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黎

拿得起,放得下。
个人资料
BeijingGirl1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亲历六四, 跻身政治局的高官们

(2024-06-04 08:00:50) 下一个

8964, 至今已经35年。 89学潮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 在此之前,胡耀邦是因为86学潮下台的。  1986年12月5日,合肥科技大学的学生不满当地西市区人大代表的选举,联合了其它几所高校4千多名学生上街游行。 随后上海、北京等地高校学生上街游行,提出“要民主、争自由”。 

当年12月27日,中共高层邓力群、王震、胡乔木、彭真、薄一波、余秋里、杨尚昆七人一起到邓小平家中,认为学潮是自由化知识分子煽动,当时的党总书记胡耀邦纵容。 邓小平认为学生闹事的实质是 “几年来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旗帜不鲜明、态度不坚决的结果。”。

1987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献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搞好改革、开放的根本保证》;1月2日, 胡耀邦给邓小平写了一封信,承认错误。 1月10日到15日, 政治局开会“统一思想“,16日邓小平主持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胡耀邦”引咎辞职“。 赵紫阳成为中共的总书记。 

1月28日,中共发了《关于当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若干问题的通知》, 但规定“斗争严格限于党内” 。 整肃了一批知识分子方励之,管惟炎,王若望,刘宾雁等, 有的被开除了党籍。 八六学潮是八九六四的前奏。

1980年代是中国包产到户, 私有经济崛起的时代。 农民进城摆摊卖农副产品,城市最底层市民也开始倒买倒卖。  万元户涌现。 私有经济必然要开放以前国家管制的物价; 私有倒卖则必然要产生官倒。 赵紫阳的儿子倒卖电视机, 薄熙成北京开了白孔雀, 任志强从深圳香港搞手表打印机。 民众几十年贫穷但稳定的生活, 被物价涨和万元户搅乱。

1989年4月上旬, 在北京开了一个经济改革会。 400多名中国精英聚集,高谈阔论改革、民主、自由。 几天之后的4月15日胡耀邦逝世,学生开始游行, 直至后来血溅天安门广场。  开会的很多人销声匿迹,甚至因为参加抗议流亡海外; 也有几人后来走进了中共政治局, 进入决策顶层。

俞正声, 李源潮, 王岐山, 李克强。 当年他们都是年富力强,正在仕途的上升期。 六四成为与会者的人生分水岭, 从此走向不同的道路。习近平当时在福建宁德任地委书记, 远离北京。 

学生上街游行,提出“反腐败,反官倒。要民主,要自由”。 4月26号, 中共官方发布强硬社论,《必須旗帜鮮明地反对动乱》。 后来进入政治局的人开始谨言慎行。 李克强在学生时代与王军涛和胡平都有过交往。 但他在六四之后选择了不出国,做共青团干部。 最终成为中共最顶层的政治家之一。

所以那些说凡是和共党一致,说李克强是心脏病死亡的人,就是“大外宣”要坚决打倒的“革命小将”,其思维和共产党本质上是一致的。 只不过TA们在台下而已。 

赵紫阳的命运和胡耀邦类似, 但他做了尽可能的抗争。 他4月23日出访朝鲜,4月26号反动乱社论出炉, 他回国后试图淡化其影响。 当时学运和政府还在角力, 他一直派属下和学生沟通,希望学生能退一步, 和平结束抗议。 5月16号,他会见到京访问的戈尔巴乔夫, 说在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上,需要邓小平来掌舵。

这个说法被认为是公开了党内的派系斗争, 彻底激怒了按兵不动的邓小平。 5月17日, 在邓小平家里召开了政治局常委会,赵紫阳、李鹏、乔石、胡启立和姚依林出席, 政治局委员兼国家主席杨尚昆列席。 会上李鹏和赵紫阳激烈辩论。 姚依林支持李鹏, 胡启立支持赵紫阳。 邓最终表态反对“自由化”,要求党内保持一致。 宣布北京要实施戒严, 需要时要使用军队镇压。

5月18日, 赵紫阳、乔石、胡启立到医院探望因绝食送医的学生, 李鹏和学生代表在人大会堂对话, 无果。 赵紫阳5月19日凌晨4点, 由当时的中央办公厅主任温家宝陪同, 最后一次公开露面到广场看学生, 劝大家停止绝食回校。 当晚李鹏宣布了戒严令,必要时武力清场!

