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有许多神秘;地球上还有更多神秘的地方。尽管如今人口已达70亿,但仍有许多未开发的处女地。比如青藏高原。每当我想起它,就会想到那里的高海拔和终年积雪的寒冷。当然,有时我也会想起我前头的博文的《艳遇》中那个真实的故事。
西藏并不是都那么高,也不都那么冷。在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南坡,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雅江)下游,有一个低海拔的热带湿润气候区,也就是举世闻名的藏南地区。
藏南的墨脱县隶属于西藏林芝市。墨脱县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年平均气温16℃~22℃,年降水量高达200~400厘米,是中国降水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墨脱是中国最特殊、最神秘的县之一,位于雅江下游大拐弯核心区。
如今,她已引起世界关注。因为中国政府于7月19日宣布雅江下游水电站工程开工。李强总理亲赴林芝市出席开工仪式。墨脱海拔高度差异很大,从200米到7000米不等。县城和村庄主要位于海拔1000米以下,植被覆盖率极高,盛产玉米、水稻和茶叶,被称为“西藏的西双版纳”。
计划的雅江下游水电站位于“大拐弯”河段,距墨脱县城约20公里。该处直到2013年才实现常年通车。此前,进出雅江需翻越雪山、穿越原始森林,并乘坐滑索过河。
雅江下游U形“大拐弯”天然落差2800米,“直弦”长40公里,整个U形弯河道长约200公里。目前公布的工程设计方案为“截弯取直+隧洞引水”,将2800米水位落差缩短在40公里的直弦内。将建设5座梯级电站。
隧洞引水是指不直接在上游开挖直通下游的隧洞。而是“引水隧洞+竖井/压力井”的组合。引水隧洞比较平坦,通常设计为1%-5%的落差(每公里10-50米),以确保水流速度适中,避免水击效应。
当水流接近发电厂时,必须通过垂直或陡倾的压力井(高达数百米)快速下降,将势能转化为动能,驱动水轮机。压力井就像一个垂直的瀑布。五个梯级电站意味着五段引水隧洞,每段引水隧洞的末端都有一个竖井瀑布,驱动发电机,逐级下降。
两年前我去尼亚加拉大瀑布时,参观了那里的旧发电厂。大瀑布发电厂的落差不到50米,但水量却巨大。它巨大的引水隧洞是当年由美国和加拿大的工人用灯笼、镐和铲子一下下地挖出来的。
雅江水量远小于大瀑布,但落差巨大,因此需要采用梯田分级发电方式。中国已有此类水力发电的先例。中国四川锦屏二级水电站 [*]:隧洞长约17公里,埋深2500米,穿越复杂的岩层。下面是示意图。
然而,雅江下游电站比以往的电站复杂得多。由于采用五级梯级发电,据估计,部分地方的隧洞埋深可能超过3500米。每埋深100米,岩石温度上升约3摄氏度,隧洞内可能面临6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
雅江下游电站的消息也引起了邻国印度和孟加拉国居民的担忧。由于中国位于上游,他们主要担心的是水力资源。然而,中国面临着更多的技术挑战。青藏高原是由数百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时至今日,印度板块仍在缓慢地向欧亚板块移动,因此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经常发生地震。
地震和大规模开挖还可能会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这么大的工程没有十年是不可能完成的。 到时候我们再来看看吧。
[*] 锦屏二级水电站资料来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94729662
可以想象,那里的地质处于动态,而不是静态,过水隧道有可能变形或堵塞。
不过即使发生了,也就是人类做了无用功,不会造成生态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