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56)
2020 (53)
2023 (119)
上篇:D28:今天三份早餐
8/7/ 2025 | 阴转多云| 13–19℃
今日路线:从 Ner-Grefstad farm 徒步 21 公里,抵达 Svorkmo Skytterhus
今天的天气依旧非常适合徒步。走在路上不觉疲累,甚至连水都不需要多喝。沿途的文化与历史景点,让这段行程不仅是双脚的旅行,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探访。
首先路过 Meldal Bygdemuseum(梅尔达尔民居馆)。这是一座露天博物馆,收藏并展示了梅尔达尔地区 18 至 19 世纪的传统农舍、谷仓、作坊和生活器具。走在草皮屋顶的原木房舍之间,仿佛回到了几百年前的乡村生活。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像是从旧时光中拾回来的,散发着木香与岁月的温度。
继续前行,又经过 Orkla Industrimuseum(奥克拉工业博物馆),讲述了挪威中部的矿业与冶金史,尤其是 1654 年至 1987 年间 Løkken 矿区的铜矿开采故事。矿井模型、老旧设备和历史照片,让人切实感受到那个曾经支撑整个地区经济的工业时代的脉动。
中途经过一间木质 Shelter,我忍不住进去看了看,刚好奥地利姑娘 Verena 也赶到。我们干脆放下背包,坐下来休息并聊了起来。
我说:“还有三天的路程了,有点舍不得走完。”
她笑着说:“我想男朋友了,希望快些走完。”
我提议:“那下次和他一起来徒步圣路吧。”
她说,她和男朋友正在考虑,蜜月是去度假,还是来徒步。
于是我好奇问他们是怎么认识的。原来是在一次周末舞会上。她本来不想去,是朋友硬拉着去的。舞会上大家随机与身边的人跳舞,跳着跳着,他们就成了一对,越跳越投缘。舞曲结束时,他们已经像老朋友般熟络。男朋友看到她的手机屏保是十字架,当场在心里认定:“这就是我未来的妻子”。
我插话问:“他也是很虔诚的基督徒吗?”
她点头:“是的,和我一样,非常虔诚的天主教徒。”
不久之后,他们有了一次野餐约会。男朋友带来一大捧鲜花,两人聊起家庭、孩子、未来的生活,几乎每个话题都默契十足。Verena 说,她找不到任何理由对这段感情说“不”。见过双方父母后,他们开始了跨国恋,她在奥地利,他在瑞士,相隔 400 多公里。男朋友是农场主,不可能离开土地,只能由她移居瑞士。现在,她在瑞士做职业理疗师,并享有 6 周带薪假期,这次徒步正是休假中的一段。
说到吃的,昨晚我在落脚点附近的超市买了一桶泡制鲱鱼,晚上做了一大盘鲱鱼沙拉,也分给 Verena 尝了一些。她一口就爱上了,还感叹挪威的鲱鱼不仅美味,而且便宜,一公斤装(含 500 克鲱鱼肉)只要 39 挪威克朗,折合约 3.9 美元。
今天途中正好经过一家超市,我买完东西出来,又遇到她。她笑着举起一桶鲱鱼,说是因为昨晚那顿沙拉,她也决定买一桶。我调侃:“你要背着这么重的一桶汤汤水水走十几公里哦。” 她笑着说:“值得!”
今晚的住处是当地社区的一处自助设施。进门后我没找到留钱箱,墙上只贴了个 vipps(挪威的转账应用)账号。我没有 vipps,于是给管理员发了邮件,说明我来自美国,请他告诉我该如何留钱付款。
傍晚六点多,David 带着两位朋友突然出现。David 是我这次圣路 Family 里最早认识的成员之一,此后一直比我落后两三天。原来他们也和我一样跳过了那段“魔鬼路”,今天终于追上来了。
后来管理员来了,是位年轻的帅哥。他看了看在场的七位入住者,说:“每人 200 NOK吧。” 我们都有些惊讶,因为官网写的是 300 NOK。至于降价的原因,是因为我主动发了邮件,还是因为今晚人多(其实只有七个),就不得而知了。
以下是今天随拍。
梅尔达尔民居馆(Meldal Bygdemuseum)。这样的民居馆在挪威很容易遇见,可见挪威人很注重保护他们的民族传统和文化。
离开梅尔达尔民居馆后,继续前进。
途中的免费Shelter。我在这里听Verena讲述她的爱情故事。
Shelter内的留言簿,还有人留下咖啡,燃气罐。
跨越途中障碍。
途中路过一所技术学校。
三宅一生是不是来挪威采风过?为什么他设计的手袋这么像挪威民居?
奥克拉工业博物馆(Orkla Industrimuseum)。
中国有“中国红”,挪威也有“挪威红”。
今天途中经过的61公里路牌。
今晚的落脚点,收费200nok(20美金)。是这次圣路上收费最低的一处住宿。
我昨天买了一桶泡制鲱鱼,做了一大盆沙拉,并请Verena 和 Karin品尝了我的杰作。她俩品尝后,不停的点头赞许,她俩今天也在途中买了鲱鱼,也自己做了鲱鱼沙拉。
在挪威,一桶泡制鲱鱼(内含500g鲱鱼肉)只需要39NOK(4美金),而一杯方便面也需要3~4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