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黎

拿得起,放得下。
个人资料
BeijingGirl1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在美国被碰瓷儿了

(2023-09-09 08:32:49) 下一个

曾经写过一篇关于碰瓷儿的文。留评的网友说, 英文也使用"pengci" 这单词了,用“incident”来解释。“accident” 是事故,而 incident 是被引发的事故。 不过我这次在美国被碰瓷属于“文明碰瓷”。 是因为看病引起的。

自从2020年年初, 全世界闹疫情以来, 除了洗牙打疫苗, 我就去看医生一次, 是例行体验。 医院和保险公司不停地给我通知, 催我做年验。 医院没病人,保险公司、医院和医生都是没钱赚的。 于是2021年 10月,我就去做年检了。 

体检的家庭医生因为疫情已经换了。 新医生也没有因为我几年没“年检”而更仔细一点。在不到20分钟的问诊中,看我的时间没超过60秒,一直都对着旁边桌上的计算机屏幕提问,噼哩啪啦地打字, 好像找她看病的是计算机。 她都没用听诊器探听一下我的前胸后背深呼吸什么的,用手按腹部做检查。 

之后来了账单。 接近1000刀,医生给开的年检化验血一项就需要八百多美金。 我自己还要掏 185.5 美金。这还不算完, 之后又来了一个账单106多刀, 什么说明也没有,当然也得说有些方面“进步”了 – 检查结果自己到网上看去。医生办公室都不用给家里打电话交代分析一下了, 可能因为每项都特健康?

我觉得账单搞错了,记得以前做过一次年检,也是保险公司要求的,自己一分钱都不用出,除了看家庭医生有15刀的“挂号费”。 现在倒是没有挂号费了,同样的医疗保险,保费已经涨了不少,也不会一下子就得自己付近300刀吧?

为此我给保险公司、医生办公室和她出账单的医院打了好几个电话, 终于后来保险公司说医院搞错了, 我不必理睬这些账单,一分钱都不用出。 那是 2022年 3月的事了。 我要求保险公司给我写封信说明这事。否则医院再来账单呢。 他们答应了,但这封信一直没来。

结果今年3月上旬, 我收到了追债公司的信, 说我欠医院106刀!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被人追债。 真让人哭笑不得。 这106美金的账单是我去看的另一个部门。 去之前我打电话问他们,是接受我的保险的, 应该也是不用付费的。所以保险公司之前也确实肯定了我不用付这个账单。

结果当时那个部门在转换之中,还没有正式成为医院所属, 所以保险公司收到了医院的账单, 不能付给这笔钱。 因为这个医生当时不在这个保险下。 这中间有两个星期的空白时间, 我正好赶上了。

这是医院和医生的协调问题。 他们明知道是他们错了,告诉了病人错误信息,但就是要让病人来出这笔钱。希望看病的人在追债公司面前认怂认倒霉,自己出了就算了。

我咨询了律师朋友。 然后给追债公司写了一封信, 要求免去所有“债务”, 解释了来龙去脉。 这事发生在我去英伦休假的三个多月以前。 至今快半年就没人再烦我了。

医院和追债公司是有业务关系的,也常年雇有律师。 这笔账钱不多, 但他们反正雇了追债公司,就让追债公司去要钱。 万一你觉得算了,拿出钱来呢。 这也是一种“碰瓷儿“。 所以看病要搞清楚账单啊。 医院和保险公司都很会搞, 咱病人的眼睛也得睁大了。 按时付费是一回事,被碰瓷当冤大头,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碰瓷者常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反正我不行,就讹你、造你谣、泼你脏水埋汰你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7)
评论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海风随意吹' 的评论 : 问好海风,是这个意思呢, 海风见事明白,一针见血。 哈哈哈。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瓜苏' 的评论 : 问好小苏。 唉, 美国的医保实在是太乱了, 对医生也很苛刻。 医生为了寻求高点的利润, 也不时地调整。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无尘2023' 的评论 : 谢谢无尘的解释。 唉, 中国人曾经是多么穷啊。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派追债公司来恐吓病人啊?长知识了。
南瓜苏 回复 悄悄话 我在多伦多时用得牙医就搞过一次类似的事,哎呀,真是上不得台面。按理说医生是高收入群体啊。

