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l
cancel
cancel
cancel

尹思泉 - 香谷先生

学者,诗人,书画家,一级美术师。职业认证网球教练。现任“北美中红书院”主席,”中华文化交流大使“等职。号白水道人,老泉,画泉(多用于画款),西邑翁...
个人资料
尹思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启功:有此楼兰神物,王羲之就不再神秘了

(2022-11-18 08:39:14) 下一个
 
 
 
 
 
 
 
 

 

 

清末以来,在中国的西北地区甘肃、新疆两省的汉魏时期城址及边塞等遗址,不仅陆续出土了魏晋时期的简牍,还在罗布泊西部的楼兰遗址,发现了有纪年的文书残纸。

 

Image楼兰古城

01李柏文书:被启功赞为楼兰神物

 

楼兰是汉代西域的城国。汉武帝通西域,使者经此至大宛等地,常受攻击。元封三年归汉,改名鄯善。魏晋时期,楼兰一带设鄯善郡,为西域长史治所,其后荒废,城址为风沙夷平。出土的魏晋时期的文书残纸,时代与简牍相近,其中的《李柏文书》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件。

 

Image李柏文书

 

《李柏文书》是于1909年中亚探险队在塔里木河支流昆支河畔发掘出来的。《李柏文书》书于晋咸和三年(328年),距今近1700年。

 

文书共三纸,第一纸笔法近东晋王羲之《姨母帖》多存隶意;第二、三纸属楷行书。线条柔韧,既敦厚丰满,又灵活跳动。虽粗疏,但无荒率之感,精彩毕呈,最为动人。

 

Image李柏文书与王羲之姨母帖

 

李柏是与王羲之基本上属同时代的人。因李柏所在位置在西北边陲,其书风当然不属于江左风流,温文尔雅之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出的是一种苍凉、悲怆、雄健之境。

 

而这独特的面貌又让东晋名士的书法显得华丽、纤弱、矫揉造作。正如启功先生所评论的那样,“风流江左有同音,折简书怀语信深。一自楼兰神物现,人间不复重来禽。”

Image楼兰残纸

02李柏文书:魏晋书法“新体”的佐证

 

关于书者李柏,见于《晋书》张骏传。他在前凉张骏的统治下任职,官至西域长史、关内侯。李柏领兵去征讨叛将赵贞,被赵贞打败。张骏免他死刑,把他救了。文书中出现的逆贼赵,实指赵贞而言。文书中的焉耆王老,说的是焉耆国王老熙。此文书乃李柏奉张骏之令到达此地,开始对西域等地进行宣抚工作时,写给焉耆王的书信。

 

Image李柏文书之二

 

楼兰出土的木简与残纸,过去有许多学者有专文论述。而对于其语言文字、书法艺术的研究,则是近几年的事。他们注重于东汉至前凉时期西域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

 

一般认为,楼兰的文书残文是魏晋时期日常所用的文字,除有章草向今草的过渡之草书外,尚有不少字体风格介于二者之间,可以称得上是“风流婉约”的新体

 

Image楼兰残纸

 

《李柏文书》就是魏晋时期“新体”的佐证。有人认为这是章草体,而有人认为这是早期的行书。行书古时称“狎书”,南朝羊欣《古来能书人名》谓“钟书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狎书,相闻者也。”

 

这里的行狎书,即后世之行书。行书用于书启“相闻”、“相问”,《李柏文书》归此种书体了。

 

Image楼兰残纸中的行书

3结语:李柏无名,但书法却意义重大

 

李柏的名字,在史书上记载很少,在书法史上更是籍籍无名。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他不会书法,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姓,但书迹可观的人还是有的。西晋是由汉民族的贵族所建立的国家,而且李柏也是有教养的汉人,从他的文书中,我们能够看出他是秉承中原书风的。

 

Image楼兰残纸

 

王羲之《孔侍中帖》开首“九月十七日”与楼兰文书残纸之“九月十一日”字体好像一个人的手笔。又如文书残纸之“五月四日济白”,又与阁帖刻索靖帖毫无二致。从某种意义上说,李柏文书与王羲之的书法还是有很多共通的地方。给我们带来王羲之时代民间最真实的书法面目,是楼兰残纸带给我们最大的价值。

 

再者,《十七帖》所收三十八帖,皆书启闻问之类,其书体已近今草。《李柏文书》同属该类,当是行书向草书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书体。这对书体演变的研究,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

 

Image王羲之《孔侍中帖》

 

 

 

 

 

 

纪录片《启功》

 

 
 

Image

 
 
 
 
 
 
 
 

图文来源:书法学 网络...

Image

 

Image

 
 
 
 
 
 
 
 
 
 
 
 
 
 
 
 
 
 
 
 
免责声明 | 旨在分享传播,转发仅为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