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72)
2013 (74)
2014 (70)
2015 (55)
2016 (64)
2018 (67)
2019 (63)
秦刚同学“失联”已经快一个月了,作为一个国家的“外长”,这事儿有些匪夷所思。一个大活人都找不到,还是有关“国安”的重要人物?广罩墙内全境的“人脸识别系统”难道是假的,用来唬弄习博士同学的?
唉,拿着博士同学不当圣上。骗完了晶片骗“识脸”,有人是光捞钱不干活。
因为“失联”人物的“重要性”,因为博士同学掌握一切的系统居然拿“失联”没脾气,于是,一个全球性的探索秦同学“失联”故事的努力成为时尚。其中的一款故事说秦同学被一位漂亮的墙内女新闻从业人员给毁了,而该漂亮的女新闻从业人员是“双面谍”。
这个吗……
能有秦同学被该女士所毁的故事,主要源于该女士自己提供的信息。她非常乐于在网上“晒隐私”。家庭成员,饮食起居,居住环境,交通便利,隐私大全任你选。其中还有些“凡尔赛”的炫奢华的味道。
其他“间谍”有“晒隐私”的例子吗?
有一位。
著名的全球性间谍007邦德同学。他的一行一交往,尤其是与漂亮女士们的交往,几乎尽人皆知。不过,007邦德同学有特殊需要,他的隐私少一个人知道,出资拍电影的制片人就少赚10美元。隐私非晒不成。
至于除了007邦德同学的另外间谍们,“晒隐私”应该稀少。毕竟,间谍又称情报人员,他们是专业弄信息的,不过是从他人处获得信息,而不是给出自己的信息,这和“网红”截然相反。
要知道,信息时代,晒在网上的信息,一不小心就能成为别人弄你“藏匿信息”的绝好入口。以一个好莱坞严肃类间谍片为例(当然不能说本老汉的真实间谍信息,才说了不可“晒隐私”,*_*),2006年的“The Good Shepherd”,说CIA 上世纪60年代一位资深情报官的经历。其中,这位CIA情报官收到一份苏联KGB的勒索照片与视频胶带,是该情报官已成年儿子在美国境外被“绑票”的信息。从照片与视频上一些简单的室内物品(蚊帐,窗帘,吊扇)和被人工压制了的室外钟声与飞机起飞噪音,CIA居然准确的推测出事发地点在刚果的一个大城市内,而且就在一个教堂附近。该情报官按图索骥,找到了他儿子被“绑架”处,而KGB 的特工就在那儿等他,因为KGB相信CIA有能力按他们给出的外围信息破解出核心信息所在。
这是CIA 与 KGB 60年前的技术。
真的“间谍”,是不会网红式的把自己的“隐私”公之于众的。就是常从墙内翻墙来咱城里出任务的个体们,也都保个人信息如钱包。个个都是样板戏“红灯记”的粉丝:只有李奶奶没有李爷爷;只有李玉和没有玉和嫂;只有李铁梅没有男朋友。至于这些个体们自己的居住环境和地理位置,更是门都不提。这也可以理解,“美西、美东、美南”一旦细说,翻墙的姿态会轻易暴露。
说到这儿,应该可以结论:“晒隐私”的“间谍”,还是“双面的”,是一种 Oxymoron,属于对整个间谍界的一种侮辱。
至于秦刚同学。他“失联”是事实(三S,绕口令,*_*)。既然探索秦刚同学“失联”故事是时尚,本老汉也添两个。
一是,他确实身体有恙,肠胃道的,一直在一个没有摄像头的卫生间内常驻,被“人脸识别”漏测。
二是,他犯了对博士同学“绝对不忠诚”的大罪,愧对14亿位“绝对忠诚”的国人们,找了个没有摄像头的暗小黑屋暂避,被“人脸识别”漏测。
秦刚同学的“失联”,依然可能与某位“双面间谍”有关,但那位常“晒隐私”的漂亮女新闻从业人员不会是“双面间谍”。
“他确实身体有恙” 不成立, 外交部同仁们的反应说明不是, 即使将来宣称病愈出院也是假的。 被怀疑“忠诚不绝对”应该是“失联”唯一原因。
有道理,文学城里少有的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