问好京妞,周末愉快
无尘2023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那是90年代初的事情,那时所有的医院都是这个价格。
那时中国的医疗真是很便宜,只是苦了医生。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helloworld1000 说,“所有与健康相关的化验, 保险都应该100%支付, 因为属于预防性护理。”。 我知道如果是医生诊断需要的, 确实应该如此。 谢谢 helloworld1000。如果是医生诊断需要的, 确实应该如此。 不过自己要求的不行。 比如你要求为了预防/检查肿瘤, 照个CT。 估计得自己掏钱。 至少一部分吧。 @helloworld1000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有些化验非常程式化。 比如, 抽了3管血。 我问为什么要抽那么多血啊, 因为“要送不同的检验室”。 化验员才不会为了节省你的血儿费事呢。 后来还要抽一管, 说一定年纪以下的要检查AIDS。 搞什么搞。 被我给取消了。 责任自负。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helloworld1000' 的评论 : thanks for info. if there is no doctor's referral, the patient needs to pay.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eonyInJuly' 的评论 : 问好7月。 我其实也搞不清。 只不过平时不看病, 唯一的看医生就是体检, 所以就知道了。第一次不要钱, 第二次要得有点多, 知道保险没变,掰扯开始。 :) 7月回城了, 很开心。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多伦多橄榄树' 的评论 : 谢谢花仙子的肯定。 嘻嘻, 问个周日下午好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笑薇.' 的评论 : “如果嫌弃中国医院不好,就去私人医院和陆家。许多城市都有。”。 哈哈, 笑薇说话干脆。 点赞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y56' 的评论 : 问好YY。 谢谢临帖留评。 我看病很少, 好几年检了一次体, 来了账单就被雷晕了。 :)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无尘2023' 的评论 : 问好无尘。这是哪里啊? 值夜班补助那么低, 医生们太辛苦了。 我上大学时, 存个自行车都要3毛钱了。 就存1小时也三毛。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古树羽音' 的评论 : 羽音,你不要太谦虚呀 :) 碰瓷儿的原义是指有人抱着瓷器故意让他人撞, 因此摔坏,再要求以高价真品或高额金钱赔偿。 我觉得这个医院也有点这个意思。 嘻嘻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古树羽音' 的评论 : 谢谢羽音的提醒。这个是很重要哦。
==“在这里我认为有必要提醒好朋友一下下:建议不要使用公共厕所的那种“马桶”的冲洗功能!因为那个碰水口是各种病菌聚集的地方,最脏!如同,医院病房都是白色的,其实显微镜下,医院除了ICU意外的病房未必洁净一样的道理。”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下面这个留言有错别字了。 应该是 -
回复 '古树羽音' 的评论 : 是的, 日本学习了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 并得 以 发扬。 我是每次回国都买一点板蓝根冲剂。 这个“葛根汤”冲剂, 可能是相似的吧? 谢谢羽音的推荐和分享。
helloworld1000 回复 悄悄话 all of the labs related to wellness should be covered by insurance 100% because they all belong to preventive care.
PeonyInJuly 回复 悄悄话 京妞早上好!
佩服你头脑清醒,账目拎得清。我自己遇到类似情况,经常投降交钱了事。主要是自己的保险包多少也没有搞清楚。读那些保险的文件太麻烦,我从来没有好好研究过。
以后争取耐心点,向京妞学习。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古树羽音' 的评论 : 是的, 日本学习了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 并得意发扬。 薇是每次回国都买一点板蓝根冲剂。 这个“葛根汤”冲剂, 可能是相似的吧? 谢谢羽音的推荐和分享。
==“旅游者买的其实不少是“汉方成药”(也就是本来的中医药的基础配方)。
我的学生送我一大箱“葛根汤”冲剂,并且告诉我她父亲被派去了江浙一带的制药厂学了一年,回来后开发的新商品。”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医生和医院为了更好的利润, 也是和各种保险公司谈判竞争。 所以医生经常就不接受某种保险了。 然后各州还有自己的法律, 联邦有另外的法律, 真的很乱。 @球迷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替补球迷' 的评论 : 问好球迷。 确实是这样的。 帐单一个个来, 把人搞懵。 保险公司的一套很复杂。 医生也搞得很复杂。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青白丹城' 的评论 : 问好丹城。 是的, 只能是自己小心点了。 其实出错谁都有可能, 但是一次次的解释之后, 医院还是不想自己承担后果。周日愉快。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中美是有很大的差距啊。 可是差距在缩小。 个别人是看不到这一点的。 看到了也不想承认。 @康康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是的, WXC 里个别人的双标太严重了。 说话一点也不客观。 仇恨咋就那么大呢?
==“京妞说的是啊。我从没否定过国内贫富分化很严重,美国排第一,中国排第二,可是富人花钱买特权是合情合理的事,美国还搞个VIP啥的呢,反正是美国干啥都行,中国干啥都有人会提出异议,没办法,双标吗。”
多伦多橄榄树 回复 悄悄话 还没有遇到过,你的处理很恰当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不是说日本的医疗服务特别好吗? 药也好。 大家去日本净买药呢。 不过可能没有马桶好
=============

