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硕士学位可以这么得到吗 ?

(2012-06-07 09:21:51) 下一个

硕士学位可以这么得到吗 ?

材料加工工程 , 锻压工艺及设备 ,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作业 (2 学时 )

羽飞

J 同学是 A 大学材料学院锻压工艺及设备二年纪硕士生 , 她在 A 大学已经当了 6 年的学生 , 是地道的 ” 学姐 ”, 现正在准备她的硕士论文答辩 , 题目是 “ 钛合金叶片精密模锻工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 。 她的硕士答辩委员会成员由她的导师 M 博士 , S 高工 , C 教授和 G 副教授组成 , 他们都是 M 博士帮忙找来的 。但 C 教授在答辩前一周忽然生病住院 , 短期内还不能出院 。 J 同学自己决定找新调来的老师 W 代替 C 教授。

星期一早上 , 她在学校大门口恰巧碰到 W 教授 , 问他能否代替 C 教授成为她硕士 答辩委员会成员 。 W 教授是个善解人意的好心肠先生 , 因为刚到学院里来 , 不太了解学校的潜规则 , 他知道 J 同学在 A 大学本科成绩优秀 , 直升材料学院的研究生 , 学术能力是有的 , 况且这只是一个硕士论文答辩 , 要求也不如博士学位答辩那样高。 他也愿意帮 J 同学的导师 M 女士一个忙 , 因为 M 博士是他的伯乐 , 又是压力加工专业的教研室主任 , 就马上同意了 , 但他同时告诉 J 同学三天后他要去香港出差一天 , 时间有冲突。因为 M 博士希望硕士论文答辩按原计划在 4 天后 , 就是星期五进行。 W 教授告诉 J 同学 , 根据学院规定 , 答辩委员会成员最少需要 2 个星期读她硕士论文 , J 同学告诉 W 教授 , 她也愿意把答辩日期延后。 他们一边聊 , 一边就走到 M 博士的办公室 。

问题 1, 什么是 精密模 ? 有何特点 ? 钛合金叶片是什么 ? 为何要用精密模锻 ?

答 : 精密模锻 (precision die forging) 是一种精密锻压 , 它是在 压 力机上使用精密模具和模座 进 行模 锻 的工 艺 技 术 。

精密模锻的特点是: (1) 精密锻模模槽的形状和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高 , 其型面尺寸精度可控制在 0.15 毫米以内,模 锻 后再 经 化学 铣 切、磨削和振 动 光 饰 、拉榫 头和抛光上漆 等加工工序即可制成叶片 ; (2) 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 部分或减少取消切削加工 , 可用于加工一些难切削加工的零件 ( 如钛、锆、钼、铌等 ) ; (3) 提高锻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 如中、小尺寸的 钛 合金 压 气机叶片 ; (4) 减小加工应力 , 提高工件的承载能力 , 提高产品质量 , 如对性能要求较高的零件 ( 齿轮、涡轮、叶片和航空 发动 机 零件 ); (5) 可得到合理的金属流线分布 , 对于大批量生产的中小型锻件,显著地提高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 (6) 可提高金属填充和凝固 质 量 , 消除疏松和避免热裂,并可取代常 规 的 试铸 法,从而提高了 质 量与效率,降低了成本 。

精密模锻主要应用于如下三个方面: (1) 精化毛坯,用于生产精度较高的零件,如钛合金齿轮和叶片 , 用于代替粗切削加工工序,将精锻工件进行精加工而直接得到成品零件; (2) 精锻零件,用于能达到所需精度的零件生产,可用于制成零件的主要部分, (3) 直接精锻出成品。

精密模 锻 造技 术 已 经 成 为 高性能 发动 机叶片的 关键 制造技 术 。用等温 锻 造技 术 制造 带 叶片的 压 气机整体叶 盘转 子;用 超塑 热 等静 压 和等温 锻 造精化技 术 制造具有无偏析超 细 晶粒及 难 成型的 锻 件毛坯,可提高材料利用率 。

