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闲人

几方田亩,耕耘不辍,乐在其中
个人资料
乐闲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家国七十年——记亦泣亦歌的人生旅途(75)

(2025-02-24 09:25:39) 下一个

三十八岁的学员(2)

另一方面是我利用了在党校学习的两年时间,基本完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学考试学业。这件事是我一直以来深感自豪的事。参加自学考试,是一个叫胡平月的同学建议的,他说:当官有什么用?死了以后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都默默无名,可是你如果发表了一部小说,就有成名的可能。你看,海明威就凭一个中篇《老人与海》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这番话对我触动很大,勾起了我成为一个作家的欲望。一直以来,我对在党校学经理管理并不感兴趣。我知道自己不是搞经济的料子,解难还行,当官肯定不合格。同时还认为中国没有经济管理这一学说,如果有,也是从国外书本上抄来的,到中国肯定水土不服。所以,胡平月的话我听了很顺耳,就跟他一道参加了自学考试。在教育局报名的时候,分管主任见我填的表,就说像你这样大的年龄(40岁)参加自学考试很难得,希望你坚持下去,取得成功,说实话,我们需要你这年龄段的例子。

由安徽师范大学开设的汉语言文学自学考试(大专),一共开设8门课,分别是: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古代文学作品选,现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作品选,形式逻辑,写作。其中古代汉语和外国文学作品选分两次考,所以,一共得考10次。考试规定一年考两次,每次报名的科目不限。如果你有水平,一年也可以考完十门,获得毕业证书。

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到1987年在党校毕业时,我取得了九门合格的成绩,写作课以59分的成绩惜败。一年半后,我此时已在苏北兴化帮人家办工厂,专程返回六安参加考试,以76分的成绩获得通过。拿毕业证的时候,分管主任说真的替我高兴,这样一来,我们号召大龄人参加自学考试也就有了榜样。我更高兴,自1962年从牙克石中学退学以来,本以为和读书绝缘,哪知道在28年后,我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张中文大专文凭,非常自豪啊!那红红的毕业证书,见证了我不屈的性格,见证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真理。我感谢1980那个火热沸腾的年代,没有那个令人激情四射、向往理想的年代,就不会有我取得的成就,也就是这个成就,导致了我在15年后又开始向新的人生高度攀登。

自学考试不仅是获得了一张大专文凭这样简单,它真的使我获益匪浅。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知识学得比较扎实;虽然在1980年代初期我阅读了大量的外国文学名著,但都以追求的情节为主。这次自学考试学习,在辅导材料的引导下,研究了作品的表现手法,以及如何突出人物个性,掌握得虽浅,但毕竟知道是怎么回事,对日后的阅读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在党校学习时间,我没有浪费上苍赐给我的学习时间,不说是争分夺秒,起码是时刻把学习放在第一位。除去规定的专业课外,我还阅读了大量的各类书籍,有古代哲学、文学和诗词及散文,也包括西方哲学。西方哲学虽读得粗糙,但总是有一些收获,起码知道这些哲学家哪个国家人,主要著作是什么?几年后,我路过南京,见新街口新华书店有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出售,如获至宝,连忙买了。哪知道读了几次也读不进去,自认知识与能力有限。之后,又看到尼采的作品,又是望洋生畏。

六安市委党校第一届经济管理班于1987年6月结束,全班42名学员如期毕业。学校安排全体学员以实习的名义去北京游玩一次,来回旅费全额报销。在1986年4月,党校也曾组织一次免费黄山游,由于我要参加自学考试,所以没能随团成行。这次,我们一行42人从合肥坐火车在泰安下车,登上泰山。泰山给我的感觉就一个字:重,非常的沉重,所谓泰山压顶不弯腰,也是突出一个重字。从泰山下来,我根本不觉意,哪知道到旅馆住下后,双腿不听使唤了,我吓得不轻,以为得了怪病残废了。武继文说不怕的,这是上下山累的,你看我们飕飕地爬上爬下,根本不知道爱惜腿,所以它罢工了,放心,明天肯定会好。果如武继文所言,第二天,我的双腿活动基本自如,没耽误去北京。

这是我时隔13年后再一次去北京。视线里的北京市貌没什么大变化,只是北京饭店那17层高楼比较显眼,像个巨星火柴盒竖在一片大屋盖建筑中间,尤显不伦不类,不由得心想,堂堂首都的城建设计也就这水平了,可能本意是“鹤立鸡群”,却弄成粗俗汉子闯进仕女群的尴尬。记得1973年第一次到北京,这栋高楼正在建设,同时建设的还有地铁,许多地段都是公开挖大沟,说是建好轨道再填埋,这方法被称之为明挖填埋法。我们为了体验坐地铁的感觉,就从崇文门上车,一直坐到西郊的苹果园,没啥特殊感受,和坐火车差不多。写作此段文章时,我查阅了北京地铁的历史,网上介绍北京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和我1973年在北京所见不合,不知道什什么原因?都说是眼见为实,可我亲眼所见的,却和历史记载合不上。难不成是地铁出事故后扒了重建?百度百科上介绍北京地铁于1969年曾出过一次大事故,是不是损毁严重必须扒了重来?不得而知。

我们在北京住了两夜,玩了三天。回到六安后,党校组织了送别宴会,初夜时分,带着醉意的一群成年学生依依不舍告别。之后,凡是组织培养的重点人都升了官,方云胜担任了市房管局长;武继文升任厂工会主席;城建系统来的四个人都升为科长。其他的三十几人,都回单位就原职。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