我有一个日本制造的腋下体温表(Terumo),是90年代中期在上海一个日本友人送我的,我一直用到现在,很准而且从来没有换过电池。

至于日式马桶,我有亲人多年以前到日本买了个,好像原产地是杭州。
笑薇. 回复 悄悄话 如果嫌弃中国医院不好,就去私人医院和陆家。许多城市都有。
yy56 回复 悄悄话 提醒得对,医院,牙医的账单是要看一看。
无尘2023 回复 悄悄话 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挂号费是5分钱。一些老头老太太没事就来看病。
那时夜班费是2毛钱,也就是从下午4点值班到第二天早晨7点,给2毛钱的补助。很多女医生不愿意值夜班,就卖夜班,2元钱一个。有的年轻医生晚上没事,就替那些女医生值夜班,挣2块钱。
古树羽音 回复 悄悄话 原来这就叫“碰瓷”呀,学习了一个新词汇。
古树羽音 回复 悄悄话 抱歉,错别字:碰水口=喷水口;意外=以外
不是我的错,修改一下电脑而已(这就叫错都是别人的,本人完美无缺呀)哈哈哈~
古树羽音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京妞妞,你提到了“不过可能没有马桶好?”
在这里我认为有必要提醒好朋友一下下:建议不要使用公共厕所的那种“马桶”的冲洗功能!因为那个碰水口是各种病菌聚集的地方,最脏!如同,医院病房都是白色的,其实显微镜下,医院除了ICU意外的病房未必洁净一样的道理。
古树羽音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哈哈哈哈哈!我有时会进街中的药品杂货店,也会闲得没事地和坐堂司药聊天,他们告诉我,旅游者买的其实不少是“汉方成药”(也就是本来的中医药的基础配方)。
我的学生送我一大箱“葛根汤”冲剂,并且告诉我她父亲被派去了江浙一带的制药厂学了一年,回来后开发的新商品。
疫情中,那一大箱,我预防喝,也送周围的邻居朋友们喝,高龄者街区,无人感染。
替补球迷 回复 悄悄话 美国医疗保险和医院收费搞得特复杂,把普通老美整的估计全部晕菜。前些年家人做了个普通门诊手术,就是一个小肿物切除,当天回家那种。几个星期后来账单。以前没怎么看过病,以为就是医院来个账单我们付掉就完了,没想到陆陆续续来了N多个单个账单,医院门诊手术室收费单,手术医生账单,麻醉师账单,术后观察室护理账单,病理医生账单,radiologist读片账单。。。林林总总,让人极端晕菜。
后来明白了,看到这些乱七八糟的医院账单先别搭理,等着一个保险公司的Explanation of Benefits,上面会详细列举医院各项收费,保险允许收费,保险paid amount,最后是自费应付部分。
经常看到,某item,医院charge $1200,insurance allowed charge $240...医院是真敢开牙啊!
青白丹城 回复 悄悄话 这类事情,数目不多,也得花时间去处理,烦人。确实让人怀疑是不是有意为之,所以凡事自己要仔细。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 康康有人要给你扣帽子了。 那天在某位的帖子里说手机, 有人发言说,中国造这些手机没用, 大城市是“路有冻死骨”,穷人太穷。
==“什么是有钱人?就我个人的理解,就是能享受普通人不能享受的公共资源,比如去国际部看病,都是自费,而且收费高,从小病到大病都能看,不用去跟普通人去挤了,享受好的服务态度等等。”
-----------------------------------------------------------------
京妞说的是啊。我从没否定过国内贫富分化很严重,美国排第一,中国排第二,可是富人花钱买特权是合情合理的事,美国还搞个VIP啥的呢,反正是美国干啥都行,中国干啥都有人会提出异议,没办法,双标吗。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ounterclockwise' 的评论 : 问好 counterclockwise, 谢谢临帖留评。 你讲得对哦。 我下次看医生肯定要重新找了。 疫情前的医生离开了。 唉, 医生也是经常到处跑的。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嗯,不是说日本的医疗服务特别好吗? 药也好。 大家去日本净买药呢。 不过可能没有马桶好? @羽音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古树羽音' 的评论 : 问好羽音, 谢谢临帖留言。 你的身体好好哦。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这个价钱是很公道啊。 康康很聪明的做法。 是的, 回国去不要“说话洋气, 花钱小气”, 真没必要。 :)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每天一讲' 的评论 : “一分价钱一分货,”, 同意。 在美国其实也是一样的。 阿联酋的王室来美国做手术, 包一层病号楼, 直升飞机来往。 做资本主义社会, 钱是驱动的力量。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是这样的。 深圳也有。 几年前, 我带一位外国人在青岛看过病, 印象特别好。 是青岛人民第一医院, 当然人是蛮多的。 但没有到“挤”的程度, 大家都排队, 秩序非常好。