钛合金叶片 Ti-alloy blade 一般指 航空 发动 机 涡轮 叶片 。 飞 机 发动 机 涡轮 叶片作 为 能量 转换 的重要零件之一,在工作 过 程中,承受着多 种复杂 的 应 力。 钛 合金由于其 优 良的高温性能成 为 叶片 锻 造的理想材料 , 其 密度是 镍 基合金的一半, 可 使整个 飞 机 发动 机大幅减重, 进 而增加推力 。 钛 合金材料具有比 强 度高、比重小,在 较 高温度下具有耐 热强 度、高的塑性、疲 劳强 度、耐腐 蚀 以及 好 的断裂 韧 性、小的缺口敏感性等 优 点,在航空 发动 机中的 应 用日益增加。

由于 钛 合金叶片材料昂 贵 ,型面 复杂 , 产 品 质 量要求 严 格,而且机械加工 难 度很大,因此美国 , 加拿大普遍采用精密 锻 造方法生 产锻 件,并已形成成熟的精 锻 工 艺 。 国内在 航空 发动 机的 钛 合金叶片基本上采用普通模 锻 生 产 ,质量不过关 , 但由于受到一些 设备 和技 术 方面的制 约 ,精 锻 工 艺还 不很成熟。
问题二 , 什么是计算机辅助设计 ? CAD 在精密模锻中有何用处 ?

答 :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 利用 计 算机及其 图 形 设备 帮助 设计 人 员进 行 设计的 工作 , 即 CAD 。在工程和 产 品 设计 中, 用 计 算机担 负计 算、分析、信息存 储 和制 图 等 项 工作。通常用 计 算机 对 不同方案 进 行 计 算、分析和比 较 ,来决定最 优 方案;各 种设计 信 息, 快速地 检 索存放在 计 算机的内存或外存设备中数字的、文字的、 图 形的信息;可以利用 计 算机 进 行 图 形数据 加工工作。

通常情况下 , 通过精密 锻 造的 预测 模型和 计 算机模 拟 技 术可实现实 体造型和 模 锻过 程的模 拟 仿真 。目前 , 精密 锻 造精度和 质 量主要依靠 电脑对锻 造 过 程 进 行控 制,来 获 取所需的 锻 件精度和 质 量 。

听完 J 同学的纠结和述苦 , M 博士请 J 同学到办公室外等一下 , 等会儿再告诉她答辩是否延期 。 W 教授告诉 M 博士如果答辩 4 天后进行 , 他没有时间去细读 J 同学的硕士论文 , 因为他现在要准备三天后在香港的学术会议。在星期五以前 , 他最多只有 30 分钟时间去读 J 同学 60 页的硕士论文。 M 博士明确告诉 W 教授不需要他花那么多时间去读 J 的论文 , J 同学只需要一个教授来做答辩委员会成员 , 并批准她得到硕士学位。 M 博士暗示 , J 同学成绩优秀 , 学院打算让她硕士毕业后 , 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问题讨论

  1. W 教授和 M 博士处理 J 同学答辩时间冲突的正确方式应该是什么 ?
  2. W 教授和 M 博士犯了哪些错误 ?
  3. 请讨论一下该事情对 J 同学有何影响
  4. 当 M 博士明确告诉 W 教授不需要他花那么多时间去读 J 的论文 , J 同学只需要一个教授来做答辩委员会成员来批准她得到硕士学位 , W 教授正确的反应应该是什么 ?

W 教授坚持把答辩时间延后一星期 , 他好有时间通读 J 同学的硕士论文 , 根据学院规定 , 这种情况答辩委员会应该把答辩时间延后。 W 教授向 M 博士提到 , 一般情况都是论文评阅人审完硕士论文后 , 给出修改意见 , 让学生改完其中的暇疵 , 再进行答辩 , 答辩完毕后 , 学位申请人回避 , 由答辩委员会讨论决定 , 是否授于 J 同学硕士学位 , 在学院中还有一个规定 , 答辩委员会还可以当场决定 , J 同学是否有资格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但 M 博士以系主任的身份坚持答辩在星期五 , 即四天后进行。 W 教授只好同意。

