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又是父亲节了。 昨晚给家里打电话,今早又给家里打电话。 说起打仗的事情。 军队的特点之一是等级森严,这是由于军人的特殊服务和责任决定的。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下级必须服从上级。由此提到军衔。
大陆军衔制分为两段历史:1955 至 1965为第一段,之后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军衔取消了,直到1988年才又恢复。 现在对军官行使的是88版军衔制; 1955年的元帅衔和大将衔不再使用。 “一级上将”衔也从未使用。
目前大陆的军官衔分为将、校、尉三等军官十级; 杠表示等级,星表示等级内的高低。校官两杠,有大、上、中、少四级, 大校两杠四星,少校两杠一星;尉官一杠,中尉一杠两星。将军的肩章没有杠只有星。陆海空用不同的颜色来表达: 松枝绿,深藏蓝,和深灰绿,如下图。
到美国后一直也没太注意美军的军衔。和人谈起来就用笼统的将军(general)表达。去年12月,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吉尔戴(Gilday),和美国网络司令部司令中曾根在加州参加了网络安全论坛会议。这个会议从今天看来,也是乌俄战争的预警和准备之一。
会议在斯密山谷的里根总统图书馆里举行。有网络安全的学者和工程师分析师等参加。 吉尔戴(下左)和中曾根(下右)都是四星上将。美国四星级军官通常是武装部队中最高级的指挥官;但是将、校、尉所对应的general、colonel、Lieutenant 和中国的用法不同,和各军种部队的职务有关,比如 Lieutenant General,一般指中将。
中曾根是美国防部著名的四星上将。日裔美国人,二代移民。 他的父亲 埃德温.中曾根二战时及战后为美国情报部门工作, 1987年以上校身份退役。关于埃德温入伍前的记录已经很难找到。
有文章记载说这位四星上将的父亲出生于夏威夷,但所有的记载又说上将是二代移民。 比较清晰的记载是埃德温1945年高中毕业后于8 月 10 日被征召入伍。先接受了日语能力测试,经过基本培训后,被派往明尼苏达州的斯内林(Snelling)的特殊学校接受占领军口译培训。
斯内林的学校后来关闭了,埃德温在那里上了最后一堂课。培训于 1946 年转移到加利福尼亚州的蒙特雷, 同年年底在那里结束训练,被派往日本。1947 年到 48 年,他在日本的公开身份是语言学家和口译员,在日本的美国驻军中工作。(下图后排左二是埃德温)
从日本回国后埃德温就读于夏威夷大学,并通过其后备军官训练队项目获得委托,在陆军预备役服役,直到 1987 年作为上校退休。在他的平民生活中,埃德温在美国本土教授历史和政治学。
其实很多情报人员,在驻扎国生活工作,随时了解当地的情况并向上级汇报, 很多情报、或说信息并不是像谍战片演示的那样要生死相搏才能得到。 大部分信息只是非常外围的一部分。 做情报安全工作的人更不会随便到人家家里,大肆谈论如何识别“坏人”哈。
两代中曾根都娶了白人女子做老婆。 小中曾根也加入了军队,并得到了较快的提升。他曾在连、营和旅级当过指挥官,还曾在伊拉克、阿富汗和韩国执行过外国任务,并担任营、师和军级别的高级情报官。
2012年小中曾根被提升为准将, 2016年成为中将,服务于信息安全部门,并曾担任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J2)情报总监。 同年 10 月 ,他成为美国美国军队网络司令部司令。 2018年,小中曾根被晋升为四星上将,成为美国网络司令部司令至今。
美国本土的很多日裔在二战中被关进了集中营;但夏威夷的日本移民因为要作为劳动力进行生产,大部分只是在晚上被戒严和监管。中曾根家两代人的经历非常有代表性。下一代站在父辈的肩头,达到令人瞩目的高地。 是出身,也是时运。希望能看到二代华裔有不凡的成就, 只是,目前的风向似乎不太对…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美国:brigadier general--准将--1星; major general--少将--2星,lieutenant general--中将--3星;General--上将--4星;
中国:准将--无;少将--1星;中将--2星;上将--3星;
再看了一下你的原文,在大陆,上将是三颗星,也许这也是对美军上将要强调“四星上将”的原因。其实没有必要。
==““这个中曾根与那个首相中曾根有联系吗?”五百年前是一家。”
=="我一直认为今天也是周末但很多人今天就说新周愉快的:-)"
周末和新周快乐:)
美国授予过五星上将的那几位,都是很能打仗的:尼米茨,艾森豪威尔,布莱德雷,麦克阿瑟,马歇尔等,都是因战功才成五星的。后来就只有四星将军了。
==“想起来米尔斯海默毕业于西点又在空军服役过但他说不喜欢西点讨厌authority讨厌战争,他的理论比Fukuyama高多了也比较客观,福山的预测基本没对过。”
==“华二代不太会有更高的政治成就吧,那个戴祺感觉也要危了。”
新周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