==“想补充说一下,既然北京有的三甲医院有国际部,那么上海等一线城市应该都会有,可能叫法会不同。那些三,四线城市有没有我就不知道,不过小城市的医院,没有北京等大城市的医院挤,人不是很多。。。”
counterclockwise 回复 悄悄话 换个家庭医生吧。 家庭医生得好好挑,看他什么医学院毕业, 什么医院做住院医生, 好的坏的相差很大的。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每天一讲' 的评论 : 问好一讲。 谢谢你的分享。 你这个经历的账单太吓人了。 Urgent care 确实方便, 以前我去那里打过疫苗。
古树羽音 回复 悄悄话 “噼哩啪啦地打字, 好像找她看病的是计算机”,京妞妞描述得很形象!
哈哈哈,看来天下“医生一般白”呀,都一样。
所以我根本就不去医院,退休以后,就连每年发来的“例行年检”的通知也直接扔进垃圾桶。
好在自身免疫力极好,加上注意医食同源,自我积极保健。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我老公一个男下属, 两口子中国人。 太太得了肾衰竭, 在美国透析了4年, 28岁时还是回国换到了肾, 花了20多万人民币。 现在儿子已经3岁了。 她在美国等肾源的话, 真的很难等到。 而且也不知要花多少钱。 @康康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看看回美能否报销,试试吧。”。 肯定可以的。 所以美国有人跑到国外去看病, 做心脏手术什么的。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 康康有人要给你扣帽子了。 那天在某位的帖子里说手机, 有人发言说,中国造这些手机没用, 大城市是“路有冻死骨”,穷人太穷。
==“什么是有钱人?就我个人的理解,就是能享受普通人不能享受的公共资源,比如去国际部看病,都是自费,而且收费高,从小病到大病都能看,不用去跟普通人去挤了,享受好的服务态度等等。”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美国医药公司和医保公司, 都非常有钱。 可以去lobby 国会改变法律。 @笑薇。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笑薇.' 的评论 : 问好笑薇。 你知道得多。 我这次没有接到电话, 就是一封信。 我想如果我当时不回信, 会继续来信的。 追债公司知道,对于信用良好的人,就是一下唬就怕了, 不再争取自己的权益了。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有人说国内带老人看病难,我个人经历是这样的,象前些日子我带我老妈去看眼睛,我自己搞肯定费劲,主要是对流程不熟悉,结果我雇了养老院的护工,就省了我不少力气和时间,跑腿的事都由护工去完成,同时她负责照顾我妈,我只负责跟医生沟通。护工50元/小时,雇在养老院里的社区医院的医生护士都行,100元/小时。在国内,只要花钱,自己就能省时省力,我们挣美元的,这点儿钱算什么呢。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哈哈哈, 这个是真有钱人的象征。 WXC 是住一天高档旅馆, 拍一堆旅馆照片,晒三个月来显示有钱。 然后贴在旅游网站上。 :)
==“北京有的三甲医院有国际部,由于是自费,只要有钱又舍得花钱,啥人都可以看,那里没啥人,看着很是冷清,服务好,有带着看病的服务人员。充分体现了一分钱,一分服务,一般百姓看不起,只是为有钱人服务的,所以,我曾在WXC里说过,没啥好抱怨国内看病难的,既然在美的海外华人都那么的有钱,自己看病就不要跟国内的普通老百姓去挤了,有国际部,去那里,这才是有钱人的象征吗。”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哈哈哈, 这个是真有钱人的象征。 WXC 是住一天高档旅馆, 拍一堆旅馆照片,晒三个月来显示有钱。 我也学习学习,下次回北京去住钓鱼台国宾馆, 以前去住过, 咋就不知道拍照泥,你说。 just kidding。
==“北京有的三甲医院有国际部,由于是自费,只要有钱又舍得花钱,啥人都可以看,那里没啥人,看着很是冷清,服务好,有带着看病的服务人员。充分体现了一分钱,一分服务,一般百姓看不起,只是为有钱人服务的,所以,我曾在WXC里说过,没啥好抱怨国内看病难的,既然在美的海外华人都那么的有钱,自己看病就不要跟国内的普通老百姓去挤了,有国际部,去那里,这才是有钱人的象征吗。”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什么是有钱人?就我个人的理解,就是能享受普通人不能享受的公共资源,比如去国际部看病,都是自费,而且收费高,从小病到大病都能看,不用去跟普通人去挤了,享受好的服务态度等等。
===========