M 博士和 S 高工在从事 ” 置氢钛合金叶片 精密模锻 过程组织性能 ” 联合研究。 它 研究 航空 发动 机 钛 合金 转 子叶片的精 锻 工 艺 ,包括 钛 合金 置 氢 精 锻 叶片模具的 设计 方法、叶片 置 氢 精 锻 工 艺 以及 对钛 合金 置 氢 精 锻 叶 片的 组织 性能 的影响 , 挤压镶块 的 设计 、 置 氢 精 锻 工 艺 中的 挤 杆工 艺 、 润 滑、 预锻 和 终锻变 形程度的 计 算机有限元模拟以及 置 氢锻 造温度、 变 形程度 对 精 锻 叶片 组织 性能的影响。
他们 研究 还包括钛 合金叶片精 锻 中模具的 设计 方法和思路,精 锻 工 艺 中工 艺 流程的制定, 锻 造温度和 变 形程度 对钛 合金叶片内部 组织 性能影响,精 锻时 始 锻 温度和 变 形程度的最 佳工 艺 参数 。 因为 始 锻 温度和 变 形程度控制不好 , 叶片型面波 纹 度过大 , 可能造成叶片接口不平 , 发生 发动 机喘振故障。 M 博士和 S 高工的联合研究开始是很有意义的 , 并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

问题 3, 什么是 合金 ?

答 : 因为钛合金 锻 造 变 形抗力大、且 变 形温度高 , 锻 造 难度大 。 钛 合金由于其 优 良的高温性能成 为 航空 发动 机叶片 锻 造的理想材料 , 但是其锻造变形抗力大 、 变 形温度高 , 锻造非常困难 。 钛 合金 氢处 理技 术 , 即把 氢 作 为临时 性的合金化元素 , 利用 钛 合金的 氢 致高温增塑原理以及真空退火脱 氢热处 理来改善 钛 合金的 热 加工性能 。

M 博士搞的 钛 合金 置 氢 技 术 , 就是把 氢 作 为临时 性的合金化元素 , 利用 钛 合金的 氢 致高温增塑现象提高其塑性 热 加工性能 , 精密模锻成型后 , 再 用真空退火 热处 理来脱 氢 。这是一个天才大胆的技术思路 , 本质上讲 , 这是个把 ” 以毒攻毒 ” 的中医思想运用到材料加工研究中。固溶于 钛合金 中的 氢 是造成白点 类氢 脆的主要原因。 在大气下 锻造 的叶片,溶解于其中的 氢 量 较 高 , [H]≥2.5 ~ 3.5cm3/100g, 而 氢 在 钛合金 中的固溶度随温度下降而降低。若不将 氢 脱除, 钛合金就会产 生 氢 脆或气孔 。特别是航空发动机叶片更不能有任何瑕疵。因为瑕疵叶片会增加断裂故障几率 , 是 危 及 飞 行安全的重大故障 隐 患 , 所以要求 发动 机返修率 < 1% 。

M 博士采用的 真空退火 热处 理实际上是抄现成的 高合金 钢 退火 (dehydrogenation annealing) 热处理工艺 。就是 钛合金 在 锻 造后先 进 行一次完全退火, 细 化晶粒 组织 ,使 氢 均匀分布,其后尽快冷到 300-350 ℃ 左右,稍后再升温至 560 ~ 660¨C 内保温脱 氢 。 这种 退火生产的 合金钢一般只是民用 , 很少用于航空工业 , 因为氢不是那么容易去掉的。

进 行脱 氢 退火 时 , 须选择氢 在 钛合金 中固溶度小、 扩 散速度大的温度范 围 内 进 行。 氢 在 等 轴 α 相沿 马 氏体 α ˊ 相 针 状分布 中的固溶度比弥散分布大一些,它的 扩 散系数 却比弥散分布小 。所以 ,脱 氢 退火 应选择 在等 轴 α 相呈弥散分布的共析 转变 温度以下温度范 围 内。在高温下退火能提高脱 氢 速度,但易粗化晶粒,且受到 氢 溶解度 较 大的限制 和影响,不 仅 脱 氢 效果不好, 还 会 带 来性能下降的后果。 对 于大的 钛合金锻 件,可尽快从等 轴 α 相沿 马 氏体 α ˊ 相 针 状分布 区冷到 等 轴 α 相呈弥散分布 转变 速度最大的温度范 围 内,即 “TTT” 曲 线 上的鼻尖区内保温,使之充分 转变 等 轴 α 相呈弥散分布共析 组织 。 钛 合金叶片从脱 氢热处 理前的 针 状 马 氏体 α ˊ 相 转变为 固溶 时 效后的双 态组织 , M 博士采用的 热处 理工 艺为 700-750 ℃ 真空退火 脱 氢热处 理保温 5-6 小 时 , 再 900-950 ℃ 退火 1 小 时 后 400- 450 ℃ 时 效 4-5 小 时 。

