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湖秋枫

边跑边看边吃边喝游世界
个人资料
plum59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不一般的南部非洲(下)

(2025-08-28 04:59:42) 下一个

【接前篇】

要去的野生动物保留地在北方边境省份林波波(Limpopo)。这省跟三个非洲国家交界: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三分之二是穷国。抵达约翰内斯堡机场后,还要再坐三个小时大巴车才能到。这条高速路N1,从南到北全长两千公里,120公里时速,是南非最体面的国家公路。Maggie说,南非也有严重的外来偷渡客问题,从北向南的大巴车通常会被警察叫停,检查乘客身份;今天是向北行驶,没有这个问题。但是返回Joburg时有可能遇到检查。

在机场候机时,跟Maggie坐在一起,问她南非目前的状况。她说南非自从2009年祖马上任总统后开始全面恶化,直到他2018年下台。现在南非经济不好,但最严重的问题是腐败。政府工作人员腐败现象很普遍,警察也不例外。她有一次开车超速被警察拦住,说要罚R2,000(大约合110 USD)。可警察却私下说,要是付他现金200就可以走了,而且违章不记录在案。这诱惑力太大了,一般肇事者都会接受私了。利己又利他,何乐而不为。李子没好意思问她是否接受了私了。李子用手机偷偷查看一下南非的腐败指数(CPI)。OMG,简直糟糕透了,把东大甩出几条街。

南非的国道N1

中途在公路服务区停留两次,游客们下车活动一下:排队上厕所,或者在小卖部里买咖啡,snack之类。

加油站的store

忽然来了个警察。警察把摩托车停门外,也进去买咖啡。

这摩托挺高级,还是BMW的。

TMPD代表茨瓦内都市(Tshwane Metropolitan)警察局。这个都市区很大,四百万人口,把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也包括在内了。南非警察分国家警察和地方警察。警察能挣多少钱?每月平均工资合一千美元出头吧。在大城市算中等收入,不富裕。这次还要去津巴布韦,Maggie说,比南非情况更糟,警察会无中生有地说你犯规了,然后跟你”私了“。

到达马布拉狩猎营地已经下午一点半。员工们在门口欢迎游客,递上冷饮,凉毛巾。众人领到各自的房门钥匙后,便去吃午餐。

午餐是有牛肉海鲜的自助餐

做饭的像是个印度人。不过,一看饭的模样就知道大师傅的手艺如何了。

供来客住的房屋是一间间独立的猎屋。房间里用具摆设齐全,跟一般旅馆房间别无二致。外观却是独特的南非风格。房屋的顶棚是”草瓦“,就是用草秸秆叠筑而成(叫"thatched roof"),下大雨不漏水。李子感到疑惑:不用瓦的房子也能住人?草顶棚子不少见,从加勒比,地中海到夏威夷,到处都有。住宅屋顶要滴水不漏才行。特地去问了工作人员和Maggie, 这茅草顶下是不是有防水毡子或塑料布隔雨。他们回答说没有,下再大的雨也不用担心漏水。现在也有些是伪南非式住宅,为了体现传统外观,把西式的住宅房顶上再安个草顶。都是富人钱太多烧的。

适合做屋顶的茅草有好几种。这个猎营的房顶用的是南非草原上一种高草。他们管这种草叫Thatching grass(学名:Hyparrhenia rufa)。这些草杆还要事先做防火处理。一般的草瓦顶寿命能维持15-20年,如果定期维修的话。跟中国瓦匠美国roofer一样,南非搭草屋顶的也是一种职业,叫撒切尔(Thatcher),还有专门的公司经营,能搞懂这行就是当英国首相的料,前途无量。

马布拉的猎屋

李子花时间好好研究了一下顶棚的构造。

从屋檐下望去,草杆鳞次栉比,压缝整齐。屋顶坡度大,让雨水排得快,才能不漏雨。

不过,中国人民还是喜欢住带的房子。

吃完中饭回到房间里,发现行李还没送到。

马布拉营地面积不大,想跑步的话只能出大门。虽然门大敞,门边上立了个告示,说大门外有“危险的动物”。锻炼只能去健身房了,跑步被狮子叼走就不太健康了。李子便去柜台询问,顺便打听一下健身房在什么地方。柜台的黑小姐说没有健身房,跑步只能在院子里。