一分价钱一分货,普通人家看病要累死累活的苦差事,有钱有势看病是享受服务,享受众星捧月的感觉。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这啥事啊。 做个年检, 折腾一年多。 还被追债。 去年我没再做了。 可能我不应该把这个当回事。 @Dong。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ng140' 的评论 : 问好Dong。 可以问问保险公司。 因为年检是全包的。 保险公司和医院经常搞错。 医院写错了code, 我这次就是。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康康你讲得没错。 国内的医院看病人是多, 但是并不是不方便。 美国人少, 但事多, 搞的特复杂。 就说我这个账单, 其实医生什么都没做。 我说我跑步时脚崴了, 能不能给看看是不是伤着哪了。 医生说你这个要去看骨科, 让你的家庭医生推荐你去。 她都不屈尊让我活动一下给她看看是怎么个疼法。 然后就是收费。 其实我的脚腕子也没事, 过些天就好了。 就怪我多次一举。 因为那天正好路过。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想补充说一下,既然北京有的三甲医院有国际部,那么上海等一线城市应该都会有,可能叫法会不同。那些三,四线城市有没有我就不知道,不过小城市的医院,没有北京等大城市的医院挤,人不是很多。。。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新林院' 的评论 : 哈哈哈, 这个太搞笑了。 “像坊间流传的卡米拉私下告诉别人,拜登访问英国期间排了一次很响的气,也算是一个 incident。”。 我觉得这是Biden的accident, 卡米拉是泄露是国家机密,兼私人隐私。 嗯, 也可以算个 incident 吧。 如果卡米拉先 black mail Biden, 就是一次完美pengci 了。 你觉得呢?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年检中的血检因为到Lab,需要付20-30刀,我今年是到我爱人的单位诊所做年检,所以全部免费。