这看似简单 , 实际上是个不易操作和控制的热处理工艺 , 首先 , 涡动叶片尺寸较大且复杂 , 其中心厚度 69.6 毫米 , 叶身水平弦长长 458 毫米 , 叶片的实际弦长 560 毫米 , 弦宽 167.7 毫米 , 叶身最厚处 22.57 毫米 , 页身排气边最薄处 1 毫米 , 叶片总长 615 毫米 , 高温钛合金无余量精锻涡轮叶片 , 型面公差为 1.6 毫米 , 环长公差为 1.5 毫米 , 叶身部分为厚薄不均的空间曲面 , , 生产过程尺寸精度控制困难 , 只有靠模具质量来保证煅件尺寸精度。为避免 发动 机喘振故障 , 要求 锻件的复杂流道和叶片的锻造表面粗糙度 ≤6.5μm, 叶片尺寸公差 ≤±2.1 mm, 整体呈螺旋状 , 有斜度和折边 , 成型困难 , 热传导的尺寸效应影响大。

热 速度 过 快, 变 形 开 裂的 倾 向加大,保温 时间 不足, 组织转变 不充分 , 保温 时间过长 ,淬火后力学性能会有比 较 大的影响 。 M 博士建议的 热处 理工 艺要求快速 升温 。在保 证 不 开 裂的情况下,其实升温快速 还 是可以的, 细 化晶粒,但是大型 锻 件 一般 不这么赌博冒 险 ,有严格的 规 程要求来控制加 热 速度,传统的工艺是 650-700 ℃保温,然后再增加升温速 度到 750 ℃ 。

M 博士的工艺设计思路出了问题 , 真空退火炉在 750°C 以下,一般要采用循 环搅 拌,一般我 们讨论 都是空炉升温,从常温升到 700 °C 一般需要 100 分钟 , 从 750°C 到 900°C ,不需约 30 分钟。 , M 博士建议适宜的 热处 理工 艺应该没有包括升温和降温时间 , 950 ℃应该是随炉冷却 , 不会是拿出来空冷 。这种由合金纲退火 - 时效工艺简单扩展得到的脱氢工艺效果其实不太好 , 只要仔细观察 , 就会发现涡轮 叶片表面有腐 蚀 痕迹 , 就是叶片存在极 细 小的裂 纹 , 一般用经荧 光 检查就可 得到 验证 。所以 M 博士的脱氢工艺并不能满足航空叶片无暇踟的高要求 , 这在学术界早就有定论了。

金属材料失效有一半和氢有关 , 氢是世界上最小的原子 , 它可以无阻碍扩展到钛合金的任何地方并形成白点。人类研究氢脆现象已有 100 年以上的历史 , 在去氢的问题上花了天文数字的金钱 , 还是对氢脆无能为力。 M 博士想靠简简单单的热处理工艺去氢达到航空工业的苛刻要求 , 有给人异想天开的感觉。如果 M 博士采用的 热处 理工 艺 : 700-750 ℃ 真空退火 脱 氢热处 理保温 5-6 小 时 , 再 900-950 ℃ 退火 1 小 时 后 400- 450 ℃ 时 效 4-5 小 时 , 可以脱 氢来生产飞机发动机叶片 , 人类的物理 , 化学基本知识可以改变了 , 可以推荐获得诺贝儿奖 , M 博士应该有这个自知之明 , 要求一个锻压专业人士去吃热处理这碗饭 , 也有点过分了 。 W 教授一直这么认为。

