徒,有人活成了流氓。
当然,大部分人活成了圣人。这句话是为了讨好博客观众,因为我成熟了。
如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风里飞奔' 的评论 :
握手新朋友。
我也怕了转机。转机带给人的焦虑,还有没赶上飞机后的麻烦,我经历过多次,已经受够了。
也讲个故事:有一回我们从欧洲往回飞,因为飞机故障延误起飞,在东岸没接上2nd leg。恰逢东岸遇冬季风暴,旅客都堵在机场上。航空公司给我们的2nd leg排在三天之后,说天气原因不是他们的责任--欧洲的航班接到美国的通知延迟起飞。我为了证明有飞机故障,硬把舌头说出个泡来。最终她们同意去调飞行资料。等从欧洲传过来证据,她们立马换给我们几个小时之后的航班。
如今我不愿意再那么折腾了。
如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问好沈香,这三年我们都是卧游一族,该游山玩水一番了,有没有什么计划?我在寻找夏末秋初的机会,希望能去欧洲。
读了你采访卢燕的文,十分精彩,好羡慕你们在纽约,有机缘遇见那样的老人。看见她们每每都会想,我们这些在红旗下长大的人,太粗糙了一些。
也祝春安。祝文思泉涌,落笔绮丽。
如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杨和柳' 的评论 :
恳请你老人家不要再美女、美女的啦,即便插科打诨。

42天的禁闭,我将之当作是是神的安排--神看他不写可惜了,他随手写写就写成一本经典。他那颗在在情场上忙碌的灵魂,被禁闭强迫着安静下来,之后进入形而上的世界。他的灵魂安静下来后可以进入形而上,我的再安静也进入不了,没有那个知识积累做登天梯,也没有那个才华。他可是个花花公子呀。

潜意识里我对那一套穷好富坏的观念很反感。在我看来,被贫穷局限了的灵魂与其说朴素不如说苍白,并且很多穷人非常坏。因为不想与意识形态正色严辞,就为眼前的这个反例写了反讽的一句,被你捉住了。

古代中国人有讲魂灵,讲的不是心灵,讲的是鬼魂。文革之后的电影小说以“魂”字为标题者泛滥,但凡标题有“魂"字我都不看。我就说这么多,等听你有空拉开讲吧。
风里飞奔 回复 悄悄话 我也喜欢卧游,不用旅途奔波担心各种意外。有一次我们早上从亚历山大坐火车到开罗,下午坐飞机回来,结果因为火车晚了,最后在飞机起飞前两小时到了机场,但机场的人坚持我们必须在起飞前三小时check-in,不让我们上飞机。我老公气坏了,拒绝了我再返回开罗市玩一晚上的要求,直接住在机场旁边的酒店。第二天提前四个小时我们三个人就傻傻的等着上飞机,不幸的是飞机晚了三个小时,于是毫无意外的,我们又错过了connection的航班,非常幸运的去卡塔尔住了一个晚上。从那之后,对稍微复杂点路线我都有了心理障碍。
歲月沈香 回复 悄悄话 读如斯的文总有一股清风徐来的感觉,很喜欢!“卧游”好呀,疫情这几年我也是卧游一族,在家里“读书,游走”,只是没有才华写一本“卧游记”:)如斯的猪先生淘到的木头肯定很美,我也喜欢一些旧东西作为房间的装饰。谢谢如斯美文分享!祝如斯春安!
杨和柳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如斯' 的评论 :
早睡早起的我刚醒,这个话题浮想联翩,很激动。mark下,有空再拉长篇。不想跟你美女来美女去,姐姐来姐姐去,在插科打诨、甜言蜜语的时候用。在谈真正的话题的时候会损害我的理性。
1. 灵魂出游的历史记录,真实。你是否接纳,一个以科学一叶障目的人有时候会诋毁波粒二象性中波的这部分。
2.花花公子和gay的迷人之处。不是所有追逐女人的情场浪子都有资格被称为花花公子的,要把美、人生、艺术、音乐、乃至性谈出与众不同的花花来才行,跟流氓和下流有区别。
3. 魔鬼撒旦的话题的深邃广度以及其语境、词义的污名化,损害了对其哲学探讨的可能
4. 财富的锚定和制度乃至战争以及现今的自由陷阱。49年,以中国为例,不值一提,中国人民和制度及文化尚未摆脱丛林矇昧,根本不值得拿到哲学高度来谈论,不应该以中国来举例,不配。只有埃及、古希腊、乃至印度可谈,东亚是一群把吃、睡理论升华了的低等动物。
如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林下闲人' 的评论 :
谢谢闲人,我也正想着以后要乘一次地中海邮轮呢。这一次不行了。晚安。
如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杨和柳' 的评论 :
被禁足的关系,他要远游只能让灵魂出行或者出窍,估计也受古埃及人认为的灵魂能在睡梦中游离身体的影响。首先是一种写作的手法,借助灵魂来谈思索。当然谈灵魂他就不可避免地要讲一讲生死、永恒的话题,那一些你可以想象。

他认为人的灵魂有着理智和兽性,禁足使他灵魂的理智得到舒展,在无界的时空漫游,与古代希腊罗马的贤哲交流,而等他禁足期满,他的兽性要出门了。他写作此书时虽只有27岁,但对舞会、情场、对女人的服饰都有见解,对情人、丈夫、年轻女士分析的头头是道。他对撒旦的分析很独特,说撒旦对所有人不分好歹的一视同仁,是真正的民主主义分子,只是撒旦的民主是法国大革命式的血腥民主。

1949年以后的教育是穷人是好的,富人是坏的,富人有着丑陋的灵魂,而穷人的是美好的。这个花花公子提供一个反例。他的灵魂丰富活泼,充满自由精神。
如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olebear' 的评论 :
罗德岛 --曾经是医院骑士团的大本营,曾经有过世界七大奇迹的亚历山大灯塔。。但我觉得经不起这么折腾的旅途了,觉得该要让自己的玩心淡下来。真羡慕你们这些身体好的网友。夏天还是会出去走一趟,找个容易去的地方。
林下闲人 回复 悄悄话 查查东地中海邮轮,也许有邮轮在那岛靠岸?
杨和柳 回复 悄悄话 美女,谢谢分享,是否能进一步谈谈花花公子是怎样认识和讨论灵魂的?我乐于跟着博主学习二手知识,一手知识估计我读不懂。
polebear 回复 悄悄话 去呀去呀,这么好的机会!猪君也可以休几天假,你们一起玩玩儿。希腊是个旅游的好地方!现在不去,以后会越发懒得动弹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