2000年11月感恩节前几天,晚饭吃坏了,半夜腹痛难忍,来美国头一次到医院看病更是第一次看急诊,医务助理先看你保险优劣,看可以宰你多少,然后医生先做尿检,做Ultrasound,说没问题,又做CT检查,平时CT检查只要700刀,急诊5000刀加1700刀专科医生诊断,最后说没问题,打了止痛针,回家了,临走时值班医生还说如果腹痛再来,什么药都没有配,前后折腾4小时。后来账单几乎1万刀。 当然保险付掉了绝大多数,自己出血2000刀(DED 2000)。但是问题还没有解决,过了2个月又有一个医生账单1000多刀要付,我联系了保险公司,他们又联系了那个机构,来回好多次,每次保险公司都说没问题了,但是人家账单每月照来不误,后来连保险公司都恼怒了,说再这样保险公司发律师信才完结,先后半年。

那时是疫情,后来腹痛照旧,我就去看urgent care,只要100多刀,打一针就回家了,医生建议我去做胃镜和肠镜,当时已经12月中旬了,好不容易约到,还要前提前3天做Covid检查,特别麻烦,当然做这些检查和医生的费用都免了,看账单好像是6000刀。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你讲的这个“洛杉矶这几个不要命的,撞了15次车,挣了30万美元。” 太吓人了, 和中国国内的制造车祸一样了。 我想起车保险都是有人身医疗是一项的。 记得有一次, 有个保险很便宜, 但这一项只有100K。老公说不行太低了, 多花钱也要买高保的。 万一碰上不要命的。。。 @新林院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国内看病花不了多少钱,我就是检查身体,验血,乳房照片子,加起来大概就300多人民币。京妞提醒我了,看看回美能否报销,试试吧。我是在浙江我们小地方检查的,那里的医院没有国际部,所以只能享受一般待遇。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新林院' 的评论 : 问好新林院。 应该是有各种解释, 还有直译的。 就像“people mountain poepe sea" & "long time no see".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不过是发票, 还有医院的各种单据,门诊手册什么的。 @康康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什么是有钱人?就我个人的理解,就是能享受普通人不能享受的公共资源,比如去国际部看病,都是自费,而且收费高,从小病到大病都能看,不用去跟普通人去挤了,享受好的服务态度等等。

笑薇. 回复 悄悄话 以前医疗费用是不可以追债的,后来改法律了,医疗费也可以追。以前追债来电话可以拿到至少30%的discount,不知现在还可以不,我没查。现在收债公司的佣金也提高了,根据多少收债主30% 到50%。并且规定,只要开始追债,委托追债者就不能接受欠款者给的欠款。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问好康康。 你是在中国还是美国看医生? 有个系统内外(保险公司承保系统内)的事吧? 如果是系统外的, 你要保留好一切发票什么的。 有一定的金额的。 应该可以报销的。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iceox' 的评论 : 问好冰牛。 你这个例子对追债这事挺有帮助的。 把你的利息给免了挺不错的。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我生活着' 的评论 : 问好生活。 欢迎回城! 好坏参半吧? 保险公司的动力是认为有病早发现, 可以省钱。 医院也是为了业务,避免诉讼。 但我觉得美国这个年检是糊弄事。 有心脏病都检不出来那种。 唉。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北京有的三甲医院有国际部,由于是自费,只要有钱又舍得花钱,啥人都可以看,那里没啥人,看着很是冷清,服务好,有带着看病的服务人员。充分体现了一分钱,一分服务,一般百姓看不起,只是为有钱人服务的,所以,我曾在WXC里说过,没啥好抱怨国内看病难的,既然在美的海外华人都那么的有钱,自己看病就不要跟国内的普通老百姓去挤了,有国际部,去那里,这才是有钱人的象征吗。

