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不教,父之过。所以,学校之外,免不了教中文,陪算数,当然也少不了品德教育。从孩子的评定上看,我的品德课上的最不成功,她动不动就用“你又讲大道理了”给我封口。
思想品德教育,理论上不就是自尊与尊重他人啊,心灵美更重要啊…,我的教学语言肯定也没有抽象到“三个代表”的程度。缘何不服我?我决定放下家长的架子,躬身讨教。这一招很灵,孩子不再有抵抗情绪,开始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起了故事。尽管有时夹带了法语,有时明显地母语表达的不够到位,但是,听了之后,还是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她说这些故事从是道德课(MORALE)上听来的。
故事一:一家冰激凌店里,有一个小男孩手里攥着一把零钱,跟服务员说他只要一个冰激凌。他问:一个大的冰激凌要多少钱?服务员说:70分。小男孩犹豫了一下,又问:那小的多少钱?答:50分。服务员心里很有些不耐烦,那时,店里客人很多。小男孩最后要了一个小的冰激凌。男孩吃完,离开了小店,服务员去收起了小桌上的那小堆硬币。当她数出那正好是70分时,服务员即刻明白了:那个男孩的钱足够吃一个大的冰激凌,他只要了一个小的,只是想留出给小费的钱。服务员哭了。
故事二:宠物店里正在卖小狗,50元一只,买的人都在挑选着自己的宠物狗,一个小孩看到了一只躲在后面的小瘸狗,就说他要买那只小狗。店主说:把它送给你吧!孩子问:为什么?店主说:你看它都瘸了,不再能取悦于人了。但孩子坚持要付50元钱,并且对店主说:难道就因为它瘸了,就不能和其它的狗一样吗?店主还想说什么,却见孩子拉起了裤脚,他看到了这孩子腿上的残疾。
故事三:很久很久以前呢,有一个农夫,农夫有两只水桶,每天他都用它们去挑水。这两只水桶其中,有一只总是漏水,常常农夫远远地挑水回来,一只桶满满的,另一只就剩了半桶。尽管修了又补,漏的还是漏,就这么漏啊漏。漏桶于是常常遭到那只好的桶的耻笑:你还是桶吗?难道不觉得羞耻吗?!漏桶很是伤心。可是,有一天,农夫对漏桶说:为什么不高兴一点呢?你看,你漏过水的路边上,开满了美丽的野花哪!
女儿在讲前两个故事的过程中,有几回撇着嘴角,颇动感情。在讲后面的这一则时,则边讲边哈哈大笑,还问:“这个故事可不是真的故事啊,中文那叫什么啦?”“啊--哈!怎么又来了一只漏桶呵,叫寓言嘛!”我对着她灿烂的笑脸说。
同样是道德课上,他们还有过这样一个小游戏:老师抱着两只纸盒子放在教室前面,告诉大家今天有礼物啊!不过先不能讲里面是什么,大家都要排队到合子前面等着分享礼物。很快,每个同学都在一个纸盒前排了对,但很明显,那个裹了漂亮包装纸的纸盒前面排了很多人,另一个普通的纸盒前则只有几个人。然后老师打开了盒子,前者里面装了一些苏打饼干,又打开了后者,是一个巧克力蛋糕。啊?!大家都叫起来。接下来,吃完东西,老师和同学们开始讨论这个话题。我急着问孩子:你吃到蛋糕了吗?孩子叹了一口气说:那个巧克力蛋糕看起来很好吃啊!我是不会忘记这件事了。
除了故事本身,孩子在讲述过程中的情感流露,也触动了我。如果不是理解了,不会表达的那么自然和真情。看来我得暂时收起我的“大道理”了。(Z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