W 教授是个负责任的教师 , 他在香港没有休息 , 挤时间通读了 “ 钛合金叶片精密模锻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 硕士论文 , 对 J 同学的研究有了新的认识 , 便胸有成竹地参加了 J 同学的答辩。因为 J 同学本科成绩优秀 , M 博士是学院唯一的女教授 , 又是系主任 , 所谓 ” 强将手下无弱兵 ”, 那时 , W 教授对 J 同学的能力毫不怀疑。答辩先由 J 同学讲解她的研究 , 再由答辩委员会提问。教授提的问题都是一般由易到难 , G 副教授第一个提问 , 都是些论文上的现成问题 , 如 ” 什么是 CAD, 通过精密 锻 造的 预测 模型 实现实 体造型和 模 锻过 程的模 拟 仿真和实验数据的吻合情况如何 ?”J 同学都是对答如流 , 看得出 , G 副教授很满意 J 同学的答辩 。

J 同学采用现成的 置 氢钛 合金高温 变 形 时 内 变 量微 观组织 CAD 模型,是 置 氢 钢铁高温变形微观组织模型的简单扩展 , 她 结 合有限元法 对 置 氢钛 合金叶片在等温 锻 造 过 程中初生理相晶粒尺寸 的演 变进 行了数 值 模 拟 ,研究了 钛 合金叶片在等温 锻 造 过 程中初生 相的分布及晶粒尺寸的 变 化与氢分布关系。她的研究 结 果是:初生 α 相晶粒尺寸随着 变 形温度升高而减 小; 压 下量越大, 氢含量越高 , 晶粒尺寸越小;晶粒尺寸和 置 氢量 随着上模速度的 增大而减小。

其实这是一个有前提条件的结论 , 温度 , 升温速度和保温时间 , J 同学在她的硕士论文中认为升温快可以 细 化晶粒 , 理 论讲 上增大加 热 速度, 满 足原子相 变 所需的能量起伏 , 来越过晶格势垒, 单 位体 积 内可以形核的原子数目就会增加,本 质 晶粒度就 变细 小。因而快速升温可能 细 化晶粒 , 提高锻件热塑性。

但是加 热 速度 过 快,锻件外面温度高 , 里面温度低 , 加 热时锻 件所受的 热应 力 为 :表面受拉 应 力,心部受 压应 力 , 热应 力超 过 材料的屈服 强 度就会 产 生 变 形,超 过 断裂 强 度就会 开 裂 , 升温速度 过 快也会 导 致 变 形加 剧 。即 快速升温,内外温差大, 热应 力增大, 对 于小型且形状 简单 的 锻 件 还 可以,对于大型复杂的叶片有 开 裂 变 形超差的危 险 。在有 些情况中 , 较快的加热速度有可能造成部分晶粒异常长大 , 产 生混晶 , 氢更容易在混晶中团聚形成的白点。 这里也 没什 么规 律,因为没有 资 料 给 出确切的理论和定量的数据,有人认为 , 热处理炉内温差大 , 造成 晶粒异常长大 , 也 有人认为先形核的 长 大速度大于后期行核速度造成异常 长 大,即混晶 , 氢在混晶中固溶度提高 , 更容易在混晶中团聚形成的白点。所以加 热 速度 对退氢处理是很重要的 。

保温 时间也 要控制好, 较 短 则 不能充分 转变 , 氢不能及时脱掉 , 组织 不 够 均匀; 较长则 容易引起晶粒 长 大 , 氢的溶解度反而可能增大。 计算机 CAD 模拟完全取决于模型和初始条件 , 模型不完全 , 初始条件不充分 , 模拟结果肯定不好 。 这些问题 , J 同学在她的硕士论文中都没有提到 , 她又不是学热处理和计算机的 , 反正不是博士学位答辩嘛 。

W 教授问的第一个问题很简单 : “ 什么是精密模锻 ? 有何特点 ? 钛合金叶片是什么 ? 为何要用精密模锻 ?”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 没想到 J 同学竟没能答上来 , 这时 M 博士赶紧出来打圆场。 W 教授很快发现 , 只要 J 同学答不上来 , M 博士就把话题岔开。

W 教授开始担心 , J 同学是否能回答有关她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 , 尽管答案清清楚楚地写在她的论文上 。答辩的和写论文的就象两个人一样。