问起行李,她一脸无辜,抓起电话,咭呖哇啦说了一通听不懂一句的外语,然后通知说:送错房间了。管送行李的是几个黑人小伙子,英语不灵光。在南非边远地区,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像向导,电工,一般还是白人干。大城市里受过高等教育的黑人挺多,坐在开普敦Cafe里的geeks有黑有白,全在敲笔记本电脑。

接下来就是下午三点半乘车外出游猎(Safari)。六点钟日落,满打满算三个小时daylight。马布拉安排的Safari一天两次,早晚各一次。早晨还要早起,日出前出发。早晚是动物出来揽食的时间,是全天最活跃的时候,比较容易看到。早出晚归,中间有五个多小时没安排活动,除了吃饭,无处可去。

车是敞篷丰田陆地巡洋舰,四排座,除了司机兼向导,还能坐十个人。这个团分乘三辆车。我们这辆车的向导是个二十多岁的白人小伙子,叫Ethan,像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

这片野生动物园占地三万英亩,合120平方公里,中间被一条公路一劈两半。路两边有铁栅栏围着,过马路出门进门还得用电子钥匙。估计每年Safari的收益不错,不然连铁栅栏都修不起。能赚钱才有人来投资,目前的东家是印度大亨Vijay Mallya。保留地土地虽然私有,但生态环境由政府管理, 私人不能随意捕猎。Ethan说来这里偷猎的人不少,所以时常能见到警察执法。偷猎团伙时常拒捕,跟警察交火。上次有个偷猎者被警察打伤后潜逃,成了狮子们的晚餐,后来地里只找到几块人骨头。

当天见到的动物不多。不过比起以前在印度的safari,还是颇有收获。那次只见到一只昏睡不醒的老虎,白费一个下午。食草动物数量多,遍地都是,总是在吃。食肉动物除了鳄鱼,没见着一个。

白犀牛

在马布拉见到了白犀牛。因为偷猎的缘故,南非的白犀牛和黑犀牛数量大量减少,已经被列为濒危的物种。

犀牛背上常会有些红嘴啄牛鸟(Red billed oxpecker)

这些鸟喜欢吃犀牛身上的寄生虫,清理牛身上的死皮,打扫卫生。还不仅这些,这些鸟还能救牛命。近年澳洲学者发现,如果啄牛鸟发现有偷猎人出现,会发出一种声音预警。犀牛会赶紧逃掉。

蓝角马(Blue Wildebeest)

非洲水牛

水牛领土意识强,要是狮子误入它们的领土,它们会团结起来把狮子赶走。所以狮子一般不去惹成年水牛。野生非洲水牛近些年来大幅减少,主要是因为过度捕猎,合法非法都有。据Ethan说,经常有猎人被水牛干掉。最近媒体报导,一个来自得克萨斯的竞技猎手Asher Watkins在林波波捕猎时遭一只“unprovoked”水牛的突袭丧生。据报道,网上不仅没人哀悼,反而还庆祝。

非洲野猪 (warthogs)

马布拉的禽类很多,有的连谷歌都不能准确验明正身,只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巨鹭

食蜥鵟

水石鸻 (Water thick-knee)

这种鸟据说喜欢住水边,跟鳄鱼做邻居。鳄鱼不仅不惹它们,还为它们提供保护。

南非犀鸟(Hornbill)

日落时分,三位向导决定放松片刻,找了一片空地,三辆车停在一起。向导准备了冰镇啤酒,摆好小吃。众人聚在车边,边吃边聊。

 这团除了两对住加拿大,都是美国来的。基本都是60以上,没有太年轻的。一共八对夫妇,还有一对男同志;单行的也有朋友结伴而行。年龄最大的是加州来的吉妮,七十七了,走不了路还要坐轮椅。团里的人都帮她拎裹行李。

这个旅游公司有个老规矩:第一天见面每人通报完姓甚名谁,居住地以后,还要说出是这次是第几次随他们公司出游。每次都能听到十次以上的人。最多的是十七次。我们这是第五次随Gate 1,已进入小康的行列。跟同一个公司游的次数多了,难免以后还能碰见。这次就有几位以前去过巴尔干,这次久别重逢,还记得彼此的名字。走得勤了,世界就变小了。

几分钟内,几位向导七手八脚把吃喝准备好,酒吧开始营业。

小吃有干果,水果干,香肠干,糕点团。

最有南非特色的香肠干,南非人叫Droewors;除了香肠外别的都很甜。以前李子很爱吃南非的这种香肠干儿,很有嚼头。现在咬起来像车轮胎,太费牙齿。南非还有一种咸牛肉干,叫biltong,也不省牙齿。

