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写过一篇关于碰瓷儿的文。留评的网友说, 英文也使用"pengci" 这单词了,用“incident”来解释。“accident” 是事故,而 incident 是被引发的事故。 不过我这次在美国被碰瓷属于“文明碰瓷”。 是因为看病引起的。
自从2020年年初, 全世界闹疫情以来, 除了洗牙打疫苗, 我就去看医生一次, 是例行体验。 医院和保险公司不停地给我通知, 催我做年验。 医院没病人,保险公司、医院和医生都是没钱赚的。 于是2021年 10月,我就去做年检了。
体检的家庭医生因为疫情已经换了。 新医生也没有因为我几年没“年检”而更仔细一点。在不到20分钟的问诊中,看我的时间没超过60秒,一直都对着旁边桌上的计算机屏幕提问,噼哩啪啦地打字, 好像找她看病的是计算机。 她都没用听诊器探听一下我的前胸后背深呼吸什么的,用手按腹部做检查。
之后来了账单。 接近1000刀,医生给开的年检化验血一项就需要八百多美金。 我自己还要掏 185.5 美金。这还不算完, 之后又来了一个账单106多刀, 什么说明也没有,当然也得说有些方面“进步”了 – 检查结果自己到网上看去。医生办公室都不用给家里打电话交代分析一下了, 可能因为每项都特健康?
我觉得账单搞错了,记得以前做过一次年检,也是保险公司要求的,自己一分钱都不用出,除了看家庭医生有15刀的“挂号费”。 现在倒是没有挂号费了,同样的医疗保险,保费已经涨了不少,也不会一下子就得自己付近300刀吧?
为此我给保险公司、医生办公室和她出账单的医院打了好几个电话, 终于后来保险公司说医院搞错了, 我不必理睬这些账单,一分钱都不用出。 那是 2022年 3月的事了。 我要求保险公司给我写封信说明这事。否则医院再来账单呢。 他们答应了,但这封信一直没来。
结果今年3月上旬, 我收到了追债公司的信, 说我欠医院106刀!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被人追债。 真让人哭笑不得。 这106美金的账单是我去看的另一个部门。 去之前我打电话问他们,是接受我的保险的, 应该也是不用付费的。所以保险公司之前也确实肯定了我不用付这个账单。
结果当时那个部门在转换之中,还没有正式成为医院所属, 所以保险公司收到了医院的账单, 不能付给这笔钱。 因为这个医生当时不在这个保险下。 这中间有两个星期的空白时间, 我正好赶上了。
这是医院和医生的协调问题。 他们明知道是他们错了,告诉了病人错误信息,但就是要让病人来出这笔钱。希望看病的人在追债公司面前认怂认倒霉,自己出了就算了。
我咨询了律师朋友。 然后给追债公司写了一封信, 要求免去所有“债务”, 解释了来龙去脉。 这事发生在我去英伦休假的三个多月以前。 至今快半年就没人再烦我了。
医院和追债公司是有业务关系的,也常年雇有律师。 这笔账钱不多, 但他们反正雇了追债公司,就让追债公司去要钱。 万一你觉得算了,拿出钱来呢。 这也是一种“碰瓷儿“。 所以看病要搞清楚账单啊。 医院和保险公司都很会搞, 咱病人的眼睛也得睁大了。 按时付费是一回事,被碰瓷当冤大头,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碰瓷者常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反正我不行,就讹你、造你谣、泼你脏水埋汰你了。
问好京妞,周末愉快
那是90年代初的事情,那时所有的医院都是这个价格。
那时中国的医疗真是很便宜,只是苦了医生。
==“在这里我认为有必要提醒好朋友一下下:建议不要使用公共厕所的那种“马桶”的冲洗功能!因为那个碰水口是各种病菌聚集的地方,最脏!如同,医院病房都是白色的,其实显微镜下,医院除了ICU意外的病房未必洁净一样的道理。”
回复 '古树羽音' 的评论 : 是的, 日本学习了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 并得 以 发扬。 我是每次回国都买一点板蓝根冲剂。 这个“葛根汤”冲剂, 可能是相似的吧? 谢谢羽音的推荐和分享。
佩服你头脑清醒,账目拎得清。我自己遇到类似情况,经常投降交钱了事。主要是自己的保险包多少也没有搞清楚。读那些保险的文件太麻烦,我从来没有好好研究过。
以后争取耐心点,向京妞学习。
==“旅游者买的其实不少是“汉方成药”(也就是本来的中医药的基础配方)。
我的学生送我一大箱“葛根汤”冲剂,并且告诉我她父亲被派去了江浙一带的制药厂学了一年,回来后开发的新商品。”
==“京妞说的是啊。我从没否定过国内贫富分化很严重,美国排第一,中国排第二,可是富人花钱买特权是合情合理的事,美国还搞个VIP啥的呢,反正是美国干啥都行,中国干啥都有人会提出异议,没办法,双标吗。”
=============
我有一个日本制造的腋下体温表(Terumo),是90年代中期在上海一个日本友人送我的,我一直用到现在,很准而且从来没有换过电池。
至于日式马桶,我有亲人多年以前到日本买了个,好像原产地是杭州。
那时夜班费是2毛钱,也就是从下午4点值班到第二天早晨7点,给2毛钱的补助。很多女医生不愿意值夜班,就卖夜班,2元钱一个。有的年轻医生晚上没事,就替那些女医生值夜班,挣2块钱。
不是我的错,修改一下电脑而已(这就叫错都是别人的,本人完美无缺呀)哈哈哈~
在这里我认为有必要提醒好朋友一下下:建议不要使用公共厕所的那种“马桶”的冲洗功能!因为那个碰水口是各种病菌聚集的地方,最脏!如同,医院病房都是白色的,其实显微镜下,医院除了ICU意外的病房未必洁净一样的道理。
我的学生送我一大箱“葛根汤”冲剂,并且告诉我她父亲被派去了江浙一带的制药厂学了一年,回来后开发的新商品。
疫情中,那一大箱,我预防喝,也送周围的邻居朋友们喝,高龄者街区,无人感染。
后来明白了,看到这些乱七八糟的医院账单先别搭理,等着一个保险公司的Explanation of Benefits,上面会详细列举医院各项收费,保险允许收费,保险paid amount,最后是自费应付部分。
经常看到,某item,医院charge $1200,insurance allowed charge $240...医院是真敢开牙啊!