赵紫阳此时已经丧失了权力。 但他还做了最后一搏, 想让人大以宪法的名义介入。 他要求中央办公厅立即电传在美国访问的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回国; 但温家宝没执行命令,而是将电报交给了政治局常委会,被否决。

六四清场后,6/19 - 6/21 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会上李鹏对赵大肆攻击,李先念甚至人身攻击。 6月23日 - 6月24日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李鹏代表政治局提出的《关于赵紫阳同志在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动乱中所犯错误的报告》, 赵紫阳做了申辩, 但终被一撸到底,只保留了党籍。

八六和八九学潮是相联系的。 两次学潮, 中共搞下去两位总书记。 79年到89年, 十年的经济和私有制的增长, 共产党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党争和分裂。 因为89学潮,政治局常委中赵紫阳和胡启立被江泽民,李瑞环和宋平取代。 后来的王岐山,李克强等,他们的认知也不可能没留下历史的印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92)
评论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学生根本不听赵紫阳的; 又被李鹏的强硬碰了一鼻子灰。 学生不懂政府; 政府也不屑去懂学生。 悲剧啊。 @一讲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每天一讲' 的评论 : 哈哈哈, 赵紫阳是说了那样的话。 可惜学生没人听。 在这点上, 紫阳先生高估了自己。 他以为他是毛泽东么? 手一挥, 红卫兵就心甘情愿地去照他说的做; 再一挥, 就都到农村去了。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ng140' 的评论 : 每天一讲, 您老真幽默
===============

紫阳同志说:我们老了,无所谓了。 东先生,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LOL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2022f' 的评论 : 谢谢分享。 有道理。 记得李克强任上第一个五年, 提倡过互联网企业的创新。
f2022f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万众创新和技术革新有很大差别。创新是要作世界第一,或个人创业,这很难。 技术革新相对容易(外国或别的公司已经作成功),中专生,大专生,工人都可以。只要多动脑筋就可以搞一个小的技术革新。不要看不起这一个个的小的技术革新,合起来就可能有大作用。万众创新是万众个人创业(其结果就是大部分失败破产),技术革新是许多人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一起努力,目标一致,大家团结起来一起干。结果会使这个工厂的技术水平或产品质量上升一点。长期坚持下去这个工厂就有希望了。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意下。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从基本面上说, 所有的改进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创新。 你一下如何? @f2022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2022f' 的评论 : “鼓励,教育 大,中,小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技术革新运动”, 不也是“万众创新”么? 你是不是说要区分“创新” 和 ”改良“?
f2022f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只有爱民之心,不贪不腐,当纪委书记可以,当总理还不行。当总理应该知道现代化的关键点,不是万众创新(最后成了万众借高利贷),也不是小康,这些都是小仁政。现代化应是大仁政,鼓励,教育 大,中,小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技术革新运动,利用已有设备进行技术革新,不是贪大求洋进口大量的新设备。现代化是买不来的,要自己慢慢成长起来。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李克强是值得尊敬的。 也可能, 大家对习的怨气, 让他的形象更“高大”了一些。 @f2022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2022f' 的评论 : 总理是国之大管家, 从这点上说, 李克强是称职的, 他有爱民之心, 不贪不腐。 你为啥说他“不知道怎样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呢?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你的分享。 你妈妈肯定是个特聪明的人, 而且善良。 她对人生的感悟很深。 “不折腾”里面蕴含着深刻的道理。@ylyq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lyq_007' 的评论 : 折腾自己的房子是人生的正事, 值得。 有人把上网当成正事, 拉帮结派, 打击异己, 还戴着道德表。 还有人连大学都没考上,其人生从没有过当”正角“, 出国也不是靠自己,在网上出一番风头很得意, 过把虚拟的瘾。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绝对自由更是世上没有的。 希望“不忘六四”的人, 能够有更深的思考, 而不是消费逝者, 空喊口号, 盲目发对。 @西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过往的西' 的评论 : 问好西。 你讲得有一定的道理。 文革中是“无限忠于伟大领袖”, 学潮中是无限崇拜“民主自由”, 其实连什么是民主都不懂。
f2022f 回复 悄悄话 李克强当个纪委书记应当合适。他好像全家不腐败。当总理不合适,因为他不知道怎样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ylyq_007 回复 悄悄话 问好丹黎,这几个月在折腾自己的窝,千头万绪,就没空常来城里看文。