南非的Pilsner

在残阳照耀下,站在非洲原野里,人们分享各自的bucket list和周游世界的乐趣。

回到营地时,夜幕降临。营地里点燃了篝火。

炖牛尾(oxtail)是南非的一道美食

第二天早晨和晚间重复前一天的节目。早晨九点钟回来吃早餐。从早餐结束到下午的出游开始,中间五个多小时没有任何活动安排。李子抽空锻炼身体,趁机在院子里跑了几圈。

看见几只大型老鼠在院子里遛弯。

他们扶老携幼,穿街走巷,一点儿都不怕人。

仔细观察一下,它没长尾巴,不像老鼠,也不像groundhog。

院子里还有一种以前没见过的羚羊。

这些动物跟人类混久了,觉得比外界安全,院子里没有天敌。实际上已变成半野生动物。

院子里长着一棵以前没见过的树。树上结着一种果子。这种树是非洲和澳大利亚沙漠的原生树木,能储存大量的水,英文叫Baobab, 也叫Monkey Bread tree (猴面包树)。

果实叫猴面包,可以吃。

猴面包树的树干是类似海绵状的材料,每立方米能存650公升水。雨季时,根部能从土壤里吸收大量的水,并储存在树干里。据说一颗树至少可以储存十几吨水。有的非洲沙漠里的部落就靠树干里的水熬过旱季。猴面包树能活千年以上。据说有三千岁的猴面包树。

院里见到的这棵是一棵比较小的树

树上还有个牌子,专门介绍猴面包树。

到处都是涨学问的地方。

下午的safari,团里三辆车去寻找食肉动物。 领导说最想看的是猎豹Cheetah。猎豹也是领土意识很强的动物。听Ethan说,马布拉里面只有两只猎豹。猎豹不是群居动物,一般不易见到。在野地里漫无目的走了一个小时,终于发现一只马脚。

Ethan说这像是一只刚被吃掉的斑马,狮群可能还在附近。三辆车分头行动。向导们用对讲机联络。不一会儿就发现了狮群。

这群狮子有十一二只。酒足饭饱后,一副懒洋洋的模样

这天最大收获就是看见这几只狮子。

大象是在动身离开马布拉的当天上午看见的。距离太远,照的不大清晰。

马布拉之行到此告终,当天下午回到JNB机场。有三对夫妇提前回家,不跟团去维多利亚瀑布。在门口道别的时候不忘加上一句,“你们还是跟大家一起去大瀑布吧,现在改主意还来得及”,哈哈哈。

大概是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团游约翰内斯堡的安排。Maggie说不主张单独外出,因为街上很不安全。这个城市失业率很高,年轻人百分之四十没工作,暴力犯罪率稳居南非前三名。当晚在机场附近的Radisson下榻。

好在下层有健身房,跑步机很方便。虽然视野差点儿,但能看日落。

Sunset at Joburg

从JNB到维多利亚瀑布VFA飞行时间不到两个小时(1:45,wheels-up to wheels-down)。同机的还有另外一个旅游团。飞机上还要提供一顿brunch,有三明治,果汁,巧克力。

这个纸饭盒上印有公司的各个航线,还能做成书签用

VFA机场很小,抵达后先排队半落地签证。签证费只收美元现金。在窗口交了双程签证费,看着收费官用二拇指敲打键盘,古老的点阵打印机(还是久针的!)吱吱嘎嘎地将收据打出。最后,签证官把一张邮票大小的白纸片贴在护照上。这才是入境签证。拿到签证才有资格排队入关。

维多利亚瀑布VFA机场

取到行李,终于坐上了旅游团大巴。津巴布韦的导游上车了。去旅店路上,Maggie说在津巴布韦她不能当向导,没这国的行业执照。这几天的向导都是当地人,而且每天都换人。

维多利亚瀑布既是瀑布又是城镇名称。这个镇有三万五千人口,经济主要是旅游业。虽然不太景气,但这里十分安全。看见放学的小学生们都穿着校服,看着很酷。向导说,从穿的校服就知道是哪个学校的。私立学校有钱,校服质地比公立学校的也高级的多。他还建议,早晚最好不要外出上街,因为常有野生动物出没,有时还有狮子。