dong140 回复 悄悄话 我上一次體檢也被charge 了幾十塊。還沒搞定呢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iceox' 的评论 : 那就好了。 好像以前听说过, 如果车保险没有延期, 过了几天出事故了, 保险公司也管,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要继续买这家保险。
==“这保险我们也碰到过一会,正好是新保险和旧保险换日子那天,带小孩看医生,打过电话后很容易解决,只是也等了几个月看看有没有啥 billing 后遗症。效率是慢些,但解决了。”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国内看病虽然人多,但效率还是挺高的。想看啥去挂号就行了,然后耐心等候,环境是比美国差,但是美国也看病难啊,我想约医生看看皮肤上的痦子,要等6个月,在国内我看了,挂号后,等待就一个多小时。。。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我回美后也要解决账单问题,去年看医生,保险公司一分钱都没报销,我是一直买着保险的,而且医生告诉我保险公司同意的,结果医院直接来账单要我付全款,给保险公司写邮件没人理,大概过了好几个星期给我打电话,我没收到,只收到留言。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kirn' 的评论 : 问好小K。 有人把账单忘了, 过期太久, 可能也被归到收债公司了。 你讲得对。 “人到了十岁以后,基本上,老是快乐的时光就不会太长了。”, 也不能老在 playground 了。
新林院 回复 悄悄话 【英文也使用"pengci" 这单词了,用“incident”来解释。】
是不是也可以翻译成“Staged Accidents”?
美国也有人干这个事。
洛杉矶这几个不要命的,撞了15次车,挣了30万美元。
https://www.foxla.com/news/trio-in-los-angeles-charged-with-intentionally-causing-15-car-accidents-in-alleged-insurance-fraud-ring

“incident” 意思可能更广一点,包括没留神出了疵漏。像坊间流传的卡米拉私下告诉别人,拜登访问英国期间排了一次很响的气,也算是一个 incident。
https://www.politico.eu/article/joe-biden-fart-cop26-royal-family-camilla/
新林院 回复 悄悄话 【英文也使用"pengci" 这单词了,用“incident”来解释。】
是不是也可以翻译成“Staged Accidents”?
美国也有人干这个事。
洛杉矶这几个不要命的,撞了15次车,挣了30万美元。
https://www.foxla.com/news/trio-in-los-angeles-charged-with-intentionally-causing-15-car-accidents-in-alleged-insurance-fraud-ring

“incident” 意思可能更广一点,包括没留神出了疵漏。像坊间流传的卡米拉私下告诉别人,拜登访问英国期间排了一次很响的气,也算是一个 incident。
iceox 回复 悄悄话 我很久以前在 DC, 人在车里等女友还没几分钟就被 ticket,很不爽,就没付这钱,去法庭都也没成。 然后被追债,还利滚利,变成好多倍。好像等了好些年后,不知道咋回事,突然来了封信,啥利息的都没了,而且要开始用信用了,就懒得争论付了当时的 ticket。
这保险我们也碰到过一会,正好是新保险和旧保险换日子那天,带小孩看医生,打过电话后很容易解决,只是也等了几个月看看有没有啥 billing 后遗症。效率是慢些,但解决了。
我生活着 回复 悄悄话 美国的医疗体系跟英国的全民免费医疗不同呀,被催着去年检,好,还是不好呢?我好几年没体检了,倒是希望家庭医生能发信来叫我去体检一次。
kirn 回复 悄悄话 羡慕的呢!第一次被逼债~~~我都被逼多少次了。还和collecting agency打过几次交道。当然欠到这份上,是我家领导~~~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我曾经参加过公司主持的一个merge/acquisition 项目, 美国的保险业也医疗界十分的混乱。 要不然我们看病这么贵呢。 救死扶伤被资本家们搞成赚钱第一的行业。 @威伯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美国的医疗账单, 很对是不会搞到法庭上去的, 因为保险公司和医院都是暴利的。 尤其是这种小账单。 还不够追债公司的人工钱。 @威伯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威伯' 的评论 : 谢谢临帖留评。 你讲得是对的。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威伯' 的评论 : 给威伯上茶
威伯 回复 悄悄话 我隐约印象中,医疗账单可以ignore的,或者至少他们不会去起诉追债。比较差劲的是寄账单让你付,很多人都不仔细看的。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第一张图片来自网络
[1]
[2]
[3]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