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283)
2010 (239)
2011 (277)
2015 (64)
2016 (320)
2017 (153)
已是深秋,树林的颜色变出很多层次,原本清一色的绿变得红彤彤黄灿灿。在其他季节没看出特点的枫树好象突然长出了火红的枫叶 ,平素看上去最普通的银杏树现在 黄得地道,象被人染上了颜料。我家门口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小树都齐刷刷变了颜色,就象人老了,一定要把头发变白了来证明一样,说变就变,还没等我明白又是一年要过去,它们就无可挽回地变了色,谢了顶,从未給我“一叶知秋”的机会,叫你想不悲秋都不行。
我居住的城市有个别名叫“ tree city”,就是“树之城”的意思,这里的树种很多,好象大部分是落叶植物,我们都住在树林里。这里的纬度跟我的老家基本一致,气候也很相近,只是我们那里没有这里的树种多,有时候真想把这些大树挖出来搬回我的那个城市去。只要能移植,它们是一定能成活的。
秋天的下午,太阳照在色彩丰富的树叶上,暖洋洋的,面对阳光不得不眯着眼睛,这时候眼前就象铺满了油画。但是秋天跟春天毕竟不同,色调变暖了心境却随之变冷,这是我们中国人复杂心态的写照,不是美国人所能理解的。
南宋女诗人李清照在年纪比较大的时候,一个人孤独地在她的大宅子里度日如年,“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在这里,象征秋天的菊花被她用来渲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情绪,那点黄颜色确实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令人身临其境。在毛主席的诗词里,同样是黄色的菊花却是这样表现的:“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可以想象毛主席一只手插腰一只手抓一把菊花红光满面踌躇满志的景象。可见同一件物种、同样的颜色本身并不能说明什么,完全是个人体验不同而已。
欧阳修在秋天的夜里听到了一阵瑟瑟秋风,就在“秋声赋”里写道:“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壮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在他老人家眼里,秋天的感觉是惨淡的,本来草木茂盛而美丽,一旦秋风拂过,青草马上变色,树叶立刻飘落,可见其摧毁之力多么强烈。
其实秋天的颜色无比艳丽,它能给人这样的感觉完全是人的心态问题,这种感觉来自人们对秋天过后就是冬,一年就要结束的心知肚明,完全是人的主观意念,中国人给大自然的四季赋予了生命的想象。“一年一度秋风尽”,说明我们害怕结束。比如,我认识两位名叫“秋萍”的女子,都给人十分羸弱的印象。也难怪,秋天的浮萍,生命力还能有多强呢。
我国革命诗人峻青在他著名的散文“秋色赋”里热情洋溢地赞叹火红的秋色,文章洋洋洒洒宣泄着他的情感,还顺便批判了欧阳修悲秋的消极心态,似乎红艳艳的秋色真能激发他激昂的革命斗志。在他老人家眼里,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金黄是麦穗的颜色,绝无“萧瑟”之相。可见艳丽的秋色在不同的人眼里有着不同的意义,对每个人表现出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除非这个作者就是为了写文章而曲解自己的思想。
但他的这篇文章标题很可人 ,满眼秋色我实在想不出比这更贴切的题目了,只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