住的旅店在市内,离大瀑布有五公里路程。

房间里设备很全,只是比较老旧。这里是低纬度,离赤道近了,对应于北半球的牙买加。冬天不凉快,晚上睡觉还要用蚊帐。

在这旅店住两夜,只包早餐。

房间门口站着两只鸭子。

它们有人喂饭喂水,不愁吃喝。除非是吃饭时,平时总是用一条腿站着。

下午没参加团里的额外活动,李子和领导打算自由活动。商量后,决定去坐直升机。从天上看瀑布一定是别有洞天。上次坐直升机是游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时候,已是二十五年前的事了。从旅店到机场往返由飞机公司负责,自己不用操心。到了机场,直升机还没回来。公司的销售员趁机过来兜售upgrade(升级)路线,看完瀑布后不直接飞回来,而是兜一圈去看野生动物。可是到底能看到什么动物,他们也没说。候机的一共五个人。另外三个人也是美国来的,没有一个人愿意接受这个offer。

过了一会儿飞机就回来了。回来的几个游客说,他们买的是升级路线,结果什么动物都没见着。他们说“Not worth it”,抱怨直升机飞得太高了。

李子被指定坐在驾驶员边上。不仅这个位置视野好,可以看到飞机下方,还能学开飞机。按照美国NTSB的统计,这种型号为贝尔206B的直升机目前是世界上安全性能最好的单引擎飞机(包括固定翼)。上次在科罗拉多坐的就是这型号的直升机。那次正好和一个开过直升机的游客同机。他说直升机的旋转翼系统的机械维修费用很高,是按小时算的,平均每小时700美元。每天开八小时,日均维修费用就要五千多。嗨,还是坐Bus便宜。

前方(下图)峡谷是Zambezi(赞比西)河, 津巴布韦和赞比亚两国的分界线

维多利亚瀑布全景

坐飞机看瀑布,比起在地面上看,所有景物一览无遗。利文斯顿公路上的车辆好像小爬虫一样地向前蠕动。

到达大瀑布上空(下图),在瀑布边缘的小岛是利文斯顿岛。

赞比西河(上图右侧)水流入第一峡谷(First Gorge),成为瀑布,最大落差108米。这个落差让尼亚加拉(51米),伊瓜苏瀑布(82米)相形见绌。激起的水雾达400米之高,50公里外就能看见。土著称这个瀑布为“雷鸣般的烟”。

大瀑布(下图左上角)南面的津-赞边界走向犬牙交错

顺河水流的方向的左岸是赞比亚,右岸是津巴布韦。有的领土地段才几十米宽。横跨第二峡谷的瀑布大桥(Victoria Falls Bridge)是1905年修建的,是连接津赞两国的桥梁,也是两国分界线。可是直升机不管那一套,在边境两侧往返穿梭,入侵邻国数次,共达数十秒之久。真是太过瘾了。

其实,津赞两国本来是一个国家,同属罗得西亚,上世纪六十年代才先后独立。北罗得西亚成为赞比亚,南罗得西亚成为津巴布韦。到了八十年代罗得西亚彻底消失了。两国睦邻友好互利,没有边界纠纷,大概对“神圣”领空也没啥概念,共同瞄准的是西方游客的钱包。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穆加贝总统,腐败,治国无方,在位30年,排斥白人,剥夺资产,导致有财有才的白人纷纷出走,从人口比例的5%下降到0.2%;通货膨胀以万亿倍计算;2005年一美元能兑换1万津元(Zimbabwe Dollar),2008年变成了2.6万亿( trillion)。津巴布韦旅游生意走下坡,外国游客让赞比亚抢走很多。穆总统被赶下台后,据说旅游业回升了。但是经济形势还是很糟,每年通货膨胀200-300%。来这个国家,没有换汇的必要,因为买卖交易基本还是用美元现金。

晚餐是在Lodge的餐厅里。菜单上有疣猪肉,这在美国没吃过,所以每人点了一份。再加上一份号称津巴布韦国酒的赞比西牌啤酒,这晚餐让人有一种不虚此行的感觉。团里别的人很晚才回来,去街上的一家餐馆吃了三明治。听说我们吃到疣猪肉,感到新奇,本想第二天晚餐也试试。结果,第二天餐厅换了菜单,疣猪换成牛尾了。他们没吃成疣猪,觉得有些扫兴。

