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霜的山海经

说着说着就到了海的另一边……
正文

手工面包作坊(四)—北海道牛奶“吐丝”(直接法 vs. 汤种法)

(2008-07-27 20:49:09) 下一个
来交作业了!

北海道的风早就刮了好几拨了,看大家一个接一个地“吐丝”,心里那个痒痒啊。连一个我认识的朋友,从来不碰烤箱的,都被馋得经不住诱惑,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飞快地跑去wal-mart购齐了一切设备和材料(包括面包机!),磨刀霍霍地折腾到半夜十二点过……后来见面问起她,很遗憾地似乎失败了,可见这款面包对于烘焙新手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仔细看过了波子的原帖和各路高手的制作心得,又打电话问过cici,终于开始了我的北海道之旅。

直接法和汤种法我都做了,因为发现在原材料的使用上,其实这两种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基本上可以独立成为两种不同的面包了。直接法只用鸡蛋、牛奶和奶油来混合粉类,不加其它油脂;汤种法因为使用了汤种,减少了牛奶和奶油的用量,加大了鸡蛋的用量,而且还掺加了黄油(butter)。所以我做了一个对比表,可以有一个清楚的比较。跟原谱相比我做了一些微小改动,不过大部分材料和份量都和原谱一样。

我是按原谱的分量做的,因为我的面包机太小,没办法和太多的面,加上心理作用觉得手工揉出来的似乎更香甜些(不过对lg这种吃啥都以有肉没肉为最终标准的银来说,根本没有区别,_:o),希望对没有面包机或搅拌机的筒子有所帮助。





直接法:连准备材料到面包出炉差不多4小时左右(好像比发帖容易些,呵呵)。先把粉类(除了干酵母和1大匙砂糖)在大搅拌盆内和匀,然后激活干酵母。先将砂糖1大匙混匀在牛奶中,然后放入微波炉加温至比体温略高一点点(激活酵母的最佳温度是38-42摄氏度),静置20-25分钟等酵母活跃。将牛奶酵母液、奶油、鸡蛋液倒入搅拌盆内跟粉类混匀。看面团干湿程度酌情加入手粉(我加了2大匙,不宜过多,否则面团柔软度会受影响),基本成团后转移到擀面板上揉12分钟左右(向揉了50分钟的喵呜致敬!_:)),再转移到一个干净并做过防粘处理(我往盆内喷了oil spray,抹黄油也可以)的大盆内进行1小时基本发酵至两倍大。后面的程序就跟原谱一样了,放入烤箱前我轻轻刷了一层牛奶液(动作要轻,以防发酵成型的面包塌陷)。

汤种法:因为要提前一天制作汤种,所以时间较长。汤种的制作我是从新桐那儿学的,把面粉和水混匀后放入微波炉转15秒,然后拿出来搅一搅再转,重复3-4次直到面汤呈现浆糊状,表面有一圈一圈的纹路出现就好了。用保鲜膜蒙好,晾凉之后放冰箱冷藏24小时以上再用。激活酵母的程序跟直接法一样,把牛奶酵母液和其它液体混入粉类,先基本揉成团,再加入放至室温的黄油(这时会有些粘手),看面团干湿程度酌情加入手粉(我加了3大匙,不宜过多,否则面团柔软度会受影响)。不知道是因为材料不同还是别的原因,感觉汤种法做出来的面团更粘手些,面团基本成型转移到擀面板上后粘得不可能用普通的揉面手法来handle,还好以前做过几次中式软面包(那种面团也是粘手得不行),所以就用做中式软面包的经验来对付啦。抓起面团往擀面板上“砰”地扔下去,再抓起来再“砰”(建议在擀面板下面垫块毛巾,否则邻居投诉把警察叔叔招来就惨了,_:p),就这么“砰砰”12分钟吧,面团开始老实了。转移到一个干净并做过防粘处理(我往盆内喷了oil spray,抹黄油也可以)的大盆内进行1小时基本发酵至两倍大。后面的程序就跟原谱一样,放入烤箱前我轻轻刷了一层鸡蛋液。

因为没有那种高高的方形土司模,我就把面团分成两份,用两个一般的9寸土司模烤的。

来比较一下刚出炉的面包吧:左边两张是直接法的面包,右边两张是汤种法的面包。看起来刷鸡蛋液比刷牛奶液烤出来的面包更金灿灿些。而且汤种法的面团更软,对整型的要求更高,我就是因为分割面团的时候没掌握好,结果分得不够均匀,烤出来不如直接法的漂亮。





再比较一下吐丝的情况:上面是直接法的面包,下面是汤种法的面包(黑手是lg的,白手是老妈的,嘻嘻)。直接法的撕开偏丝状,汤种法的撕开偏像薄云一样的网状。吃起来直接法的口感较腻,奶香味浓(那是,牛奶和奶油分量是汤种法的4-5倍呢);汤种法口感清新绵软,我更偏爱些。老妈尝了一口说比你以前做的面包都好吃——偶晕,前几次我做的是基础白面包啊酸酵头面包啊,哪能这么比!





再来一张汤种法的面包横截面图吧:





这两天到了临睡前就饿,正好拿一片面包撕来慢慢吃着,然后满足地睡去…… :D


欢迎来潜水的厨房坐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