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健康

主要涉及食疗营养,菜肴烹制,饮品调制,果蔬种植,养花陶情,两性健康,中医及运动养生等。
正文

鼓励与批评

(2008-12-19 15:09:27) 下一个
鼓励与批评
孩子的许多好的习惯都不是天生的,而是以一种“无中生有”的方式出现的。也就是说原来所没有的好的行为习惯,在父母的鼓励下,从无到有的生长出来。

一种行为从无到有的变化,其实是一种飞跃。只是这种飞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太频繁,让我们目不暇接,以至于最后变得似乎是理所当然了。

比如说,孩子自己第一次的洗脸刷牙,系鞋带、倒水喝、穿衣裤、干家务活,等等,都是在父母的不断鼓励下才开始的。而这就是独立的开始,也就是从依赖别人逐渐地过渡到依靠自己。

父母对孩子的鼓励越多,孩子的这种变化过程就越自觉。作为父母,尤其要在孩子小的时候,特别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孩子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出现,就要不断地去强化,这样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直至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

反过来,无论教育多么完美,孩子的各种坏的行为也会以“无中生有”的方式显现出来。坏的行为方式并不是被有意识地“鼓励”出来的,而是其自身矛盾运动在环境的作用下的一个自然结果。因为这个世界就是处于一个永恒的矛盾当中,好与坏本身就是互为你我的。好的行为如果得不到彰显,坏的行为就会表现得较为突出。比如说,平时吃不了苦,以后表现出来一定是贪图享受,就像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是连在一起的道理一样。

一旦某种不好的行为出现了,就一定有它出现的道理。此时,如果父母想去把它扼杀在萌芽状态,就几乎是不可能的。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此消彼长的方式,让它向它的对立面转换。比如,如果孩子胆小,第一次不敢上台弹琴,训斥他并不能让他不害怕,反而会适得其反。只能鼓励他勇敢一点,告诉他只要上台弹了,无论好坏,他都会得到一个奖品,以奖励他的勇敢。这样,一旦孩子迈开了第一步,以后就好办了。事实上,勇敢的人并不是不害怕,而是能够克服自己的恐惧。再比如,孩子如果说谎,父母的任何打骂和强制都无法彻底消灭说谎。其实,说谎的成因是出于自保,以逃避惩罚。惩罚得越厉害,谎也就会越说越大。要想让孩子不说谎,只有反其道而行之,不是在他坦白之后惩罚他,而是奖励他的诚实。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说谎。

其实对任何一种不好的行为,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鼓励,促其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比如,自私的,就多鼓励奉献;贪婪的,就鼓励加强自制力;固执的,就多鼓励变通;冷漠的,就多鼓励助人为乐;懒惰的,就鼓励多做家务活和义工;着急的,就多鼓励耐性,等等。反之,如果只是批评他的缺点,他得有点并不会因此就变得多起来。比如,我们批评孩子忘性大,他下次还是照样忘了带东西去学校,不如每天表扬他,至少他每天还记得带书包上学,同时提醒他头天晚上把所需东西都准备好。久而久之,他就什么也不忘了,这就是鼓励与批评的不同。鼓励之所以这么重要,原因就是鼓励所表达的其实是“关爱”,就像太阳对万物的关爱是一样的——温暖、和煦。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爱”的话,万物的生长都无从谈起。人也是这样,离开了爱,就无法茁壮成长(怎样鼓励,这里就不详述,需要另文详加叙述。怎样鼓励是一门艺术,这里只提及原则性的方法。)

因为,好与坏是辩证的统一,任何一种行为都同时包含好与坏的方面。不去将好的方面发扬光大,坏的方面就会起主导作用。也就是说,要让好的行为起主导作用,则必须有意识地让坏的行为向好的方向转化。然而,这种转换过程所强调的是去鼓励与其相对立的好行为,而不是强调批评坏行为本身。这不仅仅是因为鼓励好行为容易被当事人接受,而批评坏行为则容易造成当事人的抵触。这么做的根本原因是:缺点无法消灭,它与优点是一种共生的关系。

鼓励虽然如此重要,但批评也不可或缺。可是,什么时候批评,以及怎样批评,就值得深思。批评所要表达的目的其实仅仅是“不可以”和“停止”的意思,也就是此路不通的意思。比如,孩子早上误了校车,父母可以批评他睡得太晚,以后必须在某个时间早点入寝。但不可以羞辱他,说他一贯懒懒散散,拖拖拉拉,更不可为了自己的上班被耽误而冲孩子撒气,乱骂一通。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开好闹钟之后,再自行检查一遍,父母则经常性的奖励这种自律行为。同时告诉孩子,一年之内,他可以有三次例外,超过了三次,就不会有人送他去学校了。也就是既容许犯错误,又教会他学习如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也就是说,批评必须适度,且要对事不对人。孩子越小,鼓励越要多,批评越要少。只有在一棵小苗长皮实了之后,它才经得住暴风雨的洗礼。鼓励增强人的自信心;批评增强人的承受力,两者不可或缺。等孩子长大了些后,对于自信心强的孩子(平时受到的鼓励多),批评可以严厉些,但必须有针对性;对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批评则要和风细雨,或者尽量让批评听起来像表扬。比如,批评他弹琴弹错了,可以说,你很有创造性;手型不好,可以说,要是所有的指头,都像无名指一样,就更好了;回答弹得好还是不好的问题,只说有进步,但如果能够如此这般一点,进步就更大,等等。

但无论何种批评,都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要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而不是嫌弃或是羞辱。否则,孩子就会产生愤恨的情绪。这种反应很正常,它是一种原始的自我防御机制——当机体在受到外来的攻击时,它就会处于一种应急的状态下。从本质的意义上来说,任何的批评就犹如一个小小的进攻行为,它对任何一个特定的个体来说都会带来某种程度的不安全感,因为它所表达的是对某一行为的否定,进而威胁到它的行为主体。作为这个行为的主体,它就会自然地反抗,因为反抗外来的威胁,是个体生存的第一天性。如果孩子在接受批评的时候感觉不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他就会在愤恨的驱使下,自然而然地跟父母对着干。因为“恨”的法则就是造就敌人,所以为了保护自己原本就很脆弱的自尊心,他就会奋起抗争。如果实在斗不过,就只好自我放弃,进而自甘堕落,也就是以一种自毁的方式来达到伤害父母的目的。因此,父母在实践中,最常采用的方式就是妥协,也就是双方各让一步。这样,反倒成就了中国人所说的中庸之道,也就是在粤⒌牧郊?校?业搅艘桓銎胶獾恪?br />
父母如果明白了怎样鼓励,怎样批评,就可以掌握好教育孩子的分寸。从无到有地培养出好的行为方式来。相反,对不好的行为方式,则用批评使之警醒和止步,并通过不断地鼓励其对立面的好行为,使之此消彼长,逐渐地向好的方向转化。但要切记,这种转换的过程是渐进的,它需要无限的耐心。抓住了这个要点,就会使我们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得心应手,不至于出太大的偏差。至少可以避免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的毛病。

[打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