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月

资深记者,专栏作家。
正文

千年窑火--尘封的记忆之五

(2009-05-27 23:35:32) 下一个



       千年窑火---尘封的记忆之五

中国,有一种泥土烧成的器物与它的国家同名 ; 在中国,有一个南方小镇用一位皇帝的年号命名,是谁能有如此大的名号,又是谁能有如此的殊荣?这就是瓷器,就是景德镇,一个千年窑火不熄的瓷都。 

在景德镇的古老瓷窑上,翻看着地上散落的破碎瓷器,脑子里不由满是文明碎片之类的东西。几座残破不堪的古窑遗址,撑起一段水火剥蚀的历史。满地瓷砾,静静守望,似在追忆往日的壮观。四周没有车马的喧嚣,市井的嗡嘤,只有凄凄蝉鸣,时断时续地从古瓷碎片的缝隙间轻轻溢出,似在讲述一段传说,一个典故,一首无标题的乐章 ...... 千百年来,景德镇瓷器以“薄如纸、明如镜、白如玉、声如磬”的质地和声誉延续着光荣与辉煌。 也许 , 景德镇之所以值得体会与纪念,是因为瓷器文化体现了东方文化的某种本质特征:平和、典雅、包容、与世无争。

景德镇人十分珍惜这份荣誉,讲起这座小镇的历史,很多人开口就说:景德镇的窑火有千年之久。但是,当记者在与当地官员和市民的接触中,嗅到了一股浓烈的焦灼气息。事因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团体,近年来先后将“中国瓷都”的称号授予福建的德化与广东的潮州。对于一座以陶瓷为图腾的城市,原本属于自己的“瓷都”封号竟然旁落,此事对景德镇的震撼可想而知 , “封都”事件在中国陶瓷界引起很大的冲击,尤其叫景德镇心意难平。撇开古时的辉煌不提,直到 1970 年代末,陶瓷产业的规模,无论潮州还是曾与景德镇并称三大古瓷都的福建德化,均难望景德镇的项背。

景德镇辉煌了将近千年,作为世界上惟一一座依靠一种产业维系生存十个世纪而没有中断的城市,景德镇曾经达到了农业文明中的城市形态的高峰。瓷都曾经是景德镇的图腾,景德镇的骄傲 , 但福建德化和广东潮州这些改革开放政策最早惠及的沿海地区 , 短短十几年,它们就将引领中国陶瓷行业近千年的景德镇远远甩在了身后。景德镇已不复往昔风光,不但陶瓷器产值每况愈下,陶瓷产品的质量也良莠不齐,不知不觉间逐渐被后来者居上,即便再以陶瓷业龙头老大自居也是徒然。

不熄的窑火燃烧了十个世纪。瓷器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是这座城市的生命,没有了陶瓷,也就没有了景德镇。然而 , 熊熊窑火是怎样暗淡的呢 ? 正可谓“成也萧何 , 败也萧何” , 由于景德镇瓷器长期作为贡品,景德镇的陶瓷行业也打上了深深的“贡品文化”烙印,其中的一大特色便是“不计成本”不惜人力,不惜工本,在满足宫廷需要的前提下,景德镇生产出当时世界上最精美的瓷器,景德镇迎来了制瓷业的兴盛时期。在景德镇成化官窑遗址中,有许多破碎的瓷片。文物工作者便是据出土的瓷片,读出了宋元明清,青花青瓷、粗陶紫陶。据考证 , “为了保证皇帝们独享最高水平的陶瓷产品,在很长时间里,因为怕民间仿制官窑,所有的试制品、残次品,甚至超过皇帝需求的合格品都要被统统打碎,细心挖坑掩埋,留下一窝窝陶瓷碎片”。

正因为景德镇从来不愁景瓷的销路,计划经济时代,“贡品文化”继续延续。古代官窑不用说了,到解放后,仍有各级政府完成景德镇大量的订单 , 景德镇几大国有陶瓷厂的产品多数由政府采购,其中相当部分是国家领导人出访的赠品,这些作品都是瓷中极品,这使其国有陶瓷企业的主要精力一直集中在工艺改造上,成本意识淡薄。但岁月无情,市场竞争终究是残酷的,当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开始走向市场经济,近千年来一直主要为官方服务、靠官方订货生存的景德镇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走进古窑,一片静寂的废墟。古窑址这本厚重的卷帙,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堆积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沉积物。关于它的起始,它的兴盛,它的衰落,人们已经说得太多,写得已经太多。像景德镇陶瓷这样千年积淀、传承至今的文化载体,如果不是绝无仅有,也是屈指可数。但是,历史和现实能否在今后找到结合点?在重振千年瓷都的路径选择上,“历史与现实失衡”是否会演变为“文化和产业失衡”?在由历史荣耀转化而成的现实压力面前,景德镇是否会走上摈弃传统、押注产业规模的歧途?

站在古窑瓷砾深处,我感到了历史的严酷。此时恰逢夕阳西下,余辉散淡,周围一片寂寥,记者的内心不禁为之一颤。从寥寥无几到风靡一时,从冠绝当世、荣宠绝伦到被潮州、德化突破、超越,景德镇似乎成为一声叹息,在苍茫天地间,显得孤寂而悠长。追古思今,忽然想到,景德镇昨日的一段辉煌,掩埋进了沉寂的废墟 ; 景德镇瓷器会否同御窑址一样,永远定格在历史文物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