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283)
2010 (239)
2011 (277)
2015 (64)
2016 (320)
2017 (153)
经过多方面的努力, 国内著名的英美文学专家兼翻译家薛鸿时先生接受亚城笔会的邀请, 将于10月初到亚城访问并为亚城的文学爱好者作一个专题讲座. 薛先生是我的忘年交, 是我相识了一生的挚友. 为了让其他笔友们在薛先生到访前, 增加一点儿了解, 我决定简单地写点什么. 专门的介绍笔会另有专人会写.
我和薛先生初次相识于北京郊区一个煤矿的锅炉房里. 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一天. 我们当时都是烧锅炉的工人, 我刚去不久. 那天他接我们的班, 看到我手里的一本书:”红星照耀下的中国”, 美国作家斯诺的名著. 他眼睛一亮, 马上和我攀谈起来并要求借阅这本书. 我们从此就相识了, 并成为一生的朋友. 后来我才逐步了解到他的身世. 薛先生出身于上海的一个世家. 50年代,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当时的北大的”第一系”-北大中文系. 他当时的专业方向是”红学研究”. 但是, 他没有躲过57年的劫, 和其他上千的北大学子一样, 被打成了右派. 然后先被送到农村改造,最后被”罚”到最艰苦的煤矿工作. 文革前还好, 作为一个大学生, 他的工作是矿党委书记的秘书. 文革爆发了, 党委书记被打倒了, 他也被罚到煤矿的洗澡堂去打扫卫生, 所干的活是我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后来, 又被罚去烧锅炉, 在那里,我们相识了.
在随后的几年里, 我们成了无所不谈的好朋友. 因为我在城里有几个神通广大的朋友, 常能搞到当时所谓”内部读物”的书, 五花八门, 不计其数. 作为一个老读书人, 薛先生”嗜书如命”. 每次看到我带回的新书,都会眼睛发亮,满脸喜悦,第一个来借阅. 那一段岁月,是我一生中读书最多的时候,甚至多于我后来读博士学位期间.我们什么书都读, 文学的, 哲学的, 历史的, 科学的, 只要能搞到手. (“杂家”就是那时得到的”封号”, 这也为我后来用”杂翁”作笔名作了解释.) 现在还能记得的有:”拿破伦传”,”戴高乐回忆录”,”赫鲁晓夫回忆录”等. 每次看完一本书, 我们和另外一个朋友就会在一起, 海阔天空, 热烈讨论, 谈天地, 谈历史, 谈政治, ..无所不及.
1976年,我们一起经历了中国历史上多事的春秋. 从周,朱,到毛的去世, 唐山大地震, 后来四人帮被粉碎了. 我们像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民一样, 兴奋的想大喊大哭. 还记得, 我们几个人也买了四只螃蟹(三公一母),举杯庆贺啊. 后来恢复高考了, 我决定参加高考, 薛先生知道我没问题, 为我高兴. 再后来, 矿上的大喇叭广播录取名单时, 薛先生听到我榜上有名, 兴奋地跑来向我祝贺. 在我离开煤矿前, 知道我是”壮士一去不复返了”, 薛先生在家设宴为我饯行. 他从不喝白酒, 那天却特地买了一瓶二锅头, 拼命地喝, 我知道他是感慨,也是为离别, 直到大醉. 在我离京赴上海读书前, 薛先生写了下面这两首词送我. 平时, 他是不写诗词的.
我是78年初去上大学的. 我走后不久, 薛先生的”右派”被平反了, 随后他也于79年被调到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永远的离开了煤矿, 回到了他一生热爱的文学事业中. 他先后做过”外国文学”期刊的编辑, 和钱(钟书)老的夫人杨绛在一个办公室. 并做过几年钱老的特别助理, 和钱老一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他从此勤于笔耕, 先后翻译了几十部”重头”的名著.(如果你去中文的谷歌或百度搜索一下, 就会看到他的许多译著的介绍.)
(1) <满 江 红>
-- 燕岭赠嘉勤行前。
风 吹 日 月, 成 过 去,
十 载 栖 寒。
鸿 雁 飞,
千 里 轻 云, 神 州 初 暖。
人 道 自 古 伤 别 离, 却 闻 欢 声 送 浦 岸。
忆 昨 岁,
空 有 千 钧 力, 心 不 干。
力 未 竭, 争 酬 志。 身 未 动, 胸 已 宣。
记 年 华 将 劲, 光 阴 似 箭。
切 莫 空 白 少 年 头,
流 水 落 花 秋 风 染。
须 加 勤,
常 寄 江 南 曲,图 共 勉。
------------------
薛 鸿 时 1978 年三月二日晨 草。
----------------------------------------------------------------------------
<汉 宫 春>
---- 别 嘉 勤。
雪 融 冰 消,
看 眉 间 心 上, 春 意 盎 然。
雉 妖 猖 狂, 难 逃 满 盈 恶 贯。
凛 凛 人 气,
广 场 上 歌 哭 震 天。
幸 巨 手 力 挽 狂 澜,
更 颁 凤 昭 求 贤。
堪 羡 少 年 英 俊,
奋 凌 云 健 笔, 鳌 头 独 占。
何 忧 中 华 除 籍, 雄 图 方 展。
学 席 江 南,
待 归 来, 九 天 月 揽。
思 不 断, 同 心 去,
空 余 寂 寞 长 安。
薛 鸿 时 -- 戍 午 年 (1978) 早 春。
晚安!
第二段参赛内容我略改了一下,请定夺。
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斟酌“的地得”用法:
"我决定简单的写点什么"
"我们和另外一个朋友......热烈的讨论"
"兴奋的想大喊大哭"
"兴奋的跑来向我祝贺"
"那天却特地买了一瓶二锅头, 拼命的喝"
似用“做”更好:
"他先后作过......并作过几年钱老的特别助理"
多处双引号前后相同了。
薛鸿时先生好词!平仄有待商榷。
谢谢杂翁的文章,敬佩薛先生的为人,期盼着薛先生的讲演。同意笑微的建议,也希望薛先生能讲讲钱钟书一家人的故事。
谢谢杂翁!
谢谢杂主席分享这些陈年往事,读着就像看一部反映文革的伤痕电影一样,好在结局是美好的!
回首往事,看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历史的回声就响在了耳边。
期待薛先生的演讲。也预祝他在美国生活愉快。