我母亲没上过一天的学,但她数学计算又快又好,我孩子都非常非常佩服奶奶。她那样嘱咐我,完全凭她亲身经历过的乱世经验。
过往的西 回复 悄悄话 我感觉文化大革命的那种革命无罪的遗毒影响了后续86 89的学生运动,他们事实上干的是革命小将的活,有很多东西都有文革的影响,比如大字报,比如横幅标语,比如广播站,比如各种封号等等。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upercs88' 的评论 : 谢谢你的留言, 你讲得很有道理哦。 怪不得有人那么恨中国, 希望中国崩溃。 比如说, 当初为了出国嫁给有美国籍的老男之人, 现在优越感尽失, 岂不是十分失落? 台湾 1450 网军更别说, 呵呵啦。
puji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你说的,也对,让你离开,你不离开。我是6.3到了广场,感到气氛不好,在新华门,看到有人把军车推翻,感觉更不好。我们就回去了,晚上就开枪了。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upercs88' 的评论 : 有人拿小国和大国比, 不太适当。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upercs88' 的评论 : 民主肯定不是万能的。 碰上民主出希特勒, 悲惨就大啦。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upercs88' 的评论 : 问好super。 最近确实有看到这个议论。 说战国时代好的, 有点片面和极端。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ng140' 的评论 : 一讲是很幽默滴。 那位大妈难道很喜欢被人叫做 Chinese virus/Kongfu virus 么?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每天一讲' 的评论 : 哈哈哈, “打是爱,骂是疼”。 dong 是惹人疼爱的。 :)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ng140' 的评论 : poor you。 可能人家是看上你了。 :)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周游世界' 的评论 : 问好世界。 谢谢赞同和鼓励。 是啊,拿小国和大国比, 很多方面没有比性。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怀念耀邦,紫阳那个百业复兴,思想开放,人人风发的年代。”。 是的, 红尘滚滚, 一切向钱看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这个世界没有free ride 啊。 @一讲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每天一讲' 的评论 : “多叩头,少说话。“坐大侠”, 哈哈哈。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海风随意吹' 的评论 : 是的。 虽然所有的政府都力图保持自己的权力。 但是当权力没有制约时, 就太危险。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麦迪拉' 的评论 : 谢谢。 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著名政治家就说过类似的话, “democracy is the worst form of Government except for all those other forms that have been tried from time to time。。。”。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华府采菊人' 的评论 : 不明白什么意思?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lyq_007' 的评论 : 问好ylyq, 有些日子没见了。 很高兴又见到你。 非常理解你的母亲。 安欣学文化, 不怂, 是聪明。 :)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硅谷工匠' 的评论 : 问好工匠, 谢留评鼓励。
supercs88 回复 悄悄话 不见得。
1. 有的人觉得会引起美国的敌意,对他们不好。
2. 有的人觉得国内的人比自己强了,受不了。
3. 回国时美元可能不值钱了,难受。

倒是1540,如果中国弱了,他们岂不是要被裁员了?

发表评论于 2024-06-04 15:36:54
中国强大, 对所有的海外华人都是好事。 似乎有人不懂这个简单的道理。
supercs88 回复 悄悄话 太小,对大国构不成挑战,薅羊毛也不够塞牙缝;还有就是大国没有把他们搞乱的兴趣,如果有,随便操纵(资助)一个政党就行了。

发表评论于 2024-06-05 05:50:02
台湾新加坡搞得好, 因为他们小。
supercs88 回复 悄悄话 独裁是不好,但“民主”之国就好吗?看看现在的阿根廷,简直是胡闹啊,真正的拿国家大事当儿戏。
希望找到一个真正的、适合国情的、稳定的制度。

发表评论于 2024-06-05 12:58:21
人治之国什么悲剧惨剧都可能发生。
supercs88 回复 悄悄话 看事物不能只看一面,估计没有人想回到那个年代:穷、脏、乱、差。看看当时的犯罪率就知道了。
就像有的人一说春秋战国,就说是中国各种思想最开放的时代,诸子百家,学术争鸣。但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历史上战乱最频繁的时代之一,各国相互攻伐,对下层人民来说就是地狱,没有人(除非是王侯将相)想生活在那个年代。

发表评论于 2024-06-05 13:25:22
怀念耀邦,紫阳那个百业复兴,思想开放,人人风发的年代。
dong140 回复 悄悄话 每天一讲, 您老真幽默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ng140' 的评论 : 我在一个博客里留言,说我不喜欢川普叫Chinese virus/Kongfu virus,被一个川粉大妈追着骂
============