答辩委员会的 S 博士是一家大厂的高工 , 他也是 M 博士的好友兼项目合作人 。 J 同学的精密模锻实验就是在他们公司做的 。 他同样问了 J 同学一些基本问题 “ 什么是计算机辅助设计 ? CAD 在精密模锻中有何用处 ?”; “CAD 在精密模锻中预测并消除疏松和热列效果怎么样 ?” “CAD 的结果和实际生产吻合得怎么样 ?” “ 疏松造成锻造开裂的机理有哪些 ?” 这些问题 , 平时灵牙利齿的 J 同学变得苯嘴苯舌 , 她含糊不清的回答 , 给人感觉她对自己的知识并不自信 。

W 教授也知道 , 答辩也是需要锻炼的 , 很多优秀的学生会读书 , 会考试 , 但并不会把自己的知识讲出来 , “ 茶壶里煮汤元 — 倒不出来。 ” 特别是在众目睽睽之下 , 越紧张越说不出来 。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 J 同学研究太深入 , 忘记准备这些基本的东西 , 一下子答不上来 , 也是可以原谅的。

好在 M 博士一发现 J 同学答不上来 , 就马上插入答案或解释 , 免得 J 同学下不了台 。 W 教授也后悔没有时间和 J 同学在答辩前好好谈一谈 , 了解一下她的具体情况 , 有什么可以帮助她的 , 培养出一个研究生也是不容易的。 W 教授决定延长答辩时间 , 经委员会同意 , 他翻开 J 同学的硕士论文 , 从头到尾 , 循序渐进 , 和和气气地和 J 同学交流 , 要搞清楚 J 同学是不懂呢 , 还是因为紧张讲不出 , 因为他必须对学生和学校负责。原本一小时的提问 , 在 W 教授这里花了 3 小时。

W 教授最后明白了 , 研究实际上是 M 博士的 , J 同学既没有深入进去 , 也不能解释她的硕士论文 , 甚至连基本的原理方法都不明白 。 5 小时的硕士答辩结束了 , 委员会请 J 同学回避 , 当 M 博士 , G 副教授和 S 高工准备签字授于 J 同学硕士学位时 , W 教授提出 J 同学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 , 来达到学校规定的硕士学位标准。

M 博士当然不同意 : 她的学生哪有不能毕业的道理 , 如果连一个硕士生都毕不了业 , 那她那一大堆博士生怎么办 ? M 博士原本想让 J 同学答辩进行得越早越好 , 拿个优秀 , 好继续读自己的博士生 , 给她的父母有个交代。 她自己也好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明年的基金。其实 J 同学没有用太多的时间做实验 , 她只好把自己的一些工作拿给 J 同学做论文。

这时已经是已周五下午 5:00, 大家决定星期一再开会讨论 J 同学的硕士学位问题。

星期天 W 教授亲自找到 J 同学的同寝室女生 B 和学院教务处 C 老师了解情况 , 原来 J 同学是 G 副教授的外甥女 , 在星期三的晚上 , B 同学听到 J 同学在寝室用手机向 G 副教授打听答辩问题。 J 同学是 A 大学教师子女 , 她高中的学习并不好 , 也不擅长考试 , 只要是严格的闭卷考试 , 她都考得不好 , 只是因为教师子女加分进入 A 大学材料学院。进入 A 大学 , 她就如鱼得水 , 她有三大法宝 , 让她本科成绩优秀保送研究生。一 , A 大学材料系本科专业课基本没有闭卷考试 , 也很难定量分析学生的优劣 , J 同学写得一手好字 , 往往给阅卷老师好印象 ,“ 字是敲门砖嘛 ”, 去抄别人的作业 , 也可以得高分 ; 二 , 教师子女自然比别的同学人脉丰富 , 门坎精 , 加上 J 同学 灵牙利齿 , 善解人意 , 套起瓷来 , 老师一般都高抬贵手 ; 三 , G 副教授几乎每门课都关心 J 同学 , 学院的老师大多卖他的面子。听到这些 , W 教授开始担心 J 同学能否得到硕士学位了 , 根据学术回避制度规定 , G 副教授根本不应搀和 J 同学的功课和论文答辩 , 很明显 G 副教授 , M 博士和答辩委员会都违规了。 W 教授真的是杞人忧天吗 ?