疣猪肉+赞比西啤酒

次日是去博茨瓦纳的丘比(Chobe)国家公园的safari一日游。去博茨瓦纳还要过津-博边境,通常要排队等待,宜早不宜晚。早晨七点钟开饭八点出发。坐车到边境还有一小时距离。好在美加公民去博茨瓦纳不需要签证,但离境津巴布韦要办离境手续。排队就花了半个小时。

入境博茨瓦纳也要排队,虽然不要签证。

 

博茨瓦纳是个很少有人关注的国家。只有二百万人口,可领土面积比加州还大三分之一。博茨瓦纳是个资源型国家,经济主要靠钻石,稀有金属矿产和旅游业;领土辽阔,人口稀少是个优势。比起大多数非洲国家,博茨瓦纳是个富余的国家。近些年来,钻石市场不景气,失业率有25%。尽管如此,犯罪率仍然比较低,是个相对安全的国家。

从入境口岸到丘比国家公园开车还要走15-20分钟。旅游大巴不让走,所以坐国家公园的SUV。这个一日游安排了两个猎游。上午陆游,坐车看狮子大象;午餐后河游,坐船看河马鳄鱼。日程排得满满。向导边开车边讲解。丘比国家公园面积有一万一千平方公里,在丘比河畔,是个非洲大象主要聚集地。据说有五万头大象。河对岸是邻国纳米比亚。这一带水源很丰富,各类动植物都很兴旺。

碰到一家大象下山到河边喝水。

大象是有情感,能共情的动物,还能互助。大象喜欢团队精神,而且是母系社会。这群象有十几头,带队的灵魂人物是祖母grandma。她决定去哪里吃饭喝水。遇到狮子,grandma组织防卫。儿孙们走在中间,后面还有一头大象断后。

都说狮子是动物之王,可狮子见了大象阵容就变成孙子了。向导说,大象是为数不多的几种能改变地貌的动物之一。因为干旱,繁殖过剩的大象把植被吃光,对人类生存造成威胁。2024年邻国纳米比亚杀掉了很多大象。他还说,象是很聪明的动物,会记仇。所以不能每群有选择地只杀几头,而是整体“灭门”。据说纳米比亚政府受到世界各国动物保护者的抗议。

长颈鹿永远是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

隐蔽在树丛后的一只母狮,大气不出,等这两只羚羊走近后突然袭击。

一只羚羊发现并识破母狮的阴谋诡计,给另一只发出警报。最后羚羊们成功逃脱,狮子和人类皆铩羽而归。向导说,这只母狮和另外一只是姐妹,都刚生下一只嗷嗷待哺的小狮子。她们分工合作,其中一个外出打猎,另一个留家看孩子,猎物共享。这比人类很多家庭的兄弟姐妹都强百倍。可今天全家要断顿了。

吃午餐在Mowana度假村。饭十分大众化。有炸鸡,炸鱼,顿牛尾。第一次尝到博茨瓦纳啤酒。

啤酒是世界级的

饭后直接在度假村上船

丘比河对岸是纳米比亚

河里岸上能见到很多动物。

一群疣猪在聚精会神地吃烂泥

不远处有一只鳄鱼张开大嘴在等饭

鳄鱼能保持这姿势很久,腮帮子不累。

河马嫌天热,喜欢泡在水里,只有饿了才上岸吃草。跟别的动物井水不犯河水。

其实河马是非洲最危险的野生动物之一,它们捍卫领土的决心和本领强大,每年都有上百人被咬死。别看它们体重有两三吨多重,在陆上能跑每小时四十多公里,比所有的人类都跑得快。一旦人类被它们当作侵略者,就在劫难逃了。

岸上的Impala羚羊到处可见

鸵鸟肉+纳米比亚啤酒

鸵鸟肉是地道的红肉,味道跟牛肉一样;啤酒比较hoppy,味苦。

维多利亚瀑布国家公园是UNESCO的世界遗产地,入口在市区边缘,离住的营地有四五公里。动身离开津巴布韦的当天早晨,全团前往观光。

国家公园大门外的店铺还没开张。店铺卖的都是些非洲手工艺品。向导解释,前夜象群刚来过,街上留了满地象粪。大象总是不停地吃,每天能吃三四百磅(在这儿干清洁工可不轻松啊)。

国家公园入口处

最先发现维多利亚大瀑布的西方人是位苏格兰探险家,医生兼传教士,戴维·利文斯顿。十九世纪中期,利文斯顿作为首先来到这片土地的西方人,受土著首领之邀,率探险队打通了从内地到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通商路线。这一带有不少以利文斯顿命名的地标;为了纪念他,赞比亚一侧的瀑布还有个城镇叫利文斯顿。

