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活

音乐几乎伴随了我所有的文字,从音符中飘逸出的旋律有时比文字更能释译情感。
个人资料
广陵晓阳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纪念钢琴家Van Cliburn

(2013-03-03 10:36:30) 下一个


每天晚餐后,我和先生通常一起阅读当天的华尔街报。他通常从有头版头条的第一部分读起,而我从最后一部分Personal Journal读起。星期四(2/28/2013),在华尔街报的Personal Journal阅读到一篇纪念钢琴家Van Cliburn的文章,我赶紧请先生让我浏览报纸的第一部分,看是否有Van Cliburn去世的讣告。果然,在第5页阅读到当代美国钢琴家Van Cliburn因患骨癌医治无效于星期三(2/27/2013)逝世,享年78岁。

星期六早晨与马拉松训练团队的朋友们跑步时,Jack也提到他注意到了Van Cliburn去世的消息。我们都为古典音乐界失去一位巨匠感到难过。谨以此文以及Van Cliburn在1958年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中演奏的Tchaikovsky Piano Concerto No.1 Mvt III纪念他。





音乐《Tchaikovsky Piano Concerto No.1 Mvt III》


Van Cliburn的一生具有浪漫传奇色彩,中文百度百科是这样介绍他(http://baike.baidu.com/view/1603433.htm?fromId=897336,注:百度百科将他的名字拼错,应该是Van Cliburn,不是Uan Cliburn)

“范•克莱本(Uan•Cliburn,1934.07.12~2013.02.27),美国钢琴家,生于路易斯安那州,4岁登台演出,13岁在德克萨斯州的钢琴比赛上获奖后受聘于休斯敦交响乐团,15岁进入纽约茱莉亚学院师从Rosina•Lhevinne学琴。1958年参加原苏联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获一等奖,蜚声国际乐坛。1978年宣布退出乐坛,1987年才应里根总统之邀,在白宫为戈尔巴乔夫的到来重登乐坛。1989年曾重返苏联,与费城管弦乐团合作演出,自此事业和名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2003年,获总统自由勋章。2013年2月27日在得克萨斯州病逝,享年78岁。

范•克莱本(1934.07.12~2013.02.27),美国钢琴家,二十世纪世界著名钢琴家之一。克莱本一生充满了传奇式的浪漫色彩,1934年出生于美国路易斯安那的士里波特,十七岁前都由母亲教授钢琴——克莱本的母亲是位钢琴教师,曾经跟随阿图•弗利德海姆(李斯特的学生)学琴。

克莱本十二岁在美国国家钢琴大赛青少年组获奖,三年后进入纽约茱丽亚学院师从名师罗西娜•列文涅,1954年以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密特罗普罗斯指挥)首度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

1958年参加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荣获一等奖,蜚声国际乐坛;因为他是在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后第一个美国人在苏联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因而成为美国的宠儿,在他回到纽约时,像凯旋归来的英雄一样受到市民的夹道欢迎和总统接见。

克莱本在青年时期就掌握了扎实的演奏技巧,具有简朴热情的演奏风格,在他演奏的黄金时期,有着高妙无瑕的技术、如诉如歌的音色和出神入化的音乐表现力,擅长演奏浪漫派的作品。

1962年,在德克萨斯州沃恩堡创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Van Cliburn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

而遗憾的是,到60年代中期他的演奏没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失去了新鲜感,往往单凭直觉而又矫揉造作,声音也变得粗糙,以至他的本人的演奏,似乎只是昙花一现已成了历史陈迹。

70年代中期,克莱本忽然从音乐会舞台上引退,1987年在白宫欢迎戈尔巴乔夫的场合上演出后,克莱本成功的在莫斯科与列宁格勒举办音乐会,1994年开始中断长达十八年之久的巡回演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广陵晓阳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油炸响铃的评论:

谢谢阅读和分享。是的,1957年10月,苏联卫星上天,国家自信心极度高涨。那时是冷战时期,美国因为在卫星上天方面的落后而在精神上陷入低谷。然而,Van Cliburn获得1958年苏联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是靠实力,不是苏联方面对他的怜悯。

根据华尔街报纪念文章报道以及我以前阅读到的相关文章, Cliburn's 在决赛时演奏的Tchaikovsky's Piano Concerto No. 1 和 Rachmaninoff's Piano Concerto No. 3 赢得了观众长达8分钟的起立鼓掌。当时,钢琴赛的裁判们分成两派,一派要将一等奖给Cliburn,另一派为了政治目的要将一等奖给苏联选手,因为1958年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重要目的是为了展示苏联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比美国强。那些文章中报道说当时的裁判们陷入两难:如果不将一等奖给Cliburn会使他们在观众面前出丑,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对和影响钢琴赛的信誉;如果将一等奖给Cliburn将会犯政治错误。所以,他们在宣布获奖名单之前征求了赫鲁晓夫的意见,“Is he the best?”赫鲁晓夫问。得到裁判们肯定的回答后,他说:“Then give him the prize!”。后来,苏联为了挽回面子,就强调Cliburn在Juilliard School受训于Rosina Bessie Lhévinne,而Rosina Bessie Lhévinne是苏联培养出的著名钢琴家(战争后到了美国)。
油炸响铃 回复 悄悄话 他的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说实话也就是个政治产物,那时苏联卫星刚上天,国家自信心极度高涨,而美国因此在精神上陷入绝望低谷。这个第一名对苏联是可有可无,而对美国的重要性不可言喻。最后还是赫鲁晓夫说给他第一名算了,美国因此举国欢庆,全国所有报章的头条消息。可惜他自从得奖后就一直平庸。
广陵晓阳 回复 悄悄话 复茅斌骚客的评论:

谢谢分享。英文很简单,就一个字“pianist”。咱们中文真丰富,原来“大师”与“家”有很大区别呀。
茅斌骚客 回复 悄悄话 为何你不把他称为钢琴大师,我记得玉洁冰清把一位台湾在美国的女钢琴家封作钢琴大师,他这么出名才是钢琴家,她是谁我不知道,却是大师,可惜。
广陵晓阳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安娜晴天的评论:

确实可惜。正如你所说“他留给我们世人精彩艺术回忆”。
安娜晴天 回复 悄悄话 很可惜,不过他留给我们世人精彩艺术回忆。
谢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