“打是爱,骂是疼”,恭喜有妇之夫Dong先生被川粉大妈给相中了 LOL
dong140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边走边看66' 的评论 : 问好边边。 你讲得是, 羊性已经刻在中国人的基因里了, 在国外也是被杀被赶被骂病毒, 还是舔着脸歌颂骂人的, 自甘下贱
==================================
我在一个博客里留言,说我不喜欢川普叫Chinese virus/Kongfu virus,被一个川粉大妈追着骂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多叩头,少说话。“坐大侠”,欢迎上文学城 LOL

怀念耀邦,紫阳那个百业复兴,思想开放,人人风发的年代。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说好听点,是为了让党“坐稳江山”,实际是不惜一切保住由此带来的个人特权。人治之国什么悲剧惨剧都可能发生。
周游世界 回复 悄悄话 京妞“台湾新加坡搞得好, 因为他们小。 中国现在的好多大中城市, 拿出来看都不比他们差, 甚至超过了台湾新加坡。 这说明中国也是可以搞好的。 分裂解决不了问题, 没有好处倒有坏处。 当年中国若没有地理纵深, 没有重庆, 日本打进来, 不是亡国了么?” 完全同意。
麦迪拉 回复 悄悄话 你年纪大了也没有资格胡搅蛮缠
———
华府采菊人 发表评论于 2024-06-05 04:59:45
居然被我瞎蒙上了“更不能引导出“民主不是好东西”。”!!
ylyq_007 回复 悄悄话 沉重的话题,不敢作评判!

那年才上初中,那段时间周末才回家,母亲是个经历了太多动乱年代的人,忧心忡忡的告诉我电视上大规模游行示威的事,加上八十年代社会治安很差,莫名的感染了母亲非常不安的情绪。几年后去远方上大学,母亲是千叮咛万嘱咐我不要去参加学生运动……

90年代的大学生都怂,理工大学里大家安心学文化。
硅谷工匠 回复 悄悄话 Thanks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古树羽音' 的评论 : 谢谢羽音分享当时的情况。 六四的历史意义之一, 就是推动党内的右派加快了改革。 私有制更快地崛起。 赵紫阳去世时, 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百姓生活逐渐走向富裕。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台湾新加坡搞得好, 因为他们小。 中国现在的好多大中城市, 拿出来看都不比他们差, 甚至超过了台湾新加坡。 这说明中国也是可以搞好的。 分裂解决不了问题, 没有好处倒有坏处。 当年中国若没有地理纵深, 没有重庆, 日本打进来, 不是亡国了么? @好妈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goodmum' 的评论 : 谢谢goodmum 临帖留言。 大一统就在内部搞, 改朝换代。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康康好。 是的, 国内人都忙着挣钱, 不再谈论这事了。 这个日子变敏感词了。 那年代人们还有文革遗留下的“斗志”。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边走边看66' 的评论 : 问好边边。 你讲得是, 羊性已经刻在中国人的基因里了, 在国外也是被杀被赶被骂病毒, 还是舔着脸歌颂骂人的, 自甘下贱。 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羊群效应, 不站队,不拉帮结派就难受。 当年大家都聚在广场,个个热血沸腾。 我在等着看山人的下文呢。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违背戒严令, 这本身已经构成“暴力”了。 但我觉得六四一定会被平反的。 台湾的228事件, 是48年后平反的。 其实习上台后, 曾经说过六四是“学生运动”,还同意赵紫阳出书和举行悼念活动, 但都不敢以政府的口径来提。 从第二个五年开始,管控紧张, 再不提此事了。 这两件事是联系在一起的, 一个平反, 另一个一定要平反。 @f2022f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ujing' 的评论 : 没有暴力活动, 这一点可能难界定。 因为政府4/26 就发了社论定性, 5/20 戒严, 而且6/3晚 - 6/4 凌晨, 都一直广播市民学生离开。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2022f' 的评论 : 问好。 谢谢分享。 李克强在六四前几年就认识胡锦涛了, 他们是安徽老乡。 胡对他印象很好, 这个关系是他选择留在国内从团派干起的重要因素。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李鹏这人的人品很差。 他的回忆录对六四事件拼命推脱, 吧责任都说成是邓小平杨尚昆等人的。 他对赵紫阳就是心里嫉妒仇恨, 想要打倒而后快。 @faf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af999' 的评论 : 同意你的看法。 中国政府对此事的应对很差劲, 完全是不讲对错争输赢的态度。 而且还动用了坦克车。 堪比60年代的美国地府游行的人的做法。
华府采菊人 回复 悄悄话 居然被我瞎蒙上了“更不能引导出“民主不是好东西”。”!!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野性de思维' 的评论 : 思维说得对。 去过广场的人, 其实也并没有看到许多,每个人记录的都只是自己看到的周围, 还加上了自己主观愿意相信的东西, 并夸大其实; 让这件事缺乏全面的视角。 比如, 两次学潮都是在邓小平家里开会, 说明了那时人们还是对邓很听从的。 一个集体, 总要有一个人挑头, 而且大家要听, 否则就乱了。
古树羽音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ujing' 的评论 : “ 对于64死亡的,没有暴力活动的,应该给与赔偿,算做误伤。平反做不到。”