戴维·利文斯顿雕像

维多利亚瀑布实际上是分成五段,从西往东依次是魔鬼瀑布,主瀑布,马蹄瀑布,彩虹瀑布,东瀑布。因为树木遮挡,在地面看不到全景,只能听到雷鸣般的巨响。另外,溅起的水雾就像倾盆大雨一样落下,什么都看不见,还浇得浑身透湿。

魔鬼瀑布(Devil's Cataract)

主瀑布的一部分

主瀑布东侧和利文斯顿岛

马蹄瀑布

到了马蹄瀑布,浑身淋得跟落汤鸡一样了。

维多利亚瀑布大桥

大桥中央是津赞两国分界线。 有过桥去赞比亚的一日游,不过要办另一种两国共同的签证(KAZA UNIVISA)。用它可以在30天内在两国多次往返。时间要是充裕,去赞比亚那边看看也不错。

回到驻地,换上干衣裤。早餐后启程奔机场。在机场酬谢了Maggie,与众人一一道别。十一天的非洲行结束了。虽然时间短暂,但记忆是难忘的。

【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幑宁 回复 悄悄话 终于等到了!大赞李子兄的精彩大帖,好看!先佩服一下,写得这么详细,记忆力真好!跟着游记回忆我们南部非洲5国的自驾,有几处和你们游得很相似。比如乘敞篷车看狮子(你们运气好,看到一大群,我们就看到2只),乘直升机看大瀑布,乘船看水上动物,游维多利亚瀑布国家公园等。
“遇到狮子,grandma组织防卫。儿孙们走在中间,后面还有一头大象断后”,对此体会太深了,当时大象是遇到我们车子,就是把小象护在中间走,大象则一直走向我们汽车,搞得我们兴奋无比又非常担心,怕大象一发怒把我们的车子掀翻了:)。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lum59' 的评论 : 谢谢科普。“院子里长着一棵以前没见过的树。树上结着一种果子。这种树是非洲和澳大利亚沙漠的原生树木,能储存大量的水,英文叫Baobab, 也叫Monkey Bread tree (猴面包树)。”,原来是说树,不是说果子,哈哈哈。:)
plum59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等菲儿退休,我得杵拐棍了:))我给朋友的建议是先准备好一个bucket list,再盘算今后生活和事业的打算,人生不留遗憾(当然是理想状态)。
国内有的学人管游山玩水叫”游学“。这次Thatched roof让我涨学问,哈哈哈。“草雨衣”只有耳闻,没有目睹。不知道是不是滴水不透。
”你们在车上近距离看狮子的好酷,发现车不是封闭的,难道不怕吗?“--据说狮子把车和人看成一个整体,虽然是敞篷车,还是害怕比它更庞大还会怪叫的东西。
疣猪肉跟猪肉味道差不多,他们做得有点儿老。
猴面包跟椰子不大一样。里面没水,有瓤和像榛子大小的坚果。我手里拿的那个有些干了,不是很重。
““这像是一只刚被吃掉的斑马” ,有点可怕。”--同感,我更爱看食草动物。
可以去看gate1travel网站,常有大减价的行程。
谢谢菲儿的美言。
plum59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给菲儿上热茶,蘑菇和大家和冰茶。。。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赞赞赞,彻底种草了,等我赚够了钱退了休,一定要这么跟着李子兄走一程,哈哈哈。草秸秆叠筑而成(叫"thatched roof")真是长见识,我也很好奇,为啥可以不漏水,难得李子兄还替我们好好地研究了一番。这屋顶让我想到了《生万物》里面绣绣做的草雨衣。:)

“水牛领土意识强,要是狮子误入它们的领土,它们会团结起来把狮子赶走。所以狮子一般不去惹成年水牛。” 长知识!你们在车上近距离看狮子的好酷,发现车不是封闭的,难道不怕吗?

炖牛尾(oxtail)看着很美味。疣猪肉啥味道?

猴面包树难道像椰子,里面有水?


“这像是一只刚被吃掉的斑马” ,有点可怕。


飞机看瀑布太豪了!李子兄这一趟太值了,我要给LD去看,他也说想去非常看动物呢!谢谢精彩分享!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给蘑菇和大家占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