问题讨论

  1. 如果同意 J 同学得到硕士学位 , 对 J 同学 ,. W 教授 , 答辩委员会有什么好处 ?
  2. 谁会间接受益 ?
  3. 你认为 W 教授应该让 J 同学得到硕士学位吗 ?
  4. M 博士对 J 同学的帮助是合适的吗 ?

伦理观点

这个案例很有特色 , 在这里导师 , 学生 , 答辩委员会成员 , 每个人扮演的角色 , 责任和义务 , 个人利益都值得分析 。他们之间的互动和互相影响也值得进一步深入的伦理分析。

J 同学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要给自己找到一合适的答辩委员会成员确实难为她了 , 这本应是 M 博士的工作 。 试想一个长期呆在学校的学生 , 哪有那么多机会去认识教授 ? 她主动找到 W 教授 , 却面临两位教授之间的时间冲突 ,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答辩延期 , 但 M 博士却坚持原定时间进行答辩 , 是怕 J 同学利用 M 博士的研究夜长梦多 , 爆光影响自己的面子 , 对 J 同学的父母不好交代 , 也是让自己可以多点时间申请项目 。

W 教授愿意帮忙对 J 同学来说是雪中送碳 , 他不愿意参加没有准备的硕士生答辩 。 作为一个新老师 , 他想把工作做得完美无缺 , 特别是他所尊敬的系主任的学生 , 他不想做得一塌糊涂 。 W 教授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满足 M 博士的时间安排。

M 博士的日程表似乎是让答辩按时完成 , 她对 W 教授的学术观点不需要也不感兴趣 , 她只需要 W 教授在 J 同学的硕士论文上签字通过 , 她实际上在滥用职权让 J 同学和 W 教授服从她的时间安排 。

W 教授要求更多的时间来读 J 同学的论文 , 这个要求是合理的 , 这是他的权利 。但 M 博士明确提出 , 她只需要 W 教授的橡皮图章 , 并不需要他的学术建议 , 这可以从她的话 , 和她明知 W 教授要出差 , 只给 4 他天时间就可以看出。 W 教授还是把学生的利益 , 和系主任的建议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 ,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 W 教授是个负责任的学者。他 冒着得罪 M 博士的风险 , 要求更多的时间来读论文 , 和讯问 J 同学的硕士论文 。 W 教授肯定是考虑过得罪 M 博士会伤害自己的利益。同样 , 得罪 J 同学也就得罪了自己的同事 , 她的父母和 G 副教授 ,W 教授都考虑过这些因素。

伦理观点 : 谁会得到好处 ?

J 同学可能觉得马上进行答辩对她有好处 , 这可从她一大早就找到 W 教授看出 。 W 教授在答辩中考虑的是学生利益和学校的声誉 , 因为 J 同学必须学会在压力下把自己的学术观点讲出来 , 这是她的功课。最简单的方式是 W 教授允许 J 同学通过答辩 , 如果 W 教授坚持自己的立场 , M 博士可以把他踢出答辩委员会 , 另外找教授让 J 同学得到硕士学位。

M 博士让她的学生按自己的时间表毕业这一点上 , 她是受 益者。案例虽然没有讲她为什么非要在星期五答辩 , 我们可以猜测她可能是想早点让学生答辩完事 , 她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报告 , 申请项目和发表文章。尽管她已经是博导和教授 , 也还有文章和经费的压力 , 这些都可能成为影响她行为的内因。一个外因可能是 J 同学的项目已经延期了 , 她想让她早点毕业赶紧把项目结题了。我们也可以猜测 S 高工愿意让 J 同学得到硕士学位 , 因为他和 M 博士是朋友和合作伙伴 , 他肯定不想影响他们以后的合作研究。

M 博士没觉得自己的工艺有什么问题。下面的人都不想沾手 , 都躲。下面的研究人员基本听上面的。根本不知道 该 做什 么 。 这 就是国情嘛。 因 为 M 博士也是本科 - 研究生 - 教师 - 教授长大的 , 不是从基层一 步 一 步 起来 的 , 对实际工艺从未参与 , 闹这样的笑话一点也不奇怪 。