==“什么是有钱人?就我个人的理解,就是能享受普通人不能享受的公共资源,比如去国际部看病,都是自费,而且收费高,从小病到大病都能看,不用去跟普通人去挤了,享受好的服务态度等等。”
-----------------------------------------------------------------
京妞说的是啊。我从没否定过国内贫富分化很严重,美国排第一,中国排第二,可是富人花钱买特权是合情合理的事,美国还搞个VIP啥的呢,反正是美国干啥都行,中国干啥都有人会提出异议,没办法,双标吗。
==“想补充说一下,既然北京有的三甲医院有国际部,那么上海等一线城市应该都会有,可能叫法会不同。那些三,四线城市有没有我就不知道,不过小城市的医院,没有北京等大城市的医院挤,人不是很多。。。”
哈哈哈,看来天下“医生一般白”呀,都一样。
所以我根本就不去医院,退休以后,就连每年发来的“例行年检”的通知也直接扔进垃圾桶。
好在自身免疫力极好,加上注意医食同源,自我积极保健。
==“什么是有钱人?就我个人的理解,就是能享受普通人不能享受的公共资源,比如去国际部看病,都是自费,而且收费高,从小病到大病都能看,不用去跟普通人去挤了,享受好的服务态度等等。”
==“北京有的三甲医院有国际部,由于是自费,只要有钱又舍得花钱,啥人都可以看,那里没啥人,看着很是冷清,服务好,有带着看病的服务人员。充分体现了一分钱,一分服务,一般百姓看不起,只是为有钱人服务的,所以,我曾在WXC里说过,没啥好抱怨国内看病难的,既然在美的海外华人都那么的有钱,自己看病就不要跟国内的普通老百姓去挤了,有国际部,去那里,这才是有钱人的象征吗。”
==“北京有的三甲医院有国际部,由于是自费,只要有钱又舍得花钱,啥人都可以看,那里没啥人,看着很是冷清,服务好,有带着看病的服务人员。充分体现了一分钱,一分服务,一般百姓看不起,只是为有钱人服务的,所以,我曾在WXC里说过,没啥好抱怨国内看病难的,既然在美的海外华人都那么的有钱,自己看病就不要跟国内的普通老百姓去挤了,有国际部,去那里,这才是有钱人的象征吗。”
===========
一分价钱一分货,普通人家看病要累死累活的苦差事,有钱有势看病是享受服务,享受众星捧月的感觉。
2000年11月感恩节前几天,晚饭吃坏了,半夜腹痛难忍,来美国头一次到医院看病更是第一次看急诊,医务助理先看你保险优劣,看可以宰你多少,然后医生先做尿检,做Ultrasound,说没问题,又做CT检查,平时CT检查只要700刀,急诊5000刀加1700刀专科医生诊断,最后说没问题,打了止痛针,回家了,临走时值班医生还说如果腹痛再来,什么药都没有配,前后折腾4小时。后来账单几乎1万刀。 当然保险付掉了绝大多数,自己出血2000刀(DED 2000)。但是问题还没有解决,过了2个月又有一个医生账单1000多刀要付,我联系了保险公司,他们又联系了那个机构,来回好多次,每次保险公司都说没问题了,但是人家账单每月照来不误,后来连保险公司都恼怒了,说再这样保险公司发律师信才完结,先后半年。
那时是疫情,后来腹痛照旧,我就去看urgent care,只要100多刀,打一针就回家了,医生建议我去做胃镜和肠镜,当时已经12月中旬了,好不容易约到,还要前提前3天做Covid检查,特别麻烦,当然做这些检查和医生的费用都免了,看账单好像是6000刀。
==“这保险我们也碰到过一会,正好是新保险和旧保险换日子那天,带小孩看医生,打过电话后很容易解决,只是也等了几个月看看有没有啥 billing 后遗症。效率是慢些,但解决了。”
是不是也可以翻译成“Staged Accidents”?
美国也有人干这个事。
洛杉矶这几个不要命的,撞了15次车,挣了30万美元。
https://www.foxla.com/news/trio-in-los-angeles-charged-with-intentionally-causing-15-car-accidents-in-alleged-insurance-fraud-ring
“incident” 意思可能更广一点,包括没留神出了疵漏。像坊间流传的卡米拉私下告诉别人,拜登访问英国期间排了一次很响的气,也算是一个 incident。
https://www.politico.eu/article/joe-biden-fart-cop26-royal-family-camilla/
是不是也可以翻译成“Staged Accidents”?
美国也有人干这个事。
洛杉矶这几个不要命的,撞了15次车,挣了30万美元。
https://www.foxla.com/news/trio-in-los-angeles-charged-with-intentionally-causing-15-car-accidents-in-alleged-insurance-fraud-ring
“incident” 意思可能更广一点,包括没留神出了疵漏。像坊间流传的卡米拉私下告诉别人,拜登访问英国期间排了一次很响的气,也算是一个 incident。
这保险我们也碰到过一会,正好是新保险和旧保险换日子那天,带小孩看医生,打过电话后很容易解决,只是也等了几个月看看有没有啥 billing 后遗症。效率是慢些,但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