是的。清楚地记得,六月三号从早到晚,广播/电视,政府以及学校/企业/单位,加上从早到晚的广播车的高音喇叭,一直在呼吁学生和市民:离开天安门,回学校/回单位/回家!除此之外,气温升高,长安街上接送脱水的学生入院的救护车每天都忙个不停。
goodmum 回复 悄悄话 中国分裂并不可怕。“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的万世师表孔子就出生在春秋战国,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道家儒家,是九州生气恃风雷的时代,但进入大一统后,就成了万马齐喑高压统治禁若寒蟬固步自封的二千年,再无昔日辉煌。现在同文同宗的台湾,新加坡都搞得很好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国内没啥反应,大家都忙着挣钱,呵呵。。。
边走边看66 回复 悄悄话 先不说89学运的功与过,羊性的中国人的血性在历史中已经被清洗得差不多了,六四是又一次粗暴残忍地扼杀了中国年轻人那仅存的珍贵的血性。 走了那么多国家,还很少看到像中国人那么听话的。 都在抱怨国人钱多在外还被歧视,跟我们遇事不敢反抗喜欢息事宁人没有关系吗,而我们这种软弱胆小从哪里来的,难道不是历史上一次又一次这么被镇压的结果吗?
pujing 回复 悄悄话 对于64死亡的,没有暴力活动的,应该给与赔偿,算做误伤。平反做不到。
f2022f 回复 悄悄话 李克强在学生时代与王军涛和胡平都有过交往。
=============================================
这话说得对。他们都是一路人,只不过有的当官了,有的没当官。都不知道怎样实现现代化。
faf999 回复 悄悄话 胡耀邦是4.15过世的,我是4.16的火车去北京出差,4.17到达北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天安门广场,当时有不少人围绕着人民英雄纪念碑,有两个人爬到纪念碑的高处在演讲,我亲眼看到便衣开了金杯面包车过来把人带走,整个过程是平和的,双方没有冲突;后来王丹、吾儿开希在人民大会堂前递请愿书,我也在现场,当时军警穿的胶鞋、没带任何器械,用胳膊挽着胳膊的方式组成人墙挡住学生,只放了王丹、吾儿开希进去到台阶那里。再后来我出差结束离开了北京,后面的事就渐渐失控了。。。整个64事件固然有某些力量在后面,但我觉得当时的中共领导层的应对是及其弱智、不及时、不合格的,尤其是那个李笨鸟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llee' 的评论 : 问好Lee。 谢谢你的支持和鼓励。 人生在关键时代的选择, 往往决定了一生。 确实如此。 点赞。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朝阳门' 的评论 : 你讲得非常好。谢谢。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共勉。
==“我们属于64同时代人,一些人还是64参与者甚或运动积极分子。这种重大历史事件的功过是非还是留给后人评说吧。这一代人评64,经常要么打嘴架,要么空悲切。