可能的副作用

当 W 教授发现 J 同学知识不够时 , 他应该知道直接说出来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让 J 同学得到硕士学位 , 并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 可以想象 J 同学由于基本功不够 , 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困难。她可能会非常吃力不讨好地从事她的博士论文工作 , 有可能得到博士学位 , 也有可能由于基础不够答辩失败。 M 博士和 G 副教授选择让她得到硕士学位 , 实际上是在伤害 J 同学 , 让她觉得靠走后门 , 不靠自己努力 , 也可以得到学位。如果教育是让学生模仿老师 , 那么教师必须认识到 , 学生模仿的不仅是老师的行为 , 而且是老师的选择。可以想象 J 同学以后当了教授 , 也会这样允许她的学生作弊。

另一个需要考滤的情况是 , 允许 J 同学一知半解地通过答辩 , M 博士也可能让她继续攻读并获得博士学位 , 这会误导 J 同学认为可以不劳而获得学位 , 因为 M 博士会让她过关的 。如果真的是这样 , J 同学以后会犯更大的错误。

如果让 J 同学得到硕士学位 , W 教授和答辩委员会其他人可能名誉受损 , J 同学以后的学术生涯也会受到影响 , 因为 J 同学并不具备获得硕士学位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以后会找机会讨论为了论文 , 文章 , 学位和提职称 , 怎么做才是道德的。不道德的行为总会给当事人很多压力 , 这个情况也是很重要的 , 诚实和道德的人在面对着些压力的时候总是会采用不同的办法和走不同的路。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是 , J 同学在该事件中受到的伤害 , 如果 J 同学没有足够的知识和工作来获得学位 , 这会伤害这些老师们的名誉 。

有的教授认为 , 课题研究小组一般有 3 个目的 , 1) 做研究 , 2) 训练学生 , 3) 拿资金做研究和教育学生 ; M 博士显然是为了达到第 1 和 3 个目的 , 来牺牲她的学生。

我们在这里不想争论 , 但相信有这种想法的教授对大学研究是非常短视的 , 如果问一般的研究人员 , 他们可能会这么回答 , 因为学校和他们的领导希望他们这么回答 。但是 , 我认为 , 让这些科学家坦率地回答 , 他可能会认为 , 课题研究小组一般有 4 个目的 , 1) 赢得名誉和认同 , 2) 发现新知识 , 3) 做点对人类有益的事 , 4) 有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方向 , 可以有足够的资金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这 4 个人目标和前 3 个利它目的 ( 做研究 , 训练学生 , 拿资金 ) 有时 是有矛盾的 。

从这方面来看 , M 博士应该对培养她的学生是有兴趣的 , 学生学得好 , 她的面子也好看 。 M 博士肯定也想出名 , 发现新的知识 , 做点对人类有益的事 , 有一个好一点的职业。她的学生 J 同学就是她达到这些个人目标的手段 , J 同学的论文做得好 , 她的名誉会增加。说她不关心 J 同学的利益 , 很难让人信服 , 除非 J 同学很快毕业去别的研究小组 , M 博士可能是想让 J 同学成才越快越好。

M 博士显然不明白 , 一个不合格的博士生会毁掉很多好学生的名誉 。一般这种情况 , 可以自我完善 , 自我改进。如果 J 同学表现低劣 , 造假东窗事发 , M 博士很难再招到研究生了。

锻压工程师都希望材料有橡胶那样的弹性 , 聚乙 烯树 脂的热塑性 , 用 氢 作 为临时 性的合金化元素 , 利用 钛 合金的 氢 致高温增塑现象提高其塑性 热 加工性能 , 精密模锻成型后 , 再 用真空退火 热处 理来脱 氢 , 来满足航空工业 1% 返修率的要求 , 在学术界早有结论 , 这是行不通的 , 她这种逆向思维的研究工作 , 只有两个结果 , 学术欺诈和 NOBEL 奖金 。 M 博士应该有这个风险意识 , 如果效果不好 , M 博士也很难再拿到基金 , 因为申请基金有点象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规律 , 好的研究成果才能拿到钱。

(2012 年 6 月 6 日完成于温哥华克拉里花园家中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