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F云南义工 孙正东
我是一名来自云南的义工,结识ACCEF是通过老师的介绍,那时我还是一名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从小在农村长大,深知农村贫困孩子上学艰难的我,在得知了ACCEF义工们的事迹后,毫不犹豫地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并且立志要用自己有限的力量来架设这座心灵的桥梁,让更多的贫困孩子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暖。
在这近两年的义工生涯中,我与我们的义工小队走访了好几个村庄,经历了无数的洗礼,无数的感动,无数的欣慰。这其中让我感触最多的是我们义工小队与一个叫徐金丽的小女孩的故事。
徐金丽小朋友家住在云南省的一个贫困山区——迤者村。这里的农民以种植玉米、小麦和烤烟等作物为生,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孩子们上学都要去到六七公里外的学校。我们通过同学的介绍找到了这个村子,找到了徐金丽。
之前通过村民的介绍,我们得知她家里的基本情况:她的父亲从小就有轻度智力障碍,母亲也患有轻度精神分裂,家里基本没有什么稳定的收入,除一小部分收入是靠她父亲到外面帮别人干体力活挣来的外,大部分都是来自政府的补贴。她家住在半山腰上,当我们来到她家的时候,她和弟弟正在帮母亲收玉米。
对于我们的到来,她们一家人都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在说明了来意之后,徐金丽搬来了几个小凳子,示意我们坐下。在交谈的过程中,我们从徐金丽的眼中看到的不是沮丧,而是坚强,那种渴望长大的坚强。她是一个学习很好,并且非常懂事的女孩,但是由于家庭的原因,难免会有一些自卑的心理。于是我们对她进行了开导,鼓励她要继续好好学习,将来好好养育自己的父母。
了解完基本情况后,我们来到了她家唯一的卧室,借着微弱的灯光,看到墙上满是她的奖状,心里不禁一颤。
看到这里,我们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了,于是把随身带来的调查表及相关资料拿出来,决定搭起这座爱心的桥梁。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调查,我们最终确定了徐金丽作为ACCEF的受助者之一。快要离开的时候,她和母亲一直挽留我们在她家吃晚饭,可是由于行程的原因未能留下。
第二次来到徐金丽家是给她送第一笔助学款的时候。看到我们的到来,她的妈妈还是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但是徐金丽很快就给我们搬来凳子,招呼我们坐下。之后她把上学期的成绩单给我们看,全班第一名,我们不禁为她感到高兴。在这一刻,我们也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了喜悦,看到了感激。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关爱,她感觉到了自己是被人关心的,她也知道自己要好好学习来报答别人对她的鼓励和帮助。
在之后的时间里,我们一直保持着与徐金丽的联系,她也会积极地给我们写信,讲述她的学习和生活,感谢捐助人以及志愿者大哥哥大姐姐们给她带来的帮助。
虽然我们只是一座桥梁,但我们传递的是爱心,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事物,我为此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