借唐代大诗人李白拽的一句家喻户晓的名句与博主共勉,呵呵,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特别是经过美国2021/1/6的国会山“暴乱”(这是美国政府的定性用语), 前几个月的美国高校学生的抗议和美国政府的“维稳”, 还有最近川普被判重罪。。。 在老生常谈谈地说”不忘“和”杀人“, 就有点肤浅了。 @朝阳门。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朝阳门' 的评论 : 谢谢朝阳门临帖留言。 我就想了解一下更多。 很多文章都是范范地写开枪杀人之类的没有新意。 我其实从2020年每年这个日子都会写64, 一开始是从学生的角度, 写政府动用军队开枪, 但我不想陷入这个模式, 每年喊口号。 而是希望每篇文章能站高一点, 进入制度和人性的范畴。 谢谢你的鼓励。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中国强大, 对所有的海外华人都是好事。 似乎有人不懂这个简单的道理。 @一讲
野性de思维 回复 悄悄话 我们都是六四时代过来的人,虽说对那时发生的事情还能记住许多,但很多事情多少有点模糊了。谢谢你按照时间顺序提供的详细信息,让我们能再一次重温当时的情景。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每天一讲' 的评论 : “还记得1999年末的一天早上看当地论坛报,有威武的解放军坐军车开进澳门的照片,一洗百年耻辱,名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终身难忘。”, 点赞你!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多伦多橄榄树' 的评论 : 小树是真正的豁达, 一直“哈一口正有善意的气~~”呢。 :)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更不能引导出“民主不是好东西”。”, 有这样想法的人太偏激和片面啦。 世上所有的事物, 都有好坏两个方面。 @采菊人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华府采菊人' 的评论 : 问好采菊人。 对于不知道的事, 还是先了解再说比较好吧?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OnStrike' 的评论 : 谢谢留言分享。 他和胡锦涛很早就认识啦。 是团派的年轻梯队。
xllee 回复 悄悄话 好文 三岔路口选对路太重要了 人一生这种选择也就一两次
朝阳门 回复 悄悄话 谈论六四,每年到日子来一波。贵文从跟六四有交集,后跻身政治局的高官为切入这个话题的视角之一,有新奇感和可读性。下面是我在某另一篇博文下的跟帖,也放在这吧。


我们属于64同时代人,一些人还是64参与者甚或运动积极分子。这种重大历史事件的功过是非还是留给后人评说吧。这一代人评64,经常要么打嘴架,要么空悲切。

借唐代大诗人李白拽的一句家喻户晓的名句与博主共勉,呵呵,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看到第一张图片右下方的一角:外交部发言人谈话,我2000年前解决收回澳门。看看那时,再比比现在,一声叹息 。。。。。。。

还记得1999年末的一天早上看当地论坛报,有威武的解放军坐军车开进澳门的照片,一洗百年耻辱,名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终身难忘。
多伦多橄榄树 回复 悄悄话 小树愚钝,我只期待世间百姓都没有疾苦,而我可以做的就是哈一口正有善意的气~~
华府采菊人 回复 悄悄话 那些学生很可能真的不太知道什么是民主, 但不等于他们不能要求民主, 更不能引导出“民主不是好东西”。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中美之争, 也根本不是意识形态之争, 这个我以后要专门写一篇文。 就像美国的宪法, 根本之字没提民主一样。 哇很喜欢我写的那篇文。 《美国宪法只字未提‘民主’》,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53242/202306/8681.html

谢谢你的点评。 @麦迪拉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麦迪拉' 的评论 : 问好。 谢谢点评。 我很同意你的观点。 历史不是由意识形态推动的, 是由人, 或说人性推动的。 否则罗马, 这个最先产生民主理念的地方, 就不会消亡了。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口中鼓吹民主的,心里可能比谁都独裁,一旦上台更是比谁都坏。
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注意。”, 太同意了, 你看事真是明白。 看文学城就知道了。 @野花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魅力野花' 的评论 : 6.4 学生应该没想要推翻政府, 口号是 “反腐败,反官倒。要民主,要自由”。 其实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民主。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李鹏和学生代表中人大会堂对话,”, 中应为 在。 下来改, 抱歉。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先说明一下,本文照片前两张来自国内网络; 赵紫阳和温家宝的照片来自美国 NYT。
OnStrike 回复 悄悄话 李克强在64的关键时刻休了病假
麦迪拉 回复 悄悄话 的确,对历史事件的评断,如以意识形态为出发点,会有失偏颇。西方政治学中的realism 观点,在早年出国的老留中还是不太遭待见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魅力野花' 的评论 : 给野花上茶。
魅力野花 回复 悄悄话 邓小平是挽救中国于6.4混乱的民族功臣。
如何6.4成功了,中国可能混乱几十年。对赵等人的处置很正常。
口中鼓吹民主的,心里可能比谁都独裁,一旦上台更是比谁都坏。
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注意。
[1]
[2]
[3]
[4]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