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出门时一眼瞥见门口的台子上放的两个古褐色瓷瓶,  一个上面有两个字 " 神龙 " 
另一个上面有四个字 " 五福临门 ".  这还是有次去 LAS VEGAS 出差时淘着的, 
色彩 造型和字体都深合我心,  没想到在 LAS VEGAS 那样流光溢彩,  喧嚣浮华, 
彻夜无眠的地方能出现这么让人沉静的东西.  抱回家来摆在门边的小台子上正合适, 
摆了有五六年了.  今早看到" 五福临门" 这几个字 , 开车上班的路上就一直在想到底 
这五福临门是哪五福,  都开到办公室了,  才想起两福 " 富贵 " 和 " 长寿 ", 那另外三个福 
是什么,  看来我压根不知道.  进了办公室,  倒了杯咖啡,  上网查了查.  
“五福”说法,最早见于《尚书 洪范》:“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 
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长寿、富贵、身体健康且心灵安宁、有美德、 
不遭横祸而善终,这是中国人对“福”最早的具体阐释。 
后来演化为“福禄寿财喜”则更符合世俗的要求,心灵安宁、有美德属于 
对精神层面的更高要求。《说文解字》中“福,佑也。”只要有神灵保佑,就能逢凶化吉。 
另三福原来是: 好德 安康 善终.  五福全部临门才十全十美,  缺一不可.  细想也是, 什么都有, 
短命, 不能称为福;  什么都有,  成天病歪歪的,  也不能称为福;  可这五福临门也太难验证了, 
似乎要等到生命尽头,  寿终正寝了,  才有可能说五福临门了.  这五福不太具体,  不太形象, 
更难以达到,  也难怪我们一般人一时半会儿都想不起来五福是什么. 
在网上接着搜寻,  又看到了清代顺治年间的学者 张潮《幽梦影》中一段关于人生之福的感言。 
“有功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可述,谓之福; 
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 . ” 
看了这样五福的标准,  不禁欢欣鼓舞,  因为这样具体的福不再遥不可及,  不再令人望洋兴叹. 
对比了一下我目前的生活状态,  心中大喜,  直觉得这五福是全部临门了( 除了学问差点儿 ) . 
一直听明白人说知福惜福是最大的福,  可如果不知福为何物时,  又怎么能那么容易的知福惜福呢? 
今天终于茅塞顿开,  恍然大悟,  恨不得奔走相告一番,  原来五福临门已经好久了啊 !!! 
知福!  惜福! 
多谢评论.
所以你也要奔走相告一番, 原来五福临门已经好久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