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两桥走天下

真正的自由,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个人资料
三步两桥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极昼下的圣路】D40:最强潮汐漩涡

(2025-10-09 08:11:46) 下一个

上篇D39:航空馆之惊叹

8/18/2025 |雨 | 11–12℃

Saltstraumen,被誉为“世界最强潮汐漩涡”,距离 Bodø 大约 30 多公里。昨天查了潮汐表,今早 8 点 10 分左右正好是高潮。旅店门口每半小时就有一班公交车来回,我盘算着要是能赶上 6:50 的班车最好,万一错过了,7:20 的也来得及,八点前肯定能抵达,九点再搭车回城,吃个早午餐,正好赶上中午 12:30 的火车去Trondheim。时间表被我优化到万无一失。

不过计划归计划,人是睡不住的。因为心里惦记着 Saltstraumen,早晨四点多我就醒了,熬到五点多起床,洗漱完去厨房煮了一杯咖啡,在空荡荡的餐厅里独自喝着。打扫卫生的小哥见我这么早一个人坐着,忍不住关切地问:“你还好吗?”我笑着解释说,我要去看 Saltstraumen。他眼睛一亮,说:“对对对,很神奇,很值得!”  我顺势问:“什么时候看最好呢?”  他说:“随时都能看,不过有时大,有时小。大概下面有电流吧。”

我差点没笑出声。那可不是电流,而是潮汐(tide)。于是我耐心科普:“我查过潮汐表,今天早上 8–9 点是高潮。”小哥这才“哦”了一声,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喝完咖啡,我出发去车站。在等车时遇到一位女士,确认车站方向时,告诉她我要去看漩涡。她说没错,她平时不上班时也常去那里钓鱼。我惊讶道:“不危险吗?船不会被吸进去?”她笑笑说:“不会啊。还有旅游公司带游客坐橡皮艇冲漩涡呢!”  我昨晚在 YouTube 上看的介绍可全是惊心动魄的画面,白浪滔天,一个巨大的漩涡。看来网上的震撼画面和现场的悠然垂钓是两码事。

车到桥头,女司机特意提醒我下车,还笑着说:“沿着桥走就能看到了。”雨越下越大,风呼呼直灌,我裹紧雨衣,沿着桥上北侧人行道从东往西走。一路探头往下看,水面雾蒙蒙,什么都没有。走到桥尽头,干脆钻进一家已经开门的超市问了一下。营业员告诉我:“其实桥两边都能看到,但南边的更清楚。也可以从桥东端的步道下到河边去看,不过今天下雨,路滑,要小心。”

于是我换到桥上的南侧人行道,重新往回走。果然,走到桥中段时,水面上终于出现了一串串旋涡,不是那种巨大的“黑洞”,而是一簇簇、不断生成又迅速消散的旋涡群,就像锅里沸腾的水,一拨过去又冒出新的。我一边看一边有点好笑:原来 YouTube 上那些堪比“世界末日”的画面,是挑了潮汐系数高的日子拍的。今天早晨8~9点虽然是高潮,但潮汐系数只有 50 左右(中等水平);而在系数 80 左右时,才会出现那种真正惊心动魄的超级漩涡。

不过“亲眼所见”和“屏幕上看”完全是两种体验。站在桥上,雨点打在脸上,狂风夹杂着水汽,桥下的水像被看不见的巨手搅拌,不停翻腾、旋转,那种力量感依旧震撼。

后来我查到一点背景知识:Saltstraumen 其实是由大西洋海水和峡湾之间的潮汐差造成的。每六小时,约有 4 亿立方米的海水要通过这条仅 150 米宽的海峡,水流速度可达每秒 20 多节(约 40 公里/小时),因此形成了世界上最强的潮汐漩涡。换句话说,眼前的景象不是“电流”,更不是“魔法”,而是地球自转和月亮引力共同谱写的“水之舞”。

九点钟我准时搭上返回的公交车,回到旅店吃了个早午餐,然后去火车站搭上开往 Trondheim 的列车。在车厢里,望着窗外依旧阴雨绵绵的北国风景,我写下了这篇日记。

雨中前往Saltstraumen,观看“世界最强潮汐漩涡”。

中午搭火车返回Trondheim。入住的Bodo旅店紧挨着火车站,在房间里就可以看到站台。

北极圈地标。

晚间回到Trondheim朝圣者中心。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