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72)
2013 (74)
2014 (70)
2015 (55)
2016 (64)
2018 (67)
2019 (63)
2024 (45)
2025 (4)
“文革小报”寻根又三十篇。
多少人“被整”? 这个数,永远不会有“公认”的答案。
不同于1959年到1962年间的饿死人数,“被整”没有“尸体”可数,无标准。
被“关”被“抓”而失去人身自由,算不算? 被压到台上“批斗”,算不算? 被办过“学习班”,算不算? 被在“档案”里放“黑材料”,算不算? 被减薪降职,算不算? 被当众侮辱,算不算? 被打骂,算不算? 被“抄家”,算不算?
有形的之外,被恐吓而心理受伤害算不算? 被胁迫而喊迷信口号“XXX万岁”,算不算?
所以,文革中到底有多少人“被整”,永远是“悬案”。
虽如此,了解文革中“整人”的辐射效应到底有多“广泛”并不困难,“人证物证”俱在。以始自1968年夏天的“清理阶级队伍”为例,“整人”没商量,不是你说你“无限热爱太祖”而且你在山东老家的老爹前50多年一直穷的叮当响就安全了。“每个人”,强调一下,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太祖说那个“敌对阶级”的人。想不被“清理”?没那么简单。
上“小报”:
取自1969年初,南京大学的“新南大”。
看见了?
换过ID? 怀疑对象。
嫁了/娶了个帅哥靓姐?怀疑对象。
长的老气? 怀疑对象。
多才多能? 怀疑对象。
“联系群众”? 怀疑对象。
把人拉黑? 怀疑对象。
少聚会/多聚会? 怀疑对象。
常态性吃货? 怀疑对象。
脑后有反骨? 绝对TMD 怀疑对象。
没事儿高呼“太祖爷万岁”? 怀疑对象!?
还有什么家有熊孩子、退休在家、对朋友大方、热爱生活,都可以是怀疑对象。
这些“侦探方法”,其实本身不“罪恶”。本拉登在九一一恐袭后近10年被猎杀,中情局就是用了他身边人物蛛丝马迹的社会联系把他提落出来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刑事办案”也会依循类似的SOP。但是,文革中的“整人”问题,是把全体社会大众都当成了“恐怖分子”(当时称阶级敌人)来对待。在“清理阶级队伍”的“整人活动”中,每一个“工作单位”(以城市说事儿,农村的情况有所不同),都要将所有的人,再强调一次,每个人,做“有罪”推定。然后逐个排除。也许不是每个“工作单位”都会像“南京大学”这样考虑的“体贴入微”,但是,每个“单位”都成了“罪犯鉴定所”是历史事实。
“有罪”是什么“罪”?
“叛徒、内奸、工贼”,莫须有的“罪”。
而假如你在1946年是堂堂正正的“中国政府”的一位雇员,这可以是“罪”,会被那“30条”搞的生不如死。
隐私?Pia。
尊严? Pia。
人格? Pia。
站直了? Pia。
所以说,文革中“整人”的辐射效应不单单是有几千万还是几万万人被“整”,而是“中国人”,或者说是“人”,被“整”了。
所有的人,都成了太祖可以随时随意践踏的奴隶。“人”被“整”的消失了。
文革中到底有多少人被“整”的问题。
感谢博主!
7亿-